探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路昌,潘京胜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路昌,潘京胜

张路昌 潘京胜

(内蒙古莫旗人民医院外一科 内蒙古 莫旗 162850)

【摘要】 目的:研究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81例患者中,40例接受化疗联合EGFR-TKI(A组),41例接受单化疗(B组),21 d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80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疗效可评价。耐药前服用中位时间为12个月。其中CR 0例(0%),PR 20例(25%),ORR 20例(25%)。80例患者均观察疾病进展,其中无患者失访。有1例患者自2010年1月接受化疗3个周期后复查CT发现病灶基本消失,疗效评价为PR,6个月后再行维持化疗3个周期,疗效评价为SD,3个月后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PFS达到13.6个月,后1个月后复查CT提示PD。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其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其中 无出现蛋白尿,无动静脉栓塞以及肠出血及肠穿孔发生。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二线化疗耐药后继续使用贝伐单抗并联用化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是二线化疗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一项治疗策略。

【关键词】 靶向药物;贝伐单抗;伊立替康;结直肠癌;化疗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061-02

在中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将达到约50%的患者复发。伊立替康为主的联合化疗的患者目前有效的姑息性化疗术后复发或转移(FOLFIRI)和奥沙利铂联合化疗(FOLFOX系列),但其疗效有待提高。目前正在开发的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药物贝伐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显著效果。本文收集我院20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肿瘤内科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与收集

收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肿瘤内科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31~76岁,中位年龄58岁。所有患者均具有完整随访资料,且为ⅢB、ⅢC、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既往一线行化疗,化疗周期数为2-6个,中位周期数为4个月。二线耐药后应用本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1.2 治疗方法

伊立替康180 mg/m-1次//2周;贝伐单抗,5 mg/kg} 1次//2周。上述治疗以6周为1个周期,每周期结束后复查CT/ MRI评价疗效,详细记录客观病灶变化情况,每周复查血常规,每2周复查1次尿常规和肝肾功能。化疗前后常规给予托烷司琼止吐治疗。化疗用药期间常规监测血压及心率,出现Ⅱ度以上的血液学毒性给予相应的治疗。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疗效直至疾病进展,随访生存情况。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l周完成各项基线检查。近期疗效的评价按照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CR+PR计算客观缓解率(ORR);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DCR)。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随访。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为开始化疗到肿瘤出现进展的时间;总生存期(OS)是指患者开始化疗到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时间间隔。在末次随访日期(2012年1月1日)前尚生存的患者或失访患者将以其最后1次随访作为截止日期。不良反应根据WHO标准评价,分为Ⅰ~Ⅳ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80例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疗效可评价。耐药前服用中位时间为12个月。其中CR 0例(0%),PR 20例(25%),ORR 20例(25%)

2.2 远期疗效

80例患者均观察至疾病进展,其中无患者失访。有1例患者自2010年1月接受化疗3个周期后复查CT发现病灶基本消失,疗效评价为PR,6个月后再行维持化疗3个周期,疗效评价为SD,3个月后复查CT提示病情进展,PFS达到13.6个月,后1个月后复查CT提示PD。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皮疹,其中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贫血、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减少。其中无出现蛋白尿,无动静脉栓塞以及肠出血及肠穿孔发生。

3.讨论

多年以来, 5-氟尿嘧啶一直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首选药物, 但治疗失败后尚缺乏进一步治疗的有效药物。新的高效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的出现, 与其联合化疗, 能够增加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率, 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提高无进展生存期, 改善生活质量, 疗效确切, 在临床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 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方面, 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靶向药物的应用。研究表明新生血管是肿瘤发生、增殖、侵袭的重要因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影响新生血管形成的必要条件。VEGF 的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侵袭力、血管密度转移和复发预后密切相关。VEGF 过表达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其次, 它可以降低肿瘤间质液体压力, 从而有利于化疗药物到达肿瘤部位发挥抗肿瘤作用。

贝伐单抗是其单克隆抗体其可通过与VEGF之间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阻断VEGF下游的信号通路,进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营养供应不足。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已经证实贝伐单抗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伊立替康是半合成水溶性喜树碱衍生物,为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通过与拓扑异构酶I-DNA断裂单链复合物结合为稳定的复合物,抑制拓扑异构酶I对DNA断裂单链的重新链接作用,引起DNA单链断裂,阻碍DNA复制和DNA合成。伊立替康单药用于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有效率为17%~32 %,二线治疗有效率为17%~27 %。

目前,治疗指南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及二线治疗提出了许多建议,二线以上治疗仍存在探讨的空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二线化疗耐药后继续使用贝伐单抗并联用化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是二线化疗治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一项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1]赵新汉,马欣.晚期结直肠癌时间化疗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5(04).

[2]肖庆成,吴成中.晚期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附32例报告)[J].实用临床医学.2007(04).

[3]刘琳,刘杰,王哲海,宋宝,郭珺.XPD基因遗传多态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生存期的关系[J].山东医药.2007(10).

[4]李毓卓,聂鑫,刘侃峰.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06).

[5]邓立春,沈伟生,张瑶,周龙兴,陈燕.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05).

论文作者:张路昌,潘京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3

标签:;  ;  ;  ;  ;  ;  ;  ;  

探讨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论文_张路昌,潘京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