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_中国近代史论文

重视历史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_中国近代史论文

关注史料的效度和信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向的是学生在开展搜集整理史料、辨析史料真伪、提取有效信息等寻找历史证据的过程中应该掌握的基本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就笔者的理解,该课程目标的确立和实施,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史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的痕迹,是我们了解过去、探究历史真相的基本依据;初步掌握史料搜集和考证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逐渐形成“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意识和证据意识;充分感受和体验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一、为什么要关注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历史的一个重要特质是其研究对象不可再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因此,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大多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没有史料,就没有历史。蔡元培说:“史学本是史料学,坚实的事实,只能得之于最下层的史料中。”傅斯年认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梁启超也指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可见,史料是史学的基础,是历史研究的原料。史学家胡厚宣在强调“史料”对于“史学”的重要意义时说道:“史学若是房屋,那么,史观是工程师,史料是木材砖瓦。只有工程师而没有木材砖瓦,和只有木材砖瓦而没有工程师,是同样盖不成房子的。只有正确的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和只有正确的史料,没有正确的史观,是同样写不出正确的历史来的。”可以说,没有史料一定不会有史学。

      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建构关于过去人和事的论述,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史料为已有的历史事实提供例证,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感,使学生神入历史,感觉当时的历史环境,触摸到历史人物的脉搏,从而真实地、近距离地感知历史,把握历史的本质。教师通过推动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掌握了解、研究历史的一般方法。史料是我们个体和史实的中介,史料也是我们认知史实的“证据”。

      “证据”原本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法官在司法裁判中认定过去发生事实存在的重要依据。在法律上,作为有效的证据必须具备三点:即客观真实、证据关联和证据合法。历史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求真求实是其前提和基础。因此,作为认知史实的证据,有价值的史料首先应该真实反映历史事件,其次也应该与我们要证明的史实之间存在逻辑上的联系,即所谓真实性和可靠性。郭沫若先生曾言:“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用固然成大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么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缺乏材料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陈寅恪先生在强调史学方法时,也认为是在尽可能多地占有“正确史料”的前提下,历史研究者要运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出于同一境界”,并从而做到“神理相接”——似有精神相通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我尽力给学生呈现丰富的材料,作为证据供学生甄别、使用。

      例如,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教学中,我引入以下四则材料,这些材料都是来源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主要代表作,学生通过阅读这些史料,来领会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思想,从而认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地位。

      材料一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上述八事(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语俗字),乃吾年来研思此一大问题之结果。远在异国,既无读书之暇晷,又不得就国中先生长者质疑问题,其所主张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然此八事皆文学上根本问题,一一有研究之价值。故草成此论,以为海内外留心此问题者作一草案。谓之刍议,犹云未定草也。伏惟国人同志有以匡纠是正之。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材料三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第一,须知一个新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有了母亲诞孕的劳苦痛楚,才能有儿子的生命。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这等艰难,是进化途中所必须经过的,不要恐怕,不要逃避的。第二,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人类的历史,是共同心理表现的记录。一个人心的变动,是全世界人心变动的征兆。一个事件的发生,是世界风云发生的先兆。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二、影响历史材料有效性与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按照来源途径看,史料一般可以分为原始史料与非原始史料、一手史料与转手史料。原始史料系指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史料,而且是该历史事实的组成部分或直接记录;非原始史料系指客观历史以外或以后产生的反映该客观历史的史料。一手史料系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史料,有些本身就是该历史事实的组成部分,有些可能是亲历者或见证人的记录;转手史料系指相对于一手史料而言的反映该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品。

      当然,按照史料与结论之间的关系,史料又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有效证据与无效证据等分类。但从根本上来说,真正客观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史料并不等于所记录的事实本身,而只是对历史事实的一种透视或观察,任何一种史料都是一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诠释。

      有两个方面因素会影响史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其一,记录者个人立场、视野、道德品性、所处的时代局限,会影响史料的客观性,会制约史料的全面性。其二,史料与史实建立不起客观、实质的关联,围绕史实,形成不了相互印证的证据链,即便是真实的材料,同样也会影响史料的价值。陈寅恪先生在论述史料价值时曾说:“然真伪者,不过相对问题,而最重要能要在审定伪材料之时代及作者而利用之,盖伪材料亦有时与真材料一同可贵。如果某种伪材料,若径认为其所托之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一真材料矣。”

      例如,1920年1月,孙中山先生有一个关于五四运动的讲话。他说:“自北京大学发动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影响。虽以顽劣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国家爱国之运动。”据考证,这是一段真实的史料,作为五四运动的一位旁观者,孙中山先生目睹了运动的整个过程,因此这也是一手史料。那么它究竟是不是一个有效而可靠的史料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认为,青年的热情和媒体的觉悟是推动五四运动从北京扩展到全国的主要原因。因此如果要把它作为研究五四运动深入发展的史料,显然不具备权威性。这种有所偏颇的观点和孙中山所处的地位、对事件的参与度都有着密切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即便是当时人的一手真实材料,也不一定具有史料价值。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这段史料一点价值都没有。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一生致力于改造中国,晚年更是完成了一生的转变,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推动了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而五四期间,正是孙中山晚年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分析、讨论,我又提供了三则材料:

      材料一 盖俄国革命之能成功,全由于党员之奋斗,一方面党员奋斗,一方面又有兵力帮助,故能成功。故吾等欲革命成功,要学俄国的方法组织及训练,方有成功的希望。——《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

      材料二 1923年5月23日,孙中山致函达夫谦、越飞:“我将立即开始改组党,在广州、上海、哈尔滨办日报;在北京、上海办周报;在上海设立通讯社,在广州办月刊;在北方士兵中尽快开展宣传。”

      ——《孙中山集外集补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材料三 孙中山到上海后:“审查当时国际之局势,本党革命失败之症结,国内青年思想之变动,与民众对于政治改革之要求,八月间苏俄代表越飞亦派员(引者注:指马林)来沪晋谒,商讨中俄新关系,遂下改组本党决心。”

      ——《中国国民党十三年改组史料》(引自《革命文献》第8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综合上述史料可以看到,俄国革命的军事经验以及重视舆论宣传的工作经验,给予孙中山很大影响,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热情和人民大众的力量,更推动他决心把国民党由一个封闭型的精英政党,转变为一个以大众为基础的现代动员型政党。

      由此可见,在分析“五四运动不断扩大的原因”这一问题时,孙中山关于“五四运动讲话”的史料价值并不高,但在分析“是什么因素推动孙中山晚年实现伟大转变”时,它又具备了一定的史料价值。这告诉我们:在历史研究过程中,因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不同,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会发生变化。

      三、怎样确保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任何史料都是一种记载,无论是“当时之简”,还是“后来之笔”,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因素,因此,绝对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但“真实的历史依然是历史学家永恒的追求”,尽可能复原历史事实,探寻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于是,考证史料成为历史研究的主要手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史料进行分析,通过考证尽可能地选取真实可信的史料,同时也要选取与史实密切相关联、能形成相互印证的史料,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推动学生形成“证据”与“史实”之间的逻辑意识,从而掌握了解、研究历史的一般方法。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一书中指出,史料考证通常分为“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两个方面。所谓“外部考证”,就是从“史料外表衡量史料,以决定其真伪及其产生的时间、空间等问题”。主要在于确定史料的编撰者所属的时代,史料是原本还是抄本。如果是抄本,有没有被刻意加工的痕迹,目的在于判断其真实性,确定史料的真伪。所谓“内部考证”,就是从“考证史料的内容,从内容衡量其是否与客观的史实相符合,或它们间符合的程度”。主要在于鉴定史料所提供信息的性质,以确定它们的相对可靠性,这主要是从史料编撰者的时代背景或其他角度去审查客观形势在编撰者思想中的反映,以确定史料所包含信息的可靠程度。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查询史料的来源判断真伪;(2)围绕同一问题,查询同时代其他著作或者人物言论中是否提到或引用过,辨其真伪;(3)后世人的著述或言论中是否提到或引用过;(4)所用文字、语词是否当时文体;(5)所叙述的史实是否合于历史实际。

      例如,火烧赵家楼是五四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以下四则材料都是当事人关于这一事件的回忆。

      材料一 匡济(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 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荩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 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 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

      上述四则材料都是当事人记载,都属于一手史料,但由于当事人记忆能力不尽相同,对事件参与程度不一,所处的立场更不同,因此对谁第一个进入曹宅和赵家楼着火原因的记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这一事件、厘清这些不同,就必须尽可能运用一手史料,尽可能选取叙述态度较为客观的材料,占尽可能多的史料并且对史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进行鉴别。

标签:;  ;  ;  ;  

重视历史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_中国近代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