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工程建设标准不断提升,对建筑单位来说,增加了工程项目运营的难度。为了在严峻的建设背景下,获得更多的效益,做好工程造价把控,有着必要性。在工程造价管控工作中,重点从影响工程的全过程入手,采取管控措施,进而保证工程效益。
关键词:工程;全过程;造价
引言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建筑管理的重要部分,始终贯穿工程建设的各个过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以造价管理为核心,合理地利用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控制项目的总体造价,以真正降低施工造价为目的,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从初期阶段的设计,到中期的建设,再到后面的竣工,每个环节都经历了准备工作、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验收等程序,造价是各个时期工作的一种整体表现。从该维度而言,项目建造的整个过程便是明确工程造价的过程。建筑工程造价管控的价值体现在是有效地控制项目成本,也是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在设计方案和施工等各阶段,采用某些方法和措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有限的范围内,以实现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让项目能够实现良好的物质收益与社会效益。 对项目造价加以管控是一项存在诸多不确定要素的工作。全过程造价在项目管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都有所存在,任何一环程序存在的问题都可能隐藏在项目造价中成为隐患,妨碍全过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甚至会造成影响十分恶劣的项目造价问题。为此,项目造价管控的水平对于项目的品质、建设进度、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为此,唯有遵照实际规律,注重监管所有过程的造价问题,保证实现全面的造价管控,从本质上消除项目造价隐患,进而确保顺利高效地完成建设任务。
2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控制措施
2.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作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模式的基础,项目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类似于在做市场策划之前的市场调查。所以,在做项目决策之前,首先要做好工程预测,主要是对市场做一系列的调查和分析,工程结构的实地观测等。此外,还要研究土建工程所需的工程技术,对工程技术的掌握,可以做到对工程造价决策的心中有数,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调查也很重要,环境决定着施工时的设备和材料需求。再者,要对工程的预期结果进行预测,事先做好预期效果的分析,有利于在施工过程中对不符问题的改善。除此之外,对编制情况也要进行估算和管理,对建筑工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估算和考虑,对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以及竣工之后投资企业所具有的收益情况等进行合理估算,避免整个建筑项目脱离实际。
2.2设计阶段造价管理
项目业主需要正确看待施工设计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此阶段项目投资额已经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批准,所有内容均要围绕工程建设要求来进行,任何一个部分设计不当,均会对最终费用支出产生影响,并会影响项目最终投资收益。可采用限额设计方式,选择实践经验丰富且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负责,按照相关设计规范要求,来完整、安全以及准确的设计出工程施工方案。限额设计方式的应用,可以依照估算的金额来进行限价,促使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全程中参考实际施工成本要求,合理选择技术工艺与材料设备,在满足项目需求的前提下,更大程度上来保证设计方案中每个细节的科学性,在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的同时,减少各种支出费用,为工程造价管理打好基础。
2.3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
(1)要做好招标文件编制质量的把控。从实际情况来说,招标文件质量水平低下,则无法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影响中标效率。基于此,需要做好招标文件质量的把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编制文件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概括实际情况,提升招标文件的质量,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2)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格。对于招标控制价格的确定,建筑单位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做好工程造价分析,确保利益的合理性,进而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参与竞标。对于招标控制价格的确定,要从施工技术、材料价格等方面入手,做好综合分析和考量。(3)完善评标体系。从招投标工作实际来说,完善的评标体系,能够突出工作重点。招标工作的开展,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做好工程造价的把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完善评标体系,能够突出工程造价优势,进而保证评价的合理性,选择具有能力的单位,来负责此项工作。
2.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一般需要消耗较多的资源,按计划逐步地建立资源控制目标,利用目标控制,使投资估算和项目预算、合同价格等变得更合理准确,客观地反映项目实际的经费消耗,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超支。(1)要培养管理人员的造价管理意识。造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项目管理人员的积极参与。基于此,要注重培养相关人员的造价管控意识,使其能够做好造价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以及吸纳更多的造价人才,从而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除此之外,要做好技术人才技能培训工作,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2)加强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为此,在保证材料合格的前提下,应努力争取最低价,及时掌握建材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制定材料价格的管理措施,建立一个能及时反馈、灵活可靠、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对资金占用额大、采购较困难的大宗材料给予重点管理,使材料总费用降到最低水平。提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掌握市场行情,争取在材料价格波动的低谷时购进材料。
(3)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影响工程造价控制最大的就是变更索赔管理。所以,在施工期间必须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出现变更的地方应该仔细核实,讨论变更是否必要之后再实施,并经过相关人员批准之后才可以进行变更,在此期间必须要保留好相关合同文件,方便以后用来作为证据。 合同变更经常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控制变更时,越早越好,一定要加大对于变更处理的管理。为了能够将设计变更控制在前期,有必要在施工期间做好相关工作记录,及时反馈相关施工信息,发现问题立即进行解决。并建立一个造价管理台账,及时记录施工期间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在后期审查时了解施工问题,及时控制投资执行问题。
(4)要加强签证管理。开展工程项目建设,业主代表、监理单位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相关人员要前往工程施工现场,做好工程造价分析。若发现签证造假的情况,要严肃处理。建筑工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隐蔽工程,是签证造价的主要内容,因此需要做好核实,避免增加造价。
2.5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竣工结算的编制,首先是建立完善的资料编制及归档制度,及时收集整理实际发生的成本资料,为此做好造价成本合理性的审查工作。对于竣工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工程的施工合同、协议以及预算金额、费用金额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 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属于收尾阶段的工作,因而作业面较为多,同时头绪也比较繁杂。 施工单位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同时还要做到井然有序,不能出现窝工、怠工等问题,进而确保工程的顺利交付使用。 竣工验收后,相关人员要及时的办理竣工结算工作, 同时还要及时的收回工程款。
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监控管理是更科学的进行工程管理的重要实现方式,工程造价就是要通过工程策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的各环节,来实现工程项目的更加高效、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目标。全过程造价控制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贯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中一定要将全过程造价控制视为重点,这对提高投资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施工成本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薇.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3):243.
[2]焦文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11):124~125.
论文作者:陈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6
标签:造价论文; 项目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全过程论文; 工程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