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论文,透视论文,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什么会出现失业?怎样看待失业?多少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英国牧师马尔萨斯在《人口原理》中论证了失业的不可避免性,但其理论基础——人口增长和生活资料增长的“两个数列”理论却是主观臆造的;有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极力呼吁消除失业现象,却总找不到“妙方”和“良药”;有人开出了这样的“药方”:只要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就能消灭失业现象;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猛烈抨击(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时)“万恶的”失业现象,然终未找出失业的真正原因;还有人认为是“机器排挤工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则把失业归因于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观点都与客观实际不十分相符,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时代和实践的严峻挑战。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钻进了经典作家的套子里而不能自拔,以致形成了从经典作家的词句出发去审视包括失业在内的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封闭式思维习惯,一提到失业,就联想到资本主义制度,把失业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而加以评判。人们没有也不敢承认社会主义有失业现象,无法容忍资本主义以外的社会存在失业的事实,千方百计消灭失业(如采取“低工资、广就业”的办法等),以免给社会主义制度抹黑。《破产法》的出台虽然打破了人们关于劳动力观念问题上系统“围城”的第一个缺口,但人们仍把失业羞羞答答地称为待业,对失业仍讳莫如深。被清规戒律束缚了多年的人们担心,主人一旦失业,其劳动力一经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顷刻间便会失去主人翁地位。然而,事实却总是与人们的愿望相反,在无情的实践中人们发现,空谈了几十年的“主人翁”旋律不再那么动听,客观存在的失业现象也不似想象的那样可怕。人为设置的政治樊篱再也关不住经济规律的满园春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涌,正冲决着人们固守的又一个堡垒——社会主义社会不或不应该存在失业。时代和实践呼唤全新而科学的失业理论!作者在将失业现象置于历史与现实的“显微镜”下重新审视后发现: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现而已;合理的失业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以扩大再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活性激素;如果把劳动力资本从其他产业资本形态中独立出来而视作一个独立的资本循环形式,那么,企业重新购买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或完成了一个生产过程之后的劳动力是这种资本循环从而是整个生产过程的起点;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虽非自古就有,但将永远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失业不仅不能动摇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反而恰恰是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再实现形式;过高的失业率固然有害,但追求所谓的全体社会成员无一例外地“充分就业”,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对社会生产同样有害;失业不等于人口相对过剩,失业者不是过剩劳动力,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不是产生失业的根本原因,而只是造成过量失业的直接原因之一;界定合理的失业率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前提。
一、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与社会制度无关,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而且还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1、理论分析
(1)决定失业现象存在的前提条件
社会存在失业的前提条件有四个:
①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这是存在失业的首要前提条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或极其低下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简单、原始,结合中介极少,故无失业可言。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复杂、结合中介增多以后,才为失业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②扩大再生产成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特征。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由于社会生产只是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不需要经常大规模追加新的劳动力,故失业现象既无存在的必要,也无存在的可能,而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社会要实现扩大再生产,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必须存在游离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的闲置生产要素等待随时追加。能够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闲置生产要素不外乎三方面:资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闲置资金由资金市场(银行、储蓄所等)提供,生产资料由生产资料市场提供,而经常需要追加的劳动力能否保证供应呢?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建立劳动力“蓄水池”——产业后备军的必要性。那么,闲置生产要素究竟是怎样有机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现实的生产能力的呢?我们知道,企业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必须将剩余价值(指剩余价值一般,下同)的一部分积累起来,作为追加的资本投入生产。积累的资本必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作为追加的可变资本,用来购买追加的劳动力。但是,要使这两部分追加的货币资本能够实际转化为扩大再生产的生产资本,还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社会总产品中必须有用作追加的生产资料,以便让追加的不变资本去购买;第二,社会上必须有用作追加的劳动力,以便让追加的可变资本去购买;第三,社会总产品中必须有用作追加的消费资料,来养活追加的劳动力。其中,第二个条件是社会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那么,如何满足第二个条件呢?也就是说,经常需要追加的劳动力来自哪里?靠劳动力的自然增长显然不行,必须造就一支一定比例的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失业队伍——产业后备军,以提供足够的追加劳动力资源。
为了使问题一目了然,我们不妨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从产业资本中独立出来,并把它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本循环形式。作这样的假设之后,不难发现,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要通过三个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并相应顺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为购买阶段。企业要进行生产,首先要用货币到市场上购买劳动力,为生产准备条件。劳动力资本在这个阶段上执行着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运动的第一阶段,可用公式表示如下:货币→劳动力。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资本在数量上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却发生了形态的变化,由货币资本形式转变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即转变成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的生产资本。所以,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运动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而构成劳动力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劳动力资本的职能,就是为生产准备好前提条件。
第二阶段为生产阶段。企业购买到劳动力以后,便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实现了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通过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消费,使劳动力资本的形态又发生了变化,劳动力资本物化为一定数量的商品。劳动力资本运动的第二阶段,可用公式表示为:劳动力经过生产过程商品。生产阶段即由生产资本转变为商品资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劳动力资本采取了生产资本的形式,其职能就是生产商品。
第三阶段为售卖阶段。企业将物化在商品中的劳动力资本售卖出去,换回一定数量的货币,用公式表示就是:商品—→货币。在这一阶段上,劳动力资本采取了商品资本的形式,其职能就是经过销售,既收回企业预付的货币资本价值,又实现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利润。
劳动力资本依次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使价值得到增值,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就是劳动力资本的循环。劳动力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彼此是紧密衔接、互相联系的。劳动力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整个社会的扩大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如果劳动力资本循环在第一阶段停顿下来,购买不到所需要的劳动力,货币资本就会成为贮藏货币,不能执行资本的职能;如果在第二阶段停顿下来,商品就不能生产出来;如果在第三阶段停顿下来,商品卖不出去,企业预付的购买劳动力的货币不能收回,利润也不能得到实现。劳动力资本只有不停顿地顺次经过循环的三个阶段,并依次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才能使社会扩大再生产正常进行。不仅如此,为实现劳动力资本的不断增殖,使社会再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劳动力资本的循环必须周而复始地进行。因此,企业的全部劳动力资本就不能同时处在一种资本形式上,而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式上,使三种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并存,既并存性;在时间上继起,即继起性。如果任何一部分资本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中断,劳动力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的现状就不能保持。劳动力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只有同时并存并依次相继转化,劳动力资本的循环运动,从而社会扩大再生产才不致不断。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将社会拥有的劳动力也合乎比例地分为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和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的劳动力,以与劳动力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相对应。在劳动力资本的循环过程中,经常有一定量的劳动力由于种种原因被排挤出原有生产过程,同时,也必然有一定量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被吸纳进生产过程。这样,积极营造劳动力“蓄水池”,在客观上就成为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的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一定比例的产业后备军,那么,整个劳动力资本的循环势必受阻,从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产业后备军就象贮存劳动力的“蓄水池”,在经济高涨时期,生产急剧扩大,需要吸收大量工人,靠人口自然增长显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失业人口的存在则可以及时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在生产发展的低谷阶段,生产缩减,大量工人又会被抛进失业大军。这个贮存劳动力的“蓄水池”自身内涵着调节劳动力余缺的自组织,人们由此便会发现劳动力供需信号。
③劳动者没有或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或不直接拥有生产资料。如果劳动者直接拥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就不可能失业。只有当劳动者没有或没有足够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就达不到自己的预期值时,或虽然在名义上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却由于自己仅仅是构成对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的社会全体劳动者或劳动者联合体的一员,因而个人无权直接占有、使用和处置生产资料时,才有失业的可能,才有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别人、社会或劳动者联合体的必要。
④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如果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从而没有职业选择的权利,也就无失业可言。
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四个前提条件,才有产生失业现象的必要和可能。四个条件相互联结,缺一不可。换言之,上述每个条件都不是劳动者失业的或然条件,而是充分必要条件,缺少了任何一个条件,就不会存在失业。
(2)决定失业现象存在的其他因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新的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工艺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技术涵量与技术附加值增大。在这种情况下,知识陈旧、不能很快掌握新技术的员工,将被排挤出新的生产过程,即所谓的结构失业。这些人只有经过培训、提高后才能加入新的生产过程。
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许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甚至绝对减少。
③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有些员工也会被暂时排挤出生产过程。
④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使破产企业的员工失业。
⑤职业选择余地的增大经常使一些原有职业或岗位不利于发挥自己特长的员工处于选择性失业状态。
⑥一些好逸恶劳者也常常游离于生产过程之外。
不难看出,决定失业现象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其他因素与生产力而且也仅仅与生产力有关,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逐渐成熟起来的。
由上述影响失业现象可能并必须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其他因素来看,失业现象应该存在和发展于资本主义社会,完善于后资本主义社会,因为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也只有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才真正具备了上述产生失业的必要和可能。那么,这一理论推导与失业历史与现实及其发展趋势是否吻合呢?
2、失业现象源流考
从理论上看,失业现象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又是经济进一步在高起点上实现腾飞的充分必要条件。失业现象既不姓“资”,也不姓“社”,而是姓“生产力”。那么,实践又作何回答呢?
(1)失业现象的产生与发展
失业现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有其历史必然性。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并发展的四个前提条件已逐渐成熟。譬如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在其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圈地运动”把大批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赶入城市,而由于工业革命又把大量工人赶出工厂,使他们加入到产业后备军队伍。继英国之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定比例的失业队伍。可以这样说,失业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并迅速发展的失业现象,反过来又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力,为社会不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提供了丰富的随时可供追加的后备劳动力资源。
从一定意义上说,失业现象之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与生产力有关而且也仅仅与生产力有关。然而,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却常常使失业这种本是正常的经济社会现象以其特有的方式强制实现。尤其是在经济危机期间,由于企业生产规模缩小,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大批工人被解雇,致使由失业大拒构成的劳动力“蓄水池”经常超过警戒线,从而破坏了整个社会再生产的有序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业从总体上说是一种过量而无序的消极失业(或异化形态的失业)。同时我们也充分注意到,今天,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那种强制、无序失业的状况已有所改变,正在向有序化发展。譬如,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农民一面种地,一面做工。他们中不少人主要是在城镇工商企业打工,利用业余时间(周末和下班后)或家庭的辅助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所谓的兼业户。这种情况,和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农民手工业者破产以后被迫进工厂做工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不同。
(2)失业现象的历史趋势
决定失业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后资本主义社会即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社会中不但没有消亡,反而有所强化,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和未来的社会形态仍然具备存在失业现象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譬如,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以,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特征仍然是扩大再生产;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者虽然在名义上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但并不直接拥有生产资料,无权直接处置、使用生产资料;等等。
毋庸讳言,社会主义社会应该也必须存在失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和未来社会形态的失业与资本主义的失业毫无二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是一种强制实现的畸形的过量的消极失业,而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社会的失业是(或应该是)顺应生产力发展大势的自觉实现的积极的失业。
多少年来,由于缺少科学的失业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也必须并能够存在失业现象的事实,人们没有也不敢承认。经历了十几年改革因而极大提高了改革承受力的劳动者终于发现,“主人”失业并不那么可怕,与其在以大锅饭、铁饭碗为重要内涵的“主人”概念里陶醉,不如抓住几分属于自己的改变自己命运的现实机遇,我认为,劳动者失业和重新择业从而使自己的劳动力成为商品不但无损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反而有助于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再实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国家的主人,同时又是劳动力的所有者。在市场经济下,劳动力采取商品形式,使劳动者获得了支配自己劳动力的权利,他可以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自由结合,共同认定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从而也就使他摆脱了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使自己的价值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得到最佳的实现。这样才使劳动者的主人地位由抽象变为现实。这里所讲的劳动力是指人们的劳动能力,而不是指劳动者本人,因此,承认劳动者可以失业,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商品,并不意味着要把劳动者拿到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拍卖,而恰恰相反,正因为劳动者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他才有权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将此作为社会谋取个人消费品的唯一手段,这充分体现了劳动者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主体意识。实际上,劳动者失业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当劳动者出于对个人收入最大化的追求,从个人的比较利益考虑,他失业后去市场上重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时,因为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故通常情况下会逼近自己的预期值。而且,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即使在失业期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也会得到足够的保障,社会不会也不应该将失业人员遗弃。
既然失业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伴生现象,并能促进经济发展,因而,试图消灭失业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既然失业与重新择业不仅无损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且恰恰是劳动者主人地位的实现和再实现形式,那么,我们要做的就不应该是试图消灭失业现象,而应该是积极培植合理、适度的失业率,营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劳动力“蓄水池”。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失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将永远存在,因为决定失业必须也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的社会里即社会主义和未来社会中不是削弱了,而是在高起点上得到进一步强化;试图消灭失业现象不仅是徒劳的,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劳动力“蓄水池”是经济运行的活性激素,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样,在失业问题上的许多模糊认识便会不澄自清:
(1)失业现象是生产力的产物,与社会制度无关,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譬如,同是失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业大多是强制实现的异化形态的消极失业,甚至不惜以劳动者的痛苦为代价,而社会主义社会及未来社会形态中的失业则是(或应该是)顺应生产力发展大势而自觉实现的积极失业;同为资本主义国家,目前西方失业现象有两种类型:美国型和欧洲型——前者的表现是失业率相对较低(与欧洲比),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低工资工作,后者的表现则是工资高,社会福利救济高,失业率高;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其失业现象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2)失业不等于人口相对过剩,失业者不是过剩劳动力。产业后备军是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不是相对过剩人口。事实上,保持一定失业率的国家劳动力不一定过剩,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有的接近于零,有的人口甚至在减少,其劳动力并不过剩,但这些国家都有一定量的产业后备军,保持了一定的失业率;表面上看来“没有失业现象”的国家劳动力不一定不过剩,如我国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没有显性失业,实现了所谓的“充分就业”,但事实上我国的劳动力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和资金来说是过剩的,过量的相对过剩人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为什么我国长期以来从表面上看没有失业呢?这与我国传统落后的劳动就业体制和“低工资、广就业”的就业指导思想有关。实际上,我国的隐性失业现象有目共睹。但这是不是说失业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毫无关系呢?否!我认为,尽管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不是产生失业的原因,但却是造成过量失业的重要原因。
(3)并非“机器排挤工人”。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广泛采用,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及每单位生产要素所吸纳的劳动力必然会相对减少。因而,许多人是把失业归咎于科学技术,归咎于先进的机器。本世纪50年代,美国有一个以反对自动化为宗旨的革命委员会,声称如果无节制地发展自动化,到1970年将使美国失去700万个就业机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到1970年前后,美国反而增加了几百万个就业机会。在机器人问世后,许多国家由于担心大量使用机器人会使工人失业,推迟了机器人的研究,而日本却在同期大量发展了工业机器人,结果使它的机器人业、汽车、机床业及其一些相关产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
(4)失业不仅无损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而且恰恰是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实现和再实现形式之一(已如上述)。
二、合理失业率的界定
失业是合理的。然而,将失业率界定在什么限度之内才是合理的呢?我把既能促进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又不致引起社会不安定的失业率称为合理失业率。那么,确保经济社会良性运行的合理失业率究竟如何界定呢?虽然合理失业率在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数值显示,但还是有规律可循。一般说来,失业率保持在(3±2)%即1—5%之间为合理失业率。如低于1%,劳动力“蓄水池”近于“干枯”,缺乏随时可供追加的劳动力,整个社会再生产就会随时受阻;如高于5%,劳动力“蓄水池”过于膨胀,超过安全警戒线,就会造成劳动力的浪费,酿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社会再生产也无法实现有序发展。这早已被实践所证明。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找出西方经济存在的问题:当前西方经济的大病,既不是衰退,也不是通胀,而是过量失业。这个失业病的发作已使西方各国痛不欲生。西方七个工业强国的失业人数已达3000万。其中西欧失业人口高达1800多万,各国平均失业率为9%,失业率最高的西班牙已达23%,美国为6.7%,只有英国4.2%,日本2.9%的失业率是较为合理的,其余都已超过警戒线。西方失业病的日益加重,不但严重迟滞了西方经济,同时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西方的失业病与其说是不可疗救的癌症,倒不如说是可以治愈但较难彻底根除的顽疾。西方的失业病是一个综合症,其病因是多方面的,要克服这一顽疾,将失业率控制在警戒线以内,必须对症下药。我认为,在诸多病因中,社会福利制度是根本原因之一。特别是西欧的社会福利制度的确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目前,法、德的社会开支占GDP的44%。在西欧,一个失业者可以无限期地每月领取1000美元的社会救济。优厚的社会福利造就了越来越多的懒汉,使许多失业者宁愿去领取救济金而不愿去寻找新工作。在西欧形成了这样一个怪圈:供养1800万失业者的开支损害了欧共体的竞争力,而又把更多的工作扔到了大街上。因此,西欧为了摆脱过量失业的困扰,必须建立新的既能保障失业者合法权益又有利于激励失业者积极另谋新职业的社会福利制度。
三、我国的就业状况
1、失业在我国的独特实现形式:隐性失业
在我国,失业以其特有的方式——隐蔽性形式出现,形成了隐蔽性失业现象。所谓隐性失业,也叫在职失业,是指相对多余的那部分劳动力表面上看虽然就业,但并未实现与生产要素的充分结合,从而造成劳动力半闲置的不完全失业状态。这种隐性失业,在我国主要表现如下:
合理失业率波动区间示意图
(1)在企业,大量冗员充斥,人浮于事。据统计,我国80%以上的企业中,冗员约占15—20%,这意味着1500—2000万在职职工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2)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处于半闲置状态。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有近2/3即1.3—1.5亿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向外转移,另谋出路。
(3)由于能源和原材料紧张,不少企业开三停四或开四停三,大量的劳动力和机器设备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据统计,国有企业职工在8小时工作内,有效工作时间只有4—5小时。
2.造成隐性失业的主要原因
(1)“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的传统公平原则,是造成隐性失业的思想认识基础。建国后,特别是在完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除了贫富不均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后,为了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自然就成了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公平原则和安排劳动者就业的指导思想。毋庸置疑,这一公平原则使劳动人民摆脱了饥寒交迫的生活境遇,激起了劳动者强烈的政治热情及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当人口增长特别是就业人中增长超过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能接纳的劳动力的水平之后,为了实现这个公平原则,只能也必须实行“低收入、广就业”的政策,以保证每个劳动者的劳动和生活权利的实现。显然,这种政策实施的结果,必然是大量隐性失业现象的存在。
(2)“统包统配”的传统就业制度是隐性失业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一直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与之相适应,在就业制度上必须实行“统包统配”因而不管企业需要不需要,国家每年强制安排大量人员涌进企业,企业无权解雇富余人员,结果是企业的大量冗员沉淀下来。
(3)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隐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把富余人员推向社会,致使闲置劳动力滞留在企业中,形成隐性失业。
(4)劳动力增加速度快,就业压力大,是产生隐性失业的自然基础。
3.隐性失业的巨大危害
(1)增加了单位产品成本,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上海16个行业几百家工厂的调查,由于隐性失业的影响,1984年至1986年成本上升1/4。如果将现有企业的冗员消除,劳动生产率可提高26%。
(2)降低了劳动者的素质。隐性失业的存在,不仅使企业内部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使职工之间忙闲不均,造成职工在舒适性方面互相攀比,弱化了职工的勤奋劳动意识。
(3)阻碍了社会生产经营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隐性失业的存在,无疑给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不仅在生产中难以有效配置生产要素,而且也难以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以上表明,将隐性失业显性化,建立一定量的产业后备军,保持合理的失业率,实乃势在必行。
四、合理失业率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
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前提
发展着的实践正在证明,合理的失业率既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科学的失业理论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全部实践,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无从建立。可喜的是,经过艰辛的探索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终于将建立劳动力市场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写入《决定》,从而为作者以上全新失业理论的建构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落实了14项自主权,其中人事权、劳动用工权与劳动力“蓄水池”有密切关系。企业有了劳动人事权,要自行招工、聘任干部,冗员要解雇解聘。如果没有劳动力“蓄水池”,企业到哪里去招人?如果还是向劳动部门去要,岂不是又回到行政配置上去了吗?如果没有劳动力“蓄水池”,企业多余人员裁减下来往何处去?如果不裁减,企业背着20—30%的冗员包袱,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如何能提高?而劳动力“蓄水池”则具有吸纳和排泄两种功能:企业需用人时它可以提供,企业人员多余时它可以吸纳。这个动态的劳动力“蓄水池”是开放式的:不但私有企业的劳动力可以失业,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也可以有失业;体制外的可以失业,体制内的也允许失业;从工人、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到厂长、经理,到学富五车的博士、博士后,都可以失业。失业不是某些人的“专利”。
毫无疑问,建立适量的产业后备军,形成合理的失业率,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特征仍然是扩大再生产,而保持合理失业率则是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已如上述)。
(2)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避免失业的威胁和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劳动技能,以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3)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者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不致于在竞争中被淘汰。这种失业的威胁,从反面刺激了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
(4)有利于企业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失业机制的引入,一方面为加强企业管理,严肃劳动纪律,解决企业冗员,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另一方面,也促使企业领导努力学习和运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使企业的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结合,不断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避免企业破产和职工全体失业。
(5)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保持适当的失业率,在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有利于生产用人的及时调剂和劳动力的流动,也有利于劳动者的双向选择,使劳动者有权选择能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条件优越的企业,从而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标签:失业率论文; 资本有机构成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再生产论文; 失业证明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