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操作与思维关系的体会论文_甄丽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操作与思维关系的体会论文_甄丽杰

辽宁省新民市于家窝堡学校 110306

“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个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

一、重视实践操作,启动和发展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也就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鲜明的感性操作实践材料,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出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论。

例如:在教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时候,因为他们是通过数不同的物体的个数逐步认识数的,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才获得了同样多、多一些、少一些等概念;利用把两部分实物合并在一起这个动作过程来理解加法的含义;通过摸一摸、数一数,才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再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才进一步认识到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学生获得了这些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正是实践操作启动了思维的结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机会。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不仅要让学生动耳、动眼、动手、动脑、动口,还要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说,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实验,主动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外部的实践操作过程与内部的智力活动紧密结合,将有力地推动他们的思维的发展,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雷明小朋友家里养了13只白兔,8只黑兔。白兔比黑兔多几只?”教学这道题时,让学生摆实物图,通过手摆、眼看、小组讨论,产生动作思维,从实践操作中直接看出白兔比黑兔多5只。再引导学生说出:“白兔多,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8只,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5只。从13只白兔里去掉与黑兔同样多的8只,剩下的就是比黑兔多的5只。”使学生的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亲自感受体验,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会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见,实践操作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源泉。

二、思维的发展反作用于实践操作活动

心灵则手巧,这句话说明了创造性的实践劳动来自于敏捷的思维。事实上,人的思维随时都在支配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动作。小学生通过最初动手操作启动和发展起来的思维随时又反作用于较高层次的实践操作活动。

例如:学生在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受到这种思维的驱使,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小组研究、探索、讨论,通过割补,实现了转化的目的,从而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掌握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凭借以往的转化思维形式,有的通过割补,将三角形或梯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它们的面积;有的利用拼一拼的方法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求出它们的面积。学生在转化思维的作用下,通过实践操作,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的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思维既指导了操作,又在操作中得到了发展。

三、完善动手操作机制,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手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动手操作是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并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正确、恰当地操作教具,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学生对“所占空间大小”难以理解和想象,我们在充分估计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操作,每小组发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带刻度的玻璃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完全可以浸没于水中),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倒水到一定刻度,让学生观察两个杯子里水的上升情况。当杯子里的水高度完全相同时,让学生把其中小一些的物体沉入第一只烧杯的水中,大一些的物体沉入第二只烧杯的水中,让学生观察,小组讨论,第二只杯子的水面为什么会超过第一杯的水面。通过以上动手操作和讨论,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还有大小之别。这样体积的概念便水到渠成了。把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变为学生自己可感受到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再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从而掌握了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让学生自主操作实践,自主发现应用知识。先引导学生把制作的长方体纸盒学具的六个面展开,让学生自主寻找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师生当场一起测量教室的长、宽、高,算出教室里粉刷白色涂料的面积共有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了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学会了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良好态度。

论文作者:甄丽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操作与思维关系的体会论文_甄丽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