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建筑行业也迅速繁荣起来了。但是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造成的空气污染、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等等。尤其是建筑施工中出现的渗水漏水的问题会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并且一旦将建筑应用到实际当中,那么其实对于居民的人身安全是存在一定的潜在威胁的。因此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于渗水漏水问题进行严格的把关,而要想真正的解决建筑渗水漏水的问题,防水防渗技术措施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不仅要保证建筑物外形美观,还要提髙工程质量,使其作用有效发挥。其中,渗漏是建筑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旦出现渗漏,不仅影响整个工程质量,还会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因此,施工中必须把握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高。
1 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1.1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建筑工程的质量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一个好的建筑工程可以有效的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渗水渗漏问题作为影响建筑质量的问题之一,不但会严重破坏建筑工程施工的完整性,而且还会对建筑内部的其他设施造成影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
1.2降低建筑工程的维护成本。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维护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进而促进建筑工程功能的有效发挥,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创作更多更好的条件,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1.3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渗漏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使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免受渗漏问题的干扰,从而给人们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更好的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建筑施工中常出现漏水渗水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2.1屋面漏水渗水
屋面是建筑物最上层的外围护构建,用于抵抗风、雨、雪、太阳辐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保证建筑内部有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由此可见,屋面的防水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国当代建筑施工中,屋面的设计与现浇层之间的一些节点上很容易出现漏水渗水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建筑的使用。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建筑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屋面施工使用的主要材料有钢筋、混凝土,而钢筋质量不合格就会产生变形,混凝土质量不过关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不利于现浇层之间节点的融合。而是施工技术不规范,施工管理不到位。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人员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没有做好混凝土振捣工作,导致屋面浇筑不均匀。
2.2地下室漏水渗水
在我国当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是最为常见的漏水部位。首先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的时候,管道预埋作为工程建设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序,管道预埋位置都会设置在地下室,而地下室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地下室施工质量不合格,从而引发地下管道破裂,引发地下室漏水渗水。
2.3卫生间漏水渗水
卫生间作为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是人们日常洗漱的主要地方。在房屋的卫生间内需要布置较多的水管,为了迎合人们对当代建筑美观性的要求,水管一般都是预设在墙内,而在当代建筑施工中,墙体出现质量问题就会引发这些水管出现劈裂,从而导致漏水渗水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施工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做好防水防渗技术的施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从防水材料、防渗设计及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入手,从而真正地做到整个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使工程的质量得以保证。
3.1按照标准选用新型防水防渗材料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建筑施工中对于防水防渗漏的材料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进。目前在建筑材料的市场上有很多的防水防渗漏的材料,比如说高分子防水型卷材、密封的一些材料以及其他堵漏材料等。面对这样多的材料,施工企业要懂得去挑选哪些材料符合自己施工技术。在挑选这些防水防渗材料,需要对这些材料的品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且明白它们各自的优势以及缺点,从而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施工。在材料选择的时候材料部人员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设防道数来进行防水材料厚度等的确认,根据行业的标准来进行施工,以此来保证在材料这关的防水防渗漏效果。
3.2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防水防渗方案设计
3.2.1对于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
由于屋面是频发部位,因此对于此部位防水防渗技术的采用要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屋面渗漏的首要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对于保温层、防水层以及找平作等都要落实到位,不容有误。第一,对于保温层的施工,要先选择好施工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水泥沥青以及珍珠岩板等,确保其施工质量。第二,对于防水层,要保证其干净、排水通畅以及平整等,不得有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第三,对于找平工作要先保证屋面基层的干净整洁,而后再浇灌水泥砂浆并扫浆,且还要在找平层上合理设置分隔缝。第四,施工人员还要注重对于天沟、落水口等部位的防水处理,确保不能形成渗漏通道。对于屋面的防水防渗工作,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现浇平顶屋面,应用结构找坡最好。(2)对于女儿墙的根部则采用混凝土导墙法效果最佳。其转角以及墙轴线部位设置钢混凝土构造柱;在其顶部则可制作混凝土圈梁,以起压顶作用,避免砖墙与混凝土屋顶处出现裂缝。(3)对于屋面的设施,例如电梯房、楼梯间等,则要做好具体施工说明或者提供详细设计图。
3.2.2对于地下室的防渗措施
地下室出现渗水的现象也较为频繁,由于其基础板或者剪力墙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致使渗水现象出现。而且一旦再出现渗水现象,时间一长则导致墙壁出现发霉现象,使居民居住环境恶化,缩短房建的使用寿命。地下室渗漏主要有变形缝、穿墙管、预埋铁件等部位的渗透。基于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决:(1)施工人员在开展地下室防水工作时,首先要清楚了解地下室地基、基础情况及地下水处理情况,检查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2)加强沉降观测、基坑监测,查看建筑物地基是否出现不均匀沉降。(3)结构治水是防水防渗的关键之处。因此若要处理好地下水渗水问题,首要的便是处理结构渗水问题。防水以结构自防水为主,附加外防水为辅。结构混凝土采用如掺入CMA高性能膨胀剂的防水抗裂混凝土。(4)采取“多道防线、柔刚结合”的治理方案。多道防线,即使防水防渗变得多样化,主要包括回填土、地面排水、增加柔性防水层等。刚柔结合则主要是指对建筑物采取防渗措施时,其防水屏障主要采用结构自防水,然后附加柔性防水进行补充,其优点在于可以防止外力或者内力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3.2.3对于外墙的防渗措施
外墙防水防渗工作也要予以关注。其主要渗透方式为毛细渗透。现在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节能以及保温型的墙体材料,由于墙体在高温的影响下易出现裂缝,为毛细渗透形成渗水通道。墙体产生裂缝是外墙渗水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重避免墙体裂缝的形成。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对地基条件、结构、外形等因素予以充分考虑,若可能产生裂缝时,则在处理伸缩缝或者沉降缝时,要实现伸展、沉降自由以及有效防水的目标,即设计防水方案就应考虑,精细施工,严格控制,防止外墙出现渗水现象。施工中可在混凝土与填充墙之间可加入一层电焊钢丝网,对于材质较轻的外墙亦是如此。
3.2.4对于厨卫位置的防渗措施
厨卫位置主要渗透方式为毛细渗透。一般采用涂膜防水层,但仍可能出现防水层碰撞损坏、裂缝、空鼓等情况时出现渗水漏水。在基层做防水涂料之前,在穿过楼板的立管四周、套管与立管交接处、大便器与立管接口处、地漏上口四周等部位用建筑密封膏封严。涂刷防水层之前,必须将基层清理干净,并做基层含水率试验(小于9%),避免造成涂膜防水层空鼓、有气泡。管道、烟道及其他阴阳角、地漏周边应附加防水涂膜,并加玻纤无纺布。涂膜附加层涂刷方法、搭接、收头应符合规范要求,并应粘结牢固、紧密,接缝封严并不得有损伤现象。涂膜防水层做完之后,必须进行第一次蓄水试验,如有渗漏现象,可根据渗漏具体部位进行修补,甚至于全部重做。涂膜防水层做完之后,要严格加以保护,在保护层未做之前,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也不得在卫生间内堆积杂物,以免损坏防水层。涂膜防水做完,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可进行蓄水试验,24h无渗漏,方可进行面层施工。
3.3做好工程管理,严格按照规范进行防水防渗漏施工
在防水防渗施工中,不仅要保证防水材料的质量,同时还要在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从而保证施工的质量。施工中不仅要做好技术方面的控制工作,同时还要做好管理工作,因为管理的好坏是关系到质量能否保证的关键环节,所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充分地发挥其监督和管理职能,重视监控其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从而保证整个防水工程都处于严密的监督范围内,使其保质保量地完成。
综上所述,防水防渗是建筑施工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施工的关键与核心。作为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认识防水防渗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结合具体情况,综合采取有效措施,把握每个施工要点。另外还要提髙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防水防渗施工效果,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提高,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水泉,芮战林.浅析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14.
[2]陈树文.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在地下室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4,12(14)03:51.
论文作者:郑春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防渗论文; 屋面论文; 防水层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地下室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