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马西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袁应川,叶力肯·叶尔道来提,张振忠,王龙(通讯作者)

袁应川 叶力肯·叶尔道来提 张振忠 王龙(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对老年患者关节置换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要行关节置换的老年骨科患者,ASA分级为Ⅱ~Ⅲ,年龄65-80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行插管全麻、B组行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C组行神经阻滞复合低流量七氟醚吸入全麻,神经阻滞麻醉均使用神经刺激仪完成,复合麻醉均不插管。三组均在手术完毕后给予氟马西尼0.5mg.观察三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变化,术前、术后6 h、12 h内的S-100 β蛋白浓度及相应时间段内的MMSE评分及POCD发生情况。结果:三组观察中B组与C组发生POCD例数明显少于A组,且术中术后生命体征较A组相对平稳,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缩短。但B组和C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氟马西尼可以降低老年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关键词】 氟马西尼;全身麻醉;认知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114-02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在手术麻醉后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临床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记忆受损等。尤其是手术过程中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发生率越来越明显,且与年龄的大小成正相关性。部分患者可以随着时间发展成为慢性病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社会及家庭生活能力。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一般需经神经功能经心理学测试,评估脑功能各方面能力,目前最多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即MMSE评分。动态监测血清S-100β可作为预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指导治疗的生物化学指标[1]。我们一般使用MMSE评分及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来判断术后认知功能发生的程度。

氟马西尼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的BDZS受体拮抗药物,其通过作用于脑BDZS降低蛋白的活性,减少γ-氨基丁酸递质的释放,逆转BDZ的中枢性镇静作用,一般作为全麻术后催醒药物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2015年在我院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的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为65-84岁,ASA分级为Ⅱ~Ⅲ。患者术前认知功能检测均正常,无精神疾病史。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

1.2 麻醉方法

90例患者术前常规禁食水,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行有创动脉(ART)、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监测及术中、离开PACU的BIS值。静脉静点0.5mg阿托品和10 mg地塞米松。A组患者静脉诱导采用1mg咪达唑仑,异丙酚0.5~1 mg/kg,舒芬太尼0.5~0.8ug/kg,顺式阿曲库铵2mg/kg,3~5min后行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维持采用异丙酚3.5~5.5mg/(kg*h)和瑞芬太尼3~4ug/(kg*h)维持麻醉,肌松药间断给予。B组和C组均在神经刺激仪下行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麻、C组行神经阻滞复合低流量七氟醚吸入全麻,神经阻滞麻醉均使用神经刺激仪完成,复合麻醉均不插管。在手术完毕停全麻药物后分别给予三组患者0.5mg氟马西尼,患者手术均控制在2±0.25h时间内。

1.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变化、麻醉苏醒时间、术前、术后6h、12h内抽取血液样本离心血清的的S-100β蛋白浓度及相应时间段内的MMSE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及苏醒时间

三组患者中B组和C组血压下降值为基础值的13%~15%,A组在相同麻醉深度(BIS值)时下降值为基础值的20%~25%,A组平均动脉压变化值较B组与C组大。B组和C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少于A组,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MMSE评分的变化

三组患者术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A组患者的MMSE评分与B、C两组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表2)。

2.3 S-100β水平的变化

三组患者术前24 h的血清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6h、12h的血清S-100β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但是A组较B组与C组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升高程度较C组明显,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3)。

3.讨论

随着中国人口老年化结构增加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接受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以前行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多采用全身麻醉,但是老年患者全麻术中生命体征波动较大,苏醒也较慢术后并发症较多。现今为保证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苏醒迅速大部分采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或者低流量吸入全麻复合麻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行全麻手术后认知功能较术前有明显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年龄及全身麻醉药物使用成为最大的影响因素[2],无论使用吸入麻醉还是丙泊酚麻醉都有这种趋势[3],只是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程度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不同。吸入麻醉中,七氟醚较其他吸入麻醉药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更安全[4]。术中全麻药物使用量越小,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越轻,临床表现越少,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者(MMSE评分较高者)血清S-100 β水平也是明显升高,全麻药物用量与其呈正相关性。

氟马西尼有对丙泊酚的拮抗作用,可明显降低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的程度,并缩短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可迅速安全地解除全身麻醉药引起的中枢性镇静作用、不良反应小[5]。氟马西尼还能通过作用于GABA受体缩短吸入麻醉苏醒后神经功能恢复及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6]。

Dahaba等[7]的研究还显示氟马西尼可使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BIS显著升高,并且加速患者的苏醒。

现今老年患者麻醉要求较高,术中既要保持平稳的生命体征及必要的麻醉深度,还要达到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的要求。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对行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行全身麻醉,均可存在术后认知功能的发生,对患者行神经阻滞麻醉联合静脉及吸入全麻复合可以减少其发生,在此基础上使用氟马西尼可以明显减少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清华,耿英杰,张瑞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疑难病杂志.2013,5(12),407-408.

[2] 颜萍,王德明,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与防治进展.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5(20),917-918.

[3] 于学超,王延国,高鲁渤等.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2,3(18);102-103.

[4] 刘建喜.不同吸入麻醉药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医学临床研究,2008,8(25);1387-1388.

[5] 宵交琳,易斌,崔剑等.氟马西尼对丙泊酚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重庆医学,2010,9(39);2294-2295.

[6] 杨志萍,秦海庆,方婉等.氟马西尼对异氟醚麻醉患者苏醒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1(24);79-80.

[7] Dahaba AA,bornenmann H,Rehak PH,et al.Effect of flumazenil on bispectral index monitoring in unpremedicated patients.Anesthesiology,2009,110(5):1036-1040.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通讯作者:王龙,(1961.5-),学士学位,研究方向:老年麻醉

论文作者:袁应川,叶力肯·叶尔道来提,张振忠,王龙(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氟马西尼对老年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论文_袁应川,叶力肯·叶尔道来提,张振忠,王龙(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