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红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 河南内黄 456300)
【摘要】目的: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为34例,护理后,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0.6%(P<0.05)。结论: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范围内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3-0172-02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伴有心室肌松弛、心肌收缩功能降低以及血流循环障碍等临床症状,为心血管疾病终末期阶段[1]。临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采取抗凝、提高心脏舒张功能等处理法,为增强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需要为其实施相应护理[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各34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60~82(71.2±4.3)岁,26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3例肥厚性心肌病;护理干预组:男22例,女12例,年龄61~84(71.4±4.5)岁,25例冠心病,5例高血压,4例肥厚性心肌病;两组患者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特征
本组所选取的6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满足《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诊断标准[3],均伴有突发性心绞痛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血压不稳、心率失常等症状;经心电图检查较明显,伴有频繁的心绞痛症状,其中,2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绞痛症状每周发作次数超过2次。
1.3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定时拍背、翻身,并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发生压疮;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证呼吸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护理干预组患者主要采取心理护理、观察病情、注射部位护理、排便指导、饮食指导、预防交叉感染以及改善生活方式等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3.1心理护理 大多数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对病情不了解,易出现紧张感,为此,护理人员要应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体贴、关心患者,并对患者讲解舒张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1.3.2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对血压、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患者病情适时调整硝酸甘油药物应用量,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反跳、低血压的情况。
1.3.3注射部位护理 对患者注射部位渗液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如出现药液外渗的情况,则要立即拔掉针管,更换注射部位,避免给局部产生刺激;另外,严格坚持无菌原则,尽量应用一次性输液器,有效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1.3.4排便指导护理导致心力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排便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嘱咐患者排便时避免过度用力,如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则可指导患者应用软化大便药物。
1.3.5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饮食以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每日体内热量不能超过1200cal;另外,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此外,严格控制体内盐量的摄入,每日摄入盐量不超过5g。
1.3.6防止交叉感染 感染为导致发生心力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女性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以及风湿热感染等均会导致发生心力衰竭。因此,为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疗效,需要积极预防感染。如患者吸氧,则护理人员要对湿化瓶、氧气导管进行消毒处理;如患者持续吸氧,则可定期为其更换鼻导管;患者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后,要将其立即销毁。
1.3.7改善生活方式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指导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如戒烟、加强锻炼、均衡、清淡饮食,保持体内营养充足等,进而能够大大减少心脏负担。
1.3 观察指标[4]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等级别。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比较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常规护理组非常满意27例,满意5例,不满意2例,总护理满意度为94.1%;护理干预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9例,不满意10例,总护理满意度为70.6%;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3.讨论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临床中,对患者病理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了解到,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食盐过多以及皮料等因素均会加重患者病情,因此,要过多关注该类情况,进行护理时,加强关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伴有呼吸困难、胃肠不适以及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如病情持续发展,则会逐渐演变为脑循环障碍,严重者使神志发生变化[5]。因此,临床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进而显著改善患者心室舒张功能。
本组研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其中,对患者实施生活护理,指导其尽早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适当加强锻炼,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强疗效,阻止病情进展;另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舒张性心力衰竭疾病的发病机制、诱因、诊断以及疗法等知识,能够显著缓解或者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此外,加强患者心率、心电监护,定时检查,一旦患者出现呼吸杂音、咳嗽等症状,则要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有效防止出现加重心室衰竭的情况[6]。
综上所述,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师建霞.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4):190-191.
[2]高锋.舒张性心衰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23):229-230.
[3]易红.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07(04):205-206.
[4]郑凤洁,王移移.微量泵注射硝酸甘油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08):1016-1017.
[5]常淑萍,邓敬娟.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05(19):208-208.
[6]刘振玉.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28):101-102.
论文作者:温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满意度论文; 常规论文; 病情论文; 特征论文; 满意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