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英
(四川省南部县第二小学 南部 637300)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通过创设生活问题情境切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相适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体验到数学的妙用,让学生真正认识数学和理解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生活化呢?
一、新课从生活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导入新课,能一下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课时,课前布置学生到超市了解若干商品的价格标签。一上课就让学生汇报超市中各种商品的价格,我则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00元、10.08元、98.70元、9.27元、7.35元……汇报完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商品的标签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2)像3.00元、98.70元、9.27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是否发生变化?对第一个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解答,而对第二个问题学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的说,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不影响商品的价格,如3.00元就是3元;有的说,这样不行,小数部分中间的“0”去掉,商品价格就发生变化了。如10.08元表示10元零8分,去掉小数部分的“0”就变成10元8角了……在争论中,我顺水推舟: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商品的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就会知道正确的答案。这样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中引入课题,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与自己“零距离”,学起来才亲切、不乏味。
二、创设生活氛围,使学生体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能让学生体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实地在操场上走了1千米,大概了解了1千米的距离后,上课时让他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边想边“走”,从学校出发,经过哪些地方,一直走到哪儿为止,以体会1千米到底有多长。当然这些地方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了解的,具体的路教师事先应该去大概测量一下,以增加可靠性。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哪些时候用到千米做单位,以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加深印象。到快结束时,又结合前不久刚春游的升钟湖,给他们画了大部分景点分布图以及每个景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做小导游,合作设计从门口出发回到门口,用5000米的路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这样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组织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克和千克》时,我带学生到超市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回教室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料袋和包装袋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再如,在教学完乘法后,我和学生进行了一节实践活动课。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欣赏春天的景色,大家想不想去游览一下,去找一找春天?春游时得带食物,下面是一些零食的单价:面包2元;饮料3元;梨子1元;话梅2元;饼干3元;瓜子2元……让同学们用30元去买。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亲身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这样既达到传授数学知识的目的,又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之效果。
四、适当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多媒体集声画动漫于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6和7的认识》一课时,我利用媒体播放《五指歌》的视频动画,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歌中进一步巩固了对1-5的认识。这时教师引出了今天的新内容6和7。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积极。
五、联系学生生活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每一次新课学完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每一章节的知识学完以后,我会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找一些类似的问题来解决,完成一定数量的生活化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一次数学活动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让他们解决门票问题的题目:据老师了解,我校有290人参加活动,公园对我们小学生集体购票有以下几种优惠方法。公园门票每人10元,集体240人以上优惠办法如下:1、集体购票打九折。2、若满200人,则200人购统一八折票,其余学生原价购票。3、同学中的1/6(身高不足1.40米)按半价购票,其余同学购全票。4、八人买七张票即可进入。请问哪种购票方法最优惠?由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每种方法的含义,再由小组长分工,每人计算一种,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惠的方法。
学生们通过“分析——比较——选择”的方法来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一环节,教师对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打折现象,优惠方法经过“数学化”后一起呈现给学生,使学生能运用多种知识综合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错综复杂的条件中理出头绪,选择最优化的一种方案,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总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论文作者:汪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9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小数论文; 生活中论文; 千米论文; 知识论文; 课时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5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