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泉山学校)
摘要:在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者,学校的教育措施的实施需要家长的支持,而家庭教育则需要学校给予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保持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我们初中教师要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发挥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教学;家校合作;意义;作用
当前,教育越来越从封闭走向开放,其中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家校合作的日益密切。为此,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在家校互动中既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帮助学校实现新的跨越。这不仅是办学理念的突破,更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行动。
一、认清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
1、学生良好发展
之所以说家校合作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发展,主要是家校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之间的能力、认识、思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应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家校合作的实施能够增强学校方面与家长方面的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整体状态而及时调整教学,进而良好的教授学生,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家校合作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呈现都在一定程度上锐减家庭教育,这就使得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产生无力感,难以与学校教育相匹配。而强化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方能形成教育合力,多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明确是与非、对与错,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
2、家长良好发展
之所以说家校合作有利于促进家长发展,主要是其能够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育儿素养。尽管现阶段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但许多家长依旧秉持着传统的教育观念,竭尽所能的将学生送到好的学校,让学生努力学习考高分,为未来谋出路。这就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而促进家校合作,能够让家长更加详细的了解学校教育并深受影响,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设置于学校统一的培养目标,学习先进的科学的教育方法,逐步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良好的教育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促进孩子良好发展。
3、学校良好发展
之所以说家校合作有利于促进学校良好发展主要是家校合作的良好实施有利于因材施教、丰富教育资源。通过教师的观察,能够了解到在校学生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学习程度等方面均各不相同,这就造每一个孩子的不同。此种情况下,学校方面能在多多与家长沟通合作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而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规划设计教学活动,推行个性化教育,如此方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又因家校合作的实施,还能使学校方面有效的整合家长的人力资源,也就是鼓励家长参与到学校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如此势必能够优化课程教学为良好的教育学生创造条件。
二、发挥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成长=经验+反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在与学生家长沟通中,能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兴趣等,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差异,从而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与此同时,教师也能从中了解各种教育问题和案例,与家长分享教育经验和感受。在此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都会在不断尝试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调整自己的教育措施,最终使教育走向成功。
1.提高沟通能力
在家校合作中,顺畅的沟通十分重要。为此,教师首先要反思如何把握家长心理,充分锤炼沟通技巧。如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与家长沟通时首先要树立信心,且真诚坦率。教师应坦陈自己的想法、感受,通过真诚的讲述和耐心的交流,消除家长对自己的担心。比如六年级学生小亮在家长眼里内向好静,但在学校他却酷爱运动,且活泼可爱,上课时还经常有意无意地捣乱,这让老师们颇为头痛。然而,小亮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因此对孩子的行为也很不理解。可见,老师如能主动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经常向家长“告状”,艺术地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那么小亮也许会是另一番模样。
其次,教师应常常反思自己对待家长的态度是否坦诚。有时候,教师大胆承认自己的不懂,向家长求助,反而能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比如,后进生的家长往往对经常反映孩子问题的老师“敬而远之”,因为这些老师总是从负面的角度评价孩子,对孩子的看法片面僵硬,导致家长和教师之间产生沟通障碍。因此,如果教师能从多维评价的角度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并以具体事例来说明孩子的成长状况,就一定能争取家长的理解,赢得家长的配合,从而更顺利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2.开展行动研究
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教师积累实践智慧,形成专业自信。目前许多教师在行动研究中还比较盲目,实效性有待提高。而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能主动根据孩子身上的关键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反思中不断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法。如,教师在开展《创新型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过程中,就树立了“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总结一段时期内孩子的行为变化,就此进行互动交流等。这不但能帮助家长逐步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使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不断提升,而且也能让教师体会到教育创造所带来的快乐与愉悦,有效提升他们行动研究的热情,避免产生 “孤军奋战”之感。
3.科学处理信息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运用信息的最大障碍不在技术使用层面,而在如何运用技术合理有效地传递信息。当前,家校之间的很多沟通都从面对面转变为线上虚拟,由原来声情并茂的表达转而为冷冰的文字,而其中一些信息更是在来回传递中逐渐失真,导致各种分歧和误会。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文字沟通时,一定要把好关,切不可随意发送无关教育的信息,对必须发送的即使是简单的通知,教师也要字斟句酌,细致检查后再向家长发布。
同时,教师要在与家长的沟通互动中,不断反思如何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音频等更好地有机融合的办法,通过微信、微博、QQ等各种信息技术平台,尽量完整、充分地向家长传播。比如运动会、艺术节的有关信息,就可在平台上对家长进行现场直播和交流互动,以实现家校沟通的及时有效,增强育人体验。如此久而久之,教师处理问题信息的能力必然提高,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彧曌,现代学校制度理念指导下的家校关系[J].现代教育科学,2015,(01)。
[2]潘仕龙,生活即实验——“家校互动型”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理科考试研究,2013,(04)
论文作者:张胜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家长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孩子论文; 自己的论文; 互动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