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侯长春1,黄小林2,谭小玉1

(1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广西南宁 3278793)

(2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西南宁 3278793)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呼吸内科本科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授课模式;而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临床教学全部完成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专科理论成绩和教学效果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总结并推广应用。

【关键词】PBL;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309-02

PBL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问题式学习),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方式。PBL一种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以提出问题、围绕解决问题开展、教师进行引导、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围绕病例进行的讨论式教学方式[1]。呼吸内科是内科中发病率高、急危重症患者多的专科,专业性强,学生初入科室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突发性、严重性往往束手无策,这在客观上对呼吸内科临床带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PBL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教学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示出其教学优越性,因此我们初步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作用,效果显著,特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实习的五年制学生(共60名)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13.0随机量表将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名。两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已完成4年医学基础学科教育。两组实习同学在一般资料方面如年龄、性别构成、本科教育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即目前对科内临床实习学生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1)临床实习。每位实习学生跟随一名具有带教资质的临床一线医生,学生通过跟随一线医生收治病人、日常查房、参加交接班、疑难病例讨论等学习临床知识。(2)理论讲座。学生通过每周一次的专题小讲课及教学查房进行填鸭式灌输学习。

1.2.2实验组 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面对问题主动查阅资料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PBL的经典的“设问—讨论一总结”三段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前期准备阶段:由带教教师结合当前实习阶段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病种构成,同时结合教学大纲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病例确定本次病例讨论的病例或病种。例如李某某,男,7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气促4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2)提出问题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询问患者病史、查体及查看患者检查结果,注意纠正学生体格检查的手法,结合患者病情特点解读化验结果、读片,后回教室进行下一步即遇到具体病例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可以学生自己提出,或者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提出,注意问题要由浅入深,逐步进入实际病例,例如:病人考虑什么病?为什么会病情加重?双下肢水肿原因?与心脏疾病有关吗?患者为什么会长期咳嗽咳痰?目前最主要的诊疗措施是什么?(3)以问题为基础,小组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后,老师不能急于给出问题答案。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行总结问题的核心点,通过上网查阅研究结果或查阅指南、专家共识、教材等,收集问题可能的答案,然后分成2~3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4)讨论汇总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陈述准备好的问题答案,带教老师进行引导、启发、评分,选出1组为优胜组。(5)总结带教老师对学生的诊治方案作出点评,并对争议大的问题如为什么需要低流量吸氧、肺心病处理的要点等进行分析总结,指出不足之处,总结不足之处的根源,便于学生改进。如果针对病例中遇到专业性较强的技术结合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小讲座。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t检验。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

2.教学效果评价与考核

2.1 出科考试

理论测试题型包括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病案分析题等以及操作考核成绩。见表1。

2.2 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每名参加研究实习学生填写教学反馈意见表,实习学生以匿名方式填好后当场收回,为避免偏倚,研究者回避,有其他带教老师负责搜集试卷并登记结果。见表2。

3.讨论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是五年制医学教育最重要的部分,该阶段是实习生进入临床工作的起点,是医学生从“理论”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要阶段。而呼吸内科病种多、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急危重症患者多、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专业性强、临床教学内容多,因此,我们如何出色完成呼吸内科的教学任务是个不小挑战。在我们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实施完整、有效的PBL教学法,不仅提高了实习学生的理论、操作水平,同时提高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文献检索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团队协作合作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于既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国外不少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优于传统的讲授教学法[2],在本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是1969年由美国巴龙教授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次提出,经过40多年的在多个国家的医学院校的发展与完善,逐步成为国际上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3],也被我国广大医学教育者研究并付诸于实践中[4,5]。

PBL教学模式以某个真实存在的病例为出发点,在带教老师的引导下、启发下,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必然回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变学习的被动填鸭式为主动出击,这在我们的研究也确实引证这一点,实验组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PBL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检索文献、教材、指南,从而学习到新的东西,而且学生实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完成的,这样又达到了提高学生检索文献能力和培养团结协作能力的双重作用,这样也符合我们的研究结果。学生在这种主动的学生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隐藏在背后理论知识。但是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发现PBL教学法对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产生明显影响,我们推测可能跟个体差异和每组例数偏少有关。

总之,我们的研究提示在带教老师的适当引导、启发下,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显著提高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Newm an M J.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of the key features ofthe approach.[J]J Vet M ed Educ,2005,32(1):12-20.

[2]McParland M,Noble LM,Livingston G.The effectivenes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undergraduate psychiatry[J]Med Edu,2004,38(8):859-867.

[3]Rounds LR,Rappaport BA.The successful us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an online nurse practitioner course.[J]Nurs Educ Perspect.2008;29(1):12-6.

[4]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9-71.

[5]沈建新,王海燕,王海江.PBL: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田.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1,22(2):36-38.

论文作者:侯长春1,黄小林2,谭小玉1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6

标签:;  ;  ;  ;  ;  ;  ;  ;  

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侯长春1,黄小林2,谭小玉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