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永康 321300
摘要:镇静治疗是重症学科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结构,伴随着我国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镇静治疗工作也不断开展,在镇静治疗过程中,一旦治疗过度就会导致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发率升高,从而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在镇静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镇静治疗和护理工作开展,加强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护理疗效。
关键词:ICU;镇静治疗;护理;研究进展
镇静治疗过程中,一旦镇静不足会使得患者仍然处于躁动不安、人机不协调的状态,因此镇静目标是患者能够处于一个安静状态,同时不容易被唤醒,在临床中比较偏向于使用轻度镇静治疗,在镇静治疗过程中,镇静效果也非常重要,镇静管理成为了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镇静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工作开展,不断提升护理疗效。
1.ICU病人镇静的必要性分析
实施气管插管、ICU管理等工作后都会对患者带来很大的焦虑、紧张不安刺激,加强了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状态。其中在一项不完全统计结果中提到了大约有70.0%清醒状态的患者[1],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而基本上所有的患者都产生了生理不良反应,因此恰当的镇静能够有效的降低ICU清醒危重患者的心理、生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通过镇静可以使得患者的大脑和心理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和舒缓,通过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有效减少和消除患者在重症监护期间产生的病痛折磨。通过镇静可以使得患者的情绪变得稳定,同时可以更好的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消除不必要的约束和管制,有利于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镇静也可以有效的消除过度代偿的假象,然后能够正确的帮助患者识别危机,对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加强认识,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医护状态,充分发挥镇静治疗和护理的功效。
2.镇静药物的应用
咪达唑仑和丙泊酚[2]。这两种药物是当前ICU比较常见的两种镇静处理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这两种药物的镇静功效也非常好,咪达唑仑是一种新型的镇静药物,具有抗焦虑、安眠、镇静、放松肌肉等的功效,但是在用药过程中,一旦注射过快或者是剂量过大后就会对患者的呼吸产生很大的抑制,使得患者的血压下降,尤其是一些低血容量患者非常显著,因此持续的实施静脉滴注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丙泊酚这种药物的起效比较快,同时其半衰期比较短,一旦停止用药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可以很快恢复正常,这种药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循环、呼吸都有很好的抑制功效,可以使得患者的血压下降、心率变慢,其机制有着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一旦用药不当后,也会引起一些不良的综合征,因此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对不同镇静药物的用法、用量熟知,保证用药的安全、准确。
除此之外,右美托咪定也是一种使用率较高的镇静药物,在临床中也发挥着很好的镇静功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镇静评估
在对其镇静效果进行测定评估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主观性评估和客观性评估两个方面加以评价。其中主观性评估主要是采用RSS评分标准加以评估[3],通过划分6个不同等级,按照三个不同层次的清醒状态和睡眠状态加以评估药物疗效,从而能够对镇静效果有一个综合的、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效果。采用该评分系统是一个很好的监测指标,在评分结果是3分到5分之间时,这表明了对患者的呼吸、循环产生的影响是最小的,对患者的机体也是最适合的。通过评分测定,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个患者的镇静状态得出不同的评分结果,因此属于是主观性镇静评估。
客观性镇静评估是采用脑电双频指数加以评价的,这是能够充分反映大脑皮质功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从0开始一直到100,其中0表示大脑完全没有脑电活动迹象,100表示患者在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状态[4],然后根据其评分结果,可以对镇静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加以调整和控制,从而寻找最适合的镇静药量,保证镇静效果的安全、有效。
4.护理人员在镇静中的角色
护理人员在镇静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是扮演着观察者和评估者的角色,护理人员通过动态的对患者的镇静状态进行认识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引起镇静不足或者是过深的反应,能够针对不同镇静治疗过程中,寻找相应的应急预案[5],确保镇静治疗的有效和安全,同时在镇静治疗过程中,可以按照预定的镇静目标进行护理观察,保证达到较好的镇静应用效果,进一步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根据其病情状况、临床反应等各个方面来调整用药剂量[6],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也可以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确保患者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高效,观察和评估是护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观察、评估确定患者的镇静效果,是否出现了不良的镇静反应,从而为临床镇静决策提供很好的依据,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加强对镇静不良反应的识别和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于临床镇静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
5.讨论
在镇静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躁动不安的诱因加以准确识别,然后选择适合的镇静药物,根据其镇静效果需要来控制好镇静药物剂量,设计更好的临床镇静方案,实现个体化的镇静效果,一旦发现护理人员对镇静知识掌握不当,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和实践指导,及时的改正镇静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从而提升ICU患者的镇静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苗琪琪,何先弟.ICU病人镇静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4,(15):1798-1799,1800.
[2]栾容兰.ICU 机械通气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9):57-59.
[3]孙长安,刘珊,许岩岩等.ICU 病人镇静护理研究进展[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6):247-248.
[4]陶然,陈利群,吴俊梅等.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及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9):1-4.
[5]左四琴,王艳.基于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的护理对神经外科ICU躁动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1):1316-1318.
[6]隗颖,张文敏,赵炳朕等.镇静-躁动评分在预防 ICU 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16):44-45,46.
论文作者:郑洪桃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患者论文; 过程中论文; 药物论文; 效果论文; 状态论文; 很好论文; 研究进展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