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论文_赵强

论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论文_赵强

济宁市运河水运工程规划设计院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船舶行业属于风险系数较高、作业时间长、难度较大的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且工作面涉及较广,在管理上存在诸多难以控制的因素。而船舶的安全管理又直接维系着航运与人身财产安全,对此,为了切实保障船舶安全,一定要明确在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船舶制造;精度管理;过程;控制技术

1 船舶制造管理工作的开展现状

一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设备管理的内容较多,需要完善系统的管理制度加以约束和支撑。但在实际管理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部门也没有研制出全面的管理体系对船舶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无法落实设备管理。二是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由于缺乏专业科学的培训管理,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普遍不高,无法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程序。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掌控者,技术人员也是设备使用安全的决定者,对船舶的安全运行起着很大的影响。加之岗位的频繁调动,不利于维持人员的工作热情,在设备操作和管理中不能尽心尽力。三是管理秩序的紊乱。设备管理需要一套规范的程序,以便在设备调控时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而相关部门对船舶设备进行管理时没有精准定位,方法效果不强,管理程序十分紊乱。如监督不力,无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后期故障排除时也没有进行常规处理,只能采取普遍措施加以处理。设备维修之后也不能正常测验和评估,无法判断设备是否已经恢复原有性能,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2 船舶制造过程中的精度管理

2.1 对标准偏差进行测算

船舶制造的精度管理离不开尺寸链理论和数理统计,对于补偿量的控制是技术核心,健全精度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精度检测方法和手段。在对各阶段进行精度分析时,需要对不同施工阶段的标准偏差进行测量,作为后期确定精度管理的参考。测算标准偏差的过程中,尽可能地收集原始测量数据,然后进行数理统计,实现对实测数据的分析,借助计算机数据系统和相关技术建造数据模型,运用直方图或BP神经网络,综合考虑号料、切割、加工、装配等因素带来的影响,对标准偏差进行精确的测算。准确地说,创博制造过程中测算的标准偏差内容有分段装配和加工的偏差,例如:平面分段组装部分的板列拼焊收缩量和施工偏差、数控切割中热变形偏差等。

2.2 对于补偿量的分配

补偿量是对船舶制造尺寸和精度的补偿,用来弥补制造过程中发生的形变、收缩等基本尺寸的缺陷和不足,不仅具有几何意义还具有物理意义。对于补偿量进行分配时,不进行二次切割,与定性工件和补偿修正值的反馈相对应。详细地说,船舶制造过程中对尺寸精度的补偿量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补偿量,这种补偿方式的本质属于几何量的补偿,在工件基本尺寸上添加额外量值,从而满足对精度的要求,这个额外量就是补偿量。另一种是非系统补偿量,对于船舶制造工艺中特定的变形工件尺寸一种补偿,常见的有焊接补偿、气割补偿、火攻校正补偿、窗台装备反形变补偿等。

2.3 补偿量的计算

计算补偿量最常用极限法和概率法,通过计算,对零件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对整体的补偿。对补偿量进行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引起工件变形的因素,重点考虑焊接造成的收缩变形。在控制阶段进行补偿量的计算,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计算,如:焊缝横向和纵向焊接收缩计算,经验估算等。

2.4 对于补偿量的修正

在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中,需要对不满足精度要求的补偿量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必要的修正,修正后作为系统补偿量的依据和基准,进行观察记录和及时分析反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船舶建造过程控制的分析

3.1 船舶制造的精度测量技术

船舶制造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相对于船舶制造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船舶制造精度管理方面。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及时建立并完善船舶制造精度管理体系,有助于船舶制造业质量、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升。企业需要提供造船精度的可靠保障,引进先进的检测工具和方法,有效利用现代化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技术,促进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大型公建的测量中可以选用全站仪和线结构光,在角度测量的同时进行距离测算等工作。

3.2 船舶制造的过程控制

在进行主动精度管理时,分析船舶的过程控制技术,在没有发生具体影响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被动精度管理时,对于已经发生的影响进行相应,减少不可抗因素的发生。船舶制造的动态精度控制工序包括测量产品尺寸、比较参考精度。当该道工序中测量的工件尺寸结果均满足规定的精度标准和使用要求后,再进入到下一道工序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检测的方式对于补偿量进行计算。

4 促进船舶建造工艺合理完善的举措

4.1 积极构建专业的船舶建造工艺技术队伍

①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培训,使他们有能力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船舶生产时,更好地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②努力开展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性培训工作,在培训之后,要加入相关的考核内容,从而使船舶建筑工艺技术队伍的专业实力日益增强。同时,在具体的队伍构建过程中,还要充分关注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关注他们是否可以懂得设计图并且明白如何通过设计图来具体进行操作,并实践到分段配件加工中。

4.2 加强船舶建造工艺顶层设计

当前,船舶制造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发展并不太景气。为了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每个船厂都在找寻全新的发展之路,技术安全性成为了船厂的主要竞争优势。政府部门应尽可能给造船厂制订计划和发展目的,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促进船厂进行创新,并对船厂进行鼓励;船厂需要管理好基本建设,对员工实施有效管理,技术上勇于创新,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发展实力。

4.3 强化船舶建造工艺体系建设

要拥有高超的建造工艺,则行为必须具有规范性,提出发展的整体要求并有效实施。比如,要完善工艺研究体系,工艺技术评价体系等也需要进一步健全。船舶建造业想获得长期发展,则需要不停地探索研究,要与时俱进,懂得在不同时期下船舶制造业所需要更新的地方。同时,也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系,促进船舶业的蓬勃发展。

4.4 引进新的建造工艺

船舶业需要认清自己的发展现况,明确自己的需求所在,进而采购适合的、全新的检验设施并充分利用。对于施工中的技术要具有评估机构,可以找一些专业性强的专家,形成一个有说服力、有效率的评估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除此之外,船舶业也应该公平地进行管理,做到有赏有罚,对工作不认真的员工进行警告,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鼓励和支持,改善员工工作中的弊病,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这样,船舶业才能够具有更强的实力,才会在众多竞争中长期、快速发展下去。

结语:总而言之,想要提高船舶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船舶制造的质量,必须加强精度管理力度,提高过程控制的技术水平。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夯实船舶制造业的基础,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远洋渔业船舶检验管理办法[N].中国渔业报,2017-10-16(A04).

[2]林锡坤,黄应邦,杨北胜,韩颜,陈余海,潘灶林.船舶单位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10):51-52+79.

[3]魏亚华.浅谈船舶建造技术现状及管理方法[J].内燃机与配件,2017(19):65-66.

[4]陈宇凡.船舶采购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大学,2017.

论文作者:赵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论船舶制造精度管理及过程控制技术论文_赵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