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宜城 441400
【摘要】目的:比较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与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进行单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1%(39/41)远高于对照组的73.2%(30/4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41)远低于对照组的24.4%(10/41),差异显著(P<0.05)。结论: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值得借鉴和推广应用。
【关键词】来曲唑;孕三烯酮;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治疗方法不恰当或者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疼痛以及盆腔粘连等疾病,给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均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来曲唑与孕三烯酮联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效果显著[1]。所以我院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总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2例,均经腹部B超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1)。观察组年龄在23-46岁,平均年龄为(39.56±15.77)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为(3.06±2.41)年。对照组年龄在22-45岁,平均年龄为(38.52±15.25)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为(3.57±2.86)年。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在研究前均与我院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进行孕三烯酮治疗。给予患者孕三烯酮(国药准字H19980020;生产企业:华润紫林药业有限公司;规格:2.5mg)口服,每次1片,每周服用2次,连续服用6周。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治疗。孕三烯酮的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给予患者来曲唑(国药准字H19991001;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mg*10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一次,连续服用6周。
1.3 评价指标
1.3.1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显效:腹痛、痛经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内肿物消失。有效:腹痛、痛经症状可见显著好转,盆腔检查未发现阳性。无效:腹痛、痛经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存在加重的趋势。显效+有效=总有效率[2]。
1.3.2 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转氨酶升高、痤疮、体重增加、潮热)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平均数n,%表示, 检验,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1%(39/41)远高于对照组的73.2%(30/41),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41%的患者基本患有不孕症,主要症状有:异位结节,痛经、慢性盆腔痛、月经异常和不孕。病变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组织和器官,以卵巢、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等部位最常见,也可发生于腹腔、胸腔、四肢等处。如果患者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在受精卵着床、子宫内膜容受程度、受精卵的运输能力、输卵管的粘连、拾卵能力、卵细胞的治疗以及排卵方面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组研究数据表明: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95.1%(39/41)远高于对照组的73.2%(30/4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41)远低于对照组的24.4%(10/41),差异显著(P<0.05),其原因主要是:?孕三烯酮是一种合成激素,具有抗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的作用,对卵巢的分泌功能以及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可以降低血孕酮水平以及雌激素,进而起到异位子宫内膜萎缩的效果[3]。?来曲唑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对于mRNA以及因子蛋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有效的抑制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改善了患者的病情,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安全可靠,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石少权,洪婷,姜芳芳,等.来曲唑联用孕三烯酮与单用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比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3,18(11):1275-1279.
[2]陶春林,黄旭红,卫振红,等.来曲唑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与组织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171-172.
[3]叶伙贞.孕三烯酮联合来曲唑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14-15.
论文作者:王小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内膜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论文; 对照组论文; 异位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