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 赵翠芸 唐静(章丘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章丘 250200)
【摘要】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结果 经5天治疗后,治疗组病症恢复较对照组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掌握好雾化吸入方法和正确的护理措施对患儿症状的改善及缩短治疗时间有显著临床意义。
【关键词】雾化吸入 小儿肺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171-01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多见,是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肺部、呼吸道炎性反应。临床上以咳嗽、发热、粘痰咳不出、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与传统治疗相比,雾化吸入治疗具有奏效快、用药量小,不良反应少,无创伤、无痛苦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1]。我院2012年3月~2013年 11月使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肺炎患儿70例,年龄10个月~9岁。均有咳嗽、有痰、气喘等临床症状,X线见肺部纹理增多,伴有斑点状、小片状阴影。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使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未使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药物
雾化吸入治疗使用的药物遵医嘱,临床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索(为溴己新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溶解粘痰作用)、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庆大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治疗细菌感染)、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等作用)、布地奈德(具有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质激素)、α-糜蛋白酶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吸氧等支持治疗措施。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同时加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使用的雾化药液为灭菌蒸馏水。医生根据患儿的病情及体重所需的药物所配置,吸入时间为每日2次,每次吸入时间为10~20min,直至把所需的雾化治疗药液吸完。5~7天为一疗程,比较咳嗽、咳痰、气喘症状的改善及胸片炎性症状的吸收情况,并观察雾化吸入治疗后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2结果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5天后的临床疗效,对照组在采用抗感染等常规支持治疗后反复咳嗽、痰多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组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儿的病情加用了雾化吸入治疗,患儿咳嗽、有痰咳不出、憋喘症状明显减少,未出现临床不良反应,减少了患儿病痛,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天数。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小儿肺炎的辅助治疗方式,效果显著。
3护理
3.1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清洁、安静、舒适,定时通风,室温维持在18℃~20℃之间,湿度相对在55%~60%。并配合用来苏水喷洒地面,每天定期消毒。
3.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儿要耐心沟通,同时向患儿家属解说肺炎的疾病知识和看护中的注意事项,缓解患儿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并告诉雾化吸入治疗对患儿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取得家属的配合,消除患儿的抵触情绪。
3.3一般护理:嘱咐肺炎患儿要卧床休息,患儿的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一开始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少食多餐,多饮水。小儿肺炎病情变化快,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病情是护士的基本功,严密观察患儿的脉搏、呼吸、体温改变,注意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执行,及时认真的做好护理工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3.4雾化吸入护理方法:(1)雾化吸入治疗严格按无菌操作执行,雾化吸入装置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患儿的安全。(2)雾化吸入治疗中:患儿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雾化量的调节由小雾量、低浓度开始逐步调节,配合正确的叩背,借助外力的作用,以促进痰液的排出。雾化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雾化量不宜过多,以避免过度湿化。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避免出现烦躁、气促等症状。雾化吸入过程中不可中断吸氧治疗。(3)雾化吸入治疗后:嘱家属为患儿温开水漱口,并采取舒适体位休息,在休息20分钟后再外出,以免受凉,并清洁雾化装置[2]。
4讨论
小儿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或气温骤变时,是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原繁多。目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小儿肺炎通常由气管炎、支气管炎继发而来,病理变化以肺部组织充血、水肿、炎性浸润为主,肺泡腔内渗出物充盈,呼吸膜增厚,而发生障碍,引起缺氧。临床症状以剧烈阵咳、有少量痰,肺部湿罗音,X线肺部纹理增粗,并伴有点状、小片状阴影。故而小儿肺炎病程进展快,如果在急性期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导致迁延性肺炎,因而严重影响小儿健康,对小儿的生命危害较大。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常规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等治疗方式。近年来,雾化吸入方法有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对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肺炎应用更为广泛,通过对我院35例肺炎患儿的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我们了解到,雾化吸入给药是雾化装置使不同的药液喷成雾状颗粒直接进入体内的各级气管与肺部沉积,清洁气道,稀释痰液,方便痰液排出,并达到抗炎、化痰等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或雾化后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灵活应对,正确操作,治疗前向患儿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家属的配合。总之,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结合正确的拍背、吸痰等综合护理措施治疗小儿肺炎,大大缩短了治疗周期,并明显提高了治愈率,减少患儿病痛。同时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无创伤,不良反应少,防止了并发症的出现,不失为一种既实用又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提倡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永艳,李燕,李淑娟.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小儿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年第4期.
[2]安惠君.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7期.
论文作者:陈迎 赵翠芸 唐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1
标签: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肺部论文; 症状论文; 常规论文; 病情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