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1)
摘要:生物学科属于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有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指导高中生物教学能更加高效的进行。以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系统观、整体观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来展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自然辩证法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效性。以此,为高中生物教学寻找一些可行性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思想;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教学
引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形态都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至关重要。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论的一部分,而其中许多思想,如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系统观、整体观、自然观等可以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来。
一、文献综述
对于自然辩证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但专门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由其他学科的研究可以看出,进行自然辩证法对于生物教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提出对生物教学的研究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希望借助该研究得出对于高中生物教学的一些可行性方法。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包括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系统观、整体观,或划分为自然哲学 、科学哲学、技术哲学 、科技与社会 、科技思想史。其中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总体的一种认识方式,方法论包括了归纳-演绎法,建模,科学实验等一序列的科学方法。本文重点运用了归纳-演绎法、建模、系统观、整体观等方法来对高中生物教学进行探索。
三、自然辩证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一)系统观与教材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物息息相关的学科,而生物作为一个生命体存在,就决定了它的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于教学过程、教材、学生等要素都有一个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尤其对于教材,通常情况下教材的编写都是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分析教材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循序渐进,找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对教材进行系统性分析。
(二)整体观与教学
一名好的教师应该首先学会揣摩教材编写的内部逻辑关系,以自然辩证法的思想为指导,以便更好的展开教学。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生物学科内的一些专有名词便是因此得来如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等。整体观,体现在看待事物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不可断章取义或一叶障目,所以反应理念是有序性的结合,会比散乱的部分更加有效。也就是说看待问题的时候应该全面些,例如“细胞器”相关知识的学习时候应该与前后章节结合,让同学们知道他们学习的是整个细胞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将其孤立为一个简单的概念。毕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三)归纳--演绎法(以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为例)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根据教材科学发展史及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非常严谨的假说-演绎过程。对于该部分的教学,可通过学习科学家当初提出该定律的所使用的方法,引导学生去体验该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科学发展和发现所需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摩尔根提出DNA在染色体上”也运用了假说-演绎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模型构建(以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为例)
1.物理模型
“沃森、克里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通过教材中资料分析部分内容对科学史的,引导学生亲自体验科学家建立该模型的过程,首先提供参考条件和建模所需要材料(卡纸、双面胶等),循序渐进,有一定进展之后再补充更进一步参考条件,培养学生养成有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往前的学习过程,然后在给出明确的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理解资料的能力。当学生完完全全参与该模型构建中来后,他们对于该部分的知识会有自己的见解,从中体会到对自己有意义的知识。这是一个“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过程。
2.数学模型
例“种群的数量变化”数学模型建构,该过程教学可这样来开展:以理想状态下细菌的培养为对象,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从少到多寻找隐藏在该过程中的规律,然后根据得到的数据和规律整理出数学表达方程式,这时,同学们会惊奇的发现看似杂乱的数据居然可以用这么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通过更多的数据来验证,严谨遵循数学建模的过程。最后,得出可靠的方程式。这样再回到教材中给出的方程式,同学们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式子,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同学们已经初步懂得是如何一步一步得出的,这样就可以运用到其他地方的学习中去,举一反三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四、意义与价值
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研究相对于实践和生产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社会价值包括个人价值,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作为教师能够在自己是教育事业中有一定的成就,足以说明他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只有科学技术、思想意识足够强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希望才会越来越大。
(一)培养学生的自然观
所谓自然观,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会随着时代的演替而变化,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与时代相符,且受到该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可以说自然观能够概括并总结该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时至今日自然观的发展是有一定轨迹的先后经历了: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近代宗教神学自然观(或叫做形而上学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等阶段。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符合当代的科学技术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然观。通俗的说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总体的一种看法。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学科(物理、化学、人文等)起步较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其从十几世纪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处于21世纪的我们面临的是机遇也是挑战,有了前面科学家们的重大努力,对于自然科学我们有了全新的认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以期有近一步的进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二)优化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等过程。而我们把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运用其中,可以让这些过程能够真正的到达第二层次。教材上给出的许多知识点都是抽象的需要教师有效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学习中来。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对于许多事物的认识都停留在感性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帮助到达理性思维的境界,当前对于生物学科的素养也演变成“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社会责任”。
五、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从这些思想足以看出对于学生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以上对假说-演绎法、模型构建、系统观、整体观等自然辩证法思想在教学中运用的实例,可以得出,有一个完整合理的思想体系的重要性。教学有模式但教师是动态的人,教师的一大职业素养就是终身学习,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学将会越来越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吴敏敏.自然辨证法指导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综合论坛,2013(2).
[2]李莉静.高中生物教学中自然辩证法的渗透[J].中学生物学,2010(1)[3]吴志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模型建构的常见误区与对策[J].生物学教学,2011(6).
[4]潘金元.例谈“假说-演绎法”在解题中的应用[J].生物学教学,2009(8)
作者简介:张东梅(1993.10-),女,贵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生物)。
论文作者:张东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自然观论文; 辩证法论文; 自然论文; 演绎法论文; 思想论文; 假说论文; 过程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知识-力量》2019年5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