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组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技艺举隅论文_包春兰

有效组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技艺举隅论文_包春兰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教师对自己的要求,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和教师的配合,其中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教师明确的课堂导向尤其重要。学生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他们都有对事物的认识。指导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积极自觉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有效课堂;个体差异;教学组织;兴趣;效率

向课堂要效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一直以来,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直接体现,也是家长最担心、最关注的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新课程的实施与推进,才能保证学校走内涵发展的正确道路。因此,课堂教学效率是农村学校发展的主动力。从过程上来看,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个个的教学活动。可以说,教学活动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研究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技艺,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前提是学生与教师的配合。课堂就是一部戏,教师就像是一个编剧,学生则是一个个演员。只有演员的出色表演,才能显示编剧剧本质量之高。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对自己完成的一堂课的效率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认真备课、认真准备、精神饱满地走进课堂,一堂课下来收获的却是失望呢?

笔者认为这里就存在一个学生与教师的课堂配合问题。怎样使学生和教师的配合更默契?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管理和教师的明确导向是关键。下面,笔者就这方面的一点实践与心得来谈一谈,权作和大家交流。

笔者自从教以来都是带两个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班级管理的不确定性,加上笔者今年所带班级中有不少调皮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喜欢听课。怎样和这些学生磨合,使他们愿意听自己的语文课,是笔者开学以来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由于以前有带过普通班的经验,加上笔者的不断摸索、变化以及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到目前为止,笔者认为自己似乎找到了一种比较有效的、适合这类学生思维的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就拿笔者前几天刚刚教授完的一篇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来举例吧。

一、序幕:以静制动

根据自己一段时间的调查,笔者发现这个班有一部分学生不管上什么课,都很喜欢动,尤其是在课前的3-5分钟,学生往往很难静下来,更别说让他们进入角色了,这样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调控过来,就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就像一部戏的序幕,如果不能在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注意,那这部戏接下来要演的内容就会让观众很失望了。所以,笔者一直比较注重课前这3-5分钟的内容。针对如何有效地掌握这段时间,笔者也做过不少尝试:利用上课喊起立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往往是东倒西歪地站起来,然后再东倒西歪地坐下,继续任由思想的野马在教室外奔驰;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但轮到一些学生他们根本就没认真准备,站在讲台前看着下面的学生笑,白白浪费了时间……总之,有些学生就是只要教室有声音他就不停地发出声音。经过思考后笔者决定采用“以静制动”——学生动我不动,学生说我不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几次下来,这个方法屡试不爽。

二、开端:以表扬拉开帷幕

一分钟不到,学生安静下来了,而且他们一个个睁大眼睛看着讲台上不说话却用眼睛扫视他们的老师,心里似乎在问:老师要批评我们吗?我们上节课完成的试卷不好?……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了,尤其是平时很调皮的学生,他认为教师不说话或许就是要骂他了。其实不然。接下来,笔者会很开心地表扬学生:你们做得很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师生都带着好的心态学习,效果一定不会差。

三、发展:以鼓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是不能忽视的。有了引人注意的序幕和良好的开端,如果再加上有效的提问,那这样的课堂就是锦上添花了。但有个问题是:面对这些不喜欢听课的学生来说,提问应该怎样提?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而又不使他们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呢?这就要求笔者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一方面胸中有教材,另一方面还要眼中有学生,要设身处地,有的放矢,同时,适时地、毫不吝啬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在讲授《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时,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在分析完这段文字的语言特色后,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重新认真地读这段话,读完之后请大家告诉笔者,这段话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卷?正当笔者还为如果学生回答不出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应对做考虑的时候,学生齐读的声音停了,同时一个洪亮的、有点散漫的声音响了起来——“和谐!”这不正是笔者要的答案吗?简洁、明了、一语中地!当笔者静下心想看看是哪个好同学答出来的时候,更让笔者吃惊的事发生了:下面学生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看着周卫刚,那个全班最调皮、经常和教师对着干、成绩排名倒数的学生。笔者知道,如果这个时候自己轻描淡写地做个小结,继续笔者下面的讲课,这节课也就平平淡淡地结束了。但笔者没有那样做,笔者认为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周卫刚是个聪明的学生,只要上课跟上教师的思路,大部分学生都会向他那样喜欢上听课的……

四、高潮:以学生为主角

一部戏的成败关键看演员能否融入剧本,一堂课的成败关键看学生能否融入课堂。有了周卫刚刚才的精彩表演,下面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明显地表示出对这堂课的兴趣。他们发现,回答对问题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事,想得到教师在全班同学面前的表扬原来也是如此简单的事……笔者也欣喜地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原来是这么快乐的事!

五、尾声:让掌声响起来

一千个观众心目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他们都有对事物的认识。指导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积极自觉地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安全的课堂沟通气氛,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发表意见,做到爱护而不排斥,指导而不指责,鼓励而不泄气,争取向课堂要效率!

掌声响起来,你我的表现会更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北厍中学 215200)

论文作者:包春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  ;  ;  ;  ;  ;  ;  ;  

有效组织,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技艺举隅论文_包春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