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生产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水资源,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大国,灌溉、节水成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产出高质高量的农产品是农业水利灌溉工作中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现状入手,分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为我国农业灌溉节水程度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业水利灌溉;应用价值
引言
应用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措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使我国农业能源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还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并使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程度的保护。
1我国农业水利灌溉现状
1.1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过去,由于经济和物质条件的匮乏,以及相关方面的知识的不足,导致建设起来的农田水利工程在水资源的运输过程中有较大程度的浪费,不仅对修建的渠道中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在灌溉方式上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这样的水利工程和灌溉方式已经无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理念。
1.2节水意识不足
农业水利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问题的起因之一就是农民、当地农业部门、水务部门对农业节水的意识不足,水务部门的水利工程规划、建设、运维管理工作随意性高,用于灌溉的水资源被滥用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当地农业部门缺乏农业节水意识,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忽视了水资源节约方面的内容,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民节水意识较低,节水知识有限,对喷灌、滴灌等节水设施的认识不足,不愿意接受节水设施。
1.3节水设施作用有限
目前,我国研发、制造、生产的农业节水设施还存在技术方面的缺陷,需要不断的改良,因此,应用在农业之中的节水效果有限,甚至部分节水设施还会导致额外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导致水资源在设施、管道的渗漏中被浪费,农业水利灌溉设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得不到有效提高。
2现有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
2.1 渠道防渗技术
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中,渠道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在渠道输水过程中,很容易因渠道渗漏造成水资源浪费。比如,利用土渠道进行大水漫灌,但由于土渠道的渗透作用非常强,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在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注重渠道防渗漏技术的应用。目前,常见的防渗漏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土料施压防渗漏、塑料膜防渗漏、砖块防渗漏、沥青防护面防渗漏、三合土护面防渗漏以及混凝土防渗漏。这些技术可以显著改善输水过程中产生的水资源渗漏问题,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灌溉技术。在喷灌过程中,人们采用水泵、管道和喷头等设备,不断增加水压,促使水体自然输送到一定范围。这种技术可以促使水珠在空气中大范围散播,还可以增强水珠散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目前,常见的喷灌系统主要由以下设施组成:水源工程、各类管道、控制设备、水泵及喷头。一般可以将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3种形式。
2.3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根据植物生长所需水量,利用输水管道将水资源输送至植物根部的一种灌溉技术。与喷灌相比,滴灌技术的省水增产效果很明显,还能大幅提升肥效。采用滴灌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十分高,灌水速度均匀,水资源蒸发浪费较少,且能准确把握灌水量,从而大幅度实现节水灌溉。滴灌系统由滴头、管道和首部枢纽组成。目前,常见的滴灌系统主要有固定式、半固定式2种形式。
2.4低压管灌技术
在农业灌溉方面,低压管灌也是十分常见的运作方式,其应用方式为管道输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压管灌的造价比较低,并且承压要求不高,管道中的水压比较小,可代替明渠输水。在应用低压管灌技术的过程中,其封闭性良好,能够避免外界环境与水资源接触造成水资源流失或者蒸发,进而能够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减少水资源损失,降低农田水资源的灌溉成本。
2.5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技术指收集自然降雨,在农田灌溉时应用预存在蓄水池中的雨水。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可以补充人畜饮水和灌溉耕地用水,进而缓解水资源供应压力,可广泛应用于季节性缺水、降雨量少或者气候干旱地区,同时还可以缓解水土流失问题,推进农业发展。
3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
3.1节约水资源
节水措施的应用价值之一必然是节约水资源,这也是节水措施应用的最主要目的,符合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短缺、污染严重的现状,符合农业生产用水需求,是我国农业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线的必经之路。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方式主要是大水漫灌,暂且将农作物对水资源的吸收率搁置,仅就大水漫灌过程中的水资源蒸发量而言,就造成了大量的无用水,不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的发展现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措施可以有效节约无用水部分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浪费量,缓解农业需水、社会生产其他方面需水的压力,助力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的修复和现状改善。例如:滴灌和喷灌技术是重要的节水技术和设施,依托管道、压力的辅助将水资源直接输送到农作物的根系附近,以滴落、喷洒等方式使水资源以小分子、缓慢的方式被农作物最大限度利用,既满足了农作物对水的需求,又大量节约水资源,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尤其重要。
3.2减少农民劳动强度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节水设施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还可以有效减少农民的劳动强度,利用机械、管道、泵机代替人力运输水资源,降低农民在施水方面的劳动投入。节水措施带来的劳动强度降低必将使农民家庭富裕出一部分劳动力,投入商业、手工业、学习等其他劳动生产中,推动我国农村地区实现劳动力结构、生产结构方面的改善,推动我国农村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且农民在施水方面的劳动力投入减少还会有效带动农民在其他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机的利用欲望,间接提高农机在农业生产的参与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劳动力、成本投入的降低,二是农业生产产量、质量的提高,节水措施在农业生产产量、质量方面的作用主要涉及到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即在适宜的水分环境下,使农作物的生长、繁育达到最优状态,从而提高农作物优良性状的表现,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在农业节水措施中无论是通过收集雨水来增加水资源量,还是通过防渗、喷灌、滴灌、低压管灌溉、雨水集蓄利用来降低水资源浪费,都为农作物的生长繁育创造了优良的环境因素,提高了农业灌溉工作的效率和效力,节约了自然界中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我国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结束语
要节约水资源并使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就必须重视和发展农业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利用渠道防渗技术、喷灌技术、滴灌灌溉技术、低压管灌溉技术和雨水集蓄利用技术,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并实行农业节水经济补助制度、扩大节水灌溉的面积并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节水措施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辅助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宝花.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3):102-103.
[2]曹国梁.浅谈节水措施在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重要性[J].建材与装饰,2017(45):261-262.
[3]阳眉剑,吴深,于赢东,等.农业节水灌溉评价研究历程及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6,14(3):210-218.
[4]张育斌,王静,王美姣.宁波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问题及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5,34(8):124-125.
[5]张璇,胡宝贵.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7):181-186.
论文作者:马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水资源论文; 农业论文; 技术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利用率论文; 措施论文; 水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