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蔡洪涛

论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蔡洪涛

梅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对其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笔者围绕本文主题做出了以下探讨。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一、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概述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属于能源工程,其产生的电能属于绿色可再生能源,能为社会持续不间断地进行电能供应。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属于环保型工程,是经济发展下,时代与科技的产物,是新型的发展项目,具有较大的市场发展前景。水利水电工程需要高科技进行支持,其建设规模较大,是长期发展型基础工程,而技术水平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核心也是水利水电工程发展的基础,其关系到各个子工程的建设,并且对水利水电工程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唯有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将高科技融入工程建设中,才能促进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发展。

二、分析水利水电地基工程施工的要求

时代在发展,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力度、建设规模、施工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尤其在当前地质条件日益复杂的地基工程施工中,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要点:

1.要对施工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掌握,并具有完备的水利水电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并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

2.要在开挖施工之前,必须结合施工方案对施工区域内的各种障碍物进行妥善的处理,在测量放线过程中,必须严格地审核准基点、定位桩和基槽尺寸,并只有符合施工设计需求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对于不达标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并进行复测。此外,还应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在开挖特殊地段之前,还应加强对地质构造的理解和水文特点的掌握,才能最大化地确保施工的安全。

3.施工企业必须要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配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容易损耗的零部件,施工现场的安全警示标志必须设置到位,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施工工作,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技术水平、安全事故处理技术等必须符合地基施工的需要,才能更好地确保工程安全的进度。

4.要对于工程进度的需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往往工期紧任务重,必须在汛期之前完工,因而施工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设计,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工作,严防施工设计出现变更,做好重点部位的监控,并切实加强对进度的控制,进度控制必须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这一前提之上,同时还应尽可能地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促进施工进度的提升。

5.要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更高,除了严格按照施工设

计规范进行施工外,还应加强施工质量的检查,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工作,同时结合地基的类型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切实加强不良地基的处理,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地基工程的质量。

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常见地基类型与处理技术

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主要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组成,粘性较强。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褥垫层等组成复合地基后,工程对地基的压力将会均匀分布给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等,提高了地基承载力。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技术具有成本低,渗水性强等特点,经水解、水化反应后,有效提高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抗剪力能力,适用于各种土层,在承压之后,其密度会有所上升,提高其受力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置换技术

地基处理过程中的置换技术主要包括以下类型的操作方式:振冲置换、换填、夯置换。在振冲置换操作过程中,主要借助振冲机进行打孔,然后向地基当中加入相应材料,待其凝聚后成为基桩,以便增强地基稳定性;换填技术将劣质土壤进行清理、更换,使用优质、稳定的土壤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夯置换技术当中使用沉管或夯锤的方式将管置入基础当中,通过管的作用,将地基土体挤压向侧边,然后在管内放入相应填料,形成桩体,结合原有地基组成复合型的地基,提高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在压力消散后能有效提升土体强度。

3.软土地基中动力排水与旋喷技术

软土地基,主要就是由于水分含量较高,而造成了其强度不够,易于受力变形的特点。那么利用强力的吸水材料对其经行吸水处理,就可以降低其含水量,提高其强度,进而达到支撑建筑物的目的。这种做法是提高土壤承受负荷能力以及紧实度的有效措施。另外,旋喷技术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提高降低软土水分的措施,它主要是针对软土层的泥水进行较为深入喷射,进而使其水泥液体迅速变为硬桩,达到提高其强度的目的。动力排水与旋喷技术在软土基础处理中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虽然该技术效果好、成本经济,但由于设备和技术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因而其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软土地基加筋加固与桩基基础

软土地基中通过钢筋加固来实现基础处理,也是一种可行的技术措施。通过钢筋加固结合桩基基础,能够有效提高基础的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摊来自外部对地基的压力。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却有着成本造价较高的缺点,因而在应用该方法和技术时,需要结合基础荷载和建设需要,以及造价控制要求合理选择。

5. 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中的地基防渗技术

地基防渗技术,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地基维修。水利水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渗漏现象,需要及时处理,否则渗漏严重会造成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物变形。地基防渗技术,主要采用高压喷射注浆,或通过建设防渗墙解决地基渗漏的问题。高压喷射注浆是采用钻机设备进入土层,利用特制喷嘴喷射水泥浆液,从而将喷射的土层击碎。防渗墙的建设,是通过在渗漏部位外部进行打孔的方式进行施工,并且将钢筋等材料插入孔中,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

6.后期的技术维护

水利水电工程是建筑时间长,规模大,施工人员多的一项工程。同时,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专业性很强。施工涉及范围广和连续性,施工不仅是前期的新型水利水电的工程的设计修建,还要参与后期水利水电的技术维护措施。例如从整个工程的开凿到完工再到运行以及检测防护,每个环节都是系统且环环相扣。水电工程建设建筑材料的挑选要符合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的预算,选择最好的材料,材料耗用要合理且要用带该用的地方。工程技术的监测和检查为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保障,水电工程也应充分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监测技术来对整个工程体系做出严细精准的预算,把运用和防护工作做得万无一失,这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在具体施工完毕后还需要根据我们的设计要求,对地基处理部位进行评估和检测,确保施工的质量。

结语: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类型较多,地基处理技术,根据地基类型的不同,合理选择换填与强夯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预压技术、强透水层防渗处理技术等,提高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保障工程质量。另外,在工程设计中,还应加强地质勘测,注意特殊地基的勘察和地基设计要求等,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可行性。地基处理技术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对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张更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地基处理技术简述 [J]. 房地产导刊,2017(5)

[2] 李延锦.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技术及管理的措施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5)

[3] 姬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8)

论文作者:蔡洪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论水利水电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蔡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