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市政道路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和市政道路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强度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及评定
引言
混凝土强度主要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极限荷载,这对整个项目施工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根据荷载不同作用形式的影响,混凝土要具有良好的抗压、抗弯、抗拉以及劈拉强度。为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重点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定,明确混凝土的使用年限,严格控制好整个施工过程,消除潜在的不良影响因素,保证整个项目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符合市政道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但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标准,从而影响了实际生产的基本要求。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市政道路混凝土取样与实验分析,然后结合具体施工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加强对整个施工项目的控制,最后针对如何进行评定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市政道路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
1.1抗折强度
道路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主要是对混凝土板体的抗折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也就是所谓的抗弯拉强度性能,该性能强度的要求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断板和底板拖空等问题。
1.2抗压强度
市政道路混凝土的另一个强度指标就是抗压强度,其作用是能够在路面上动荷载存在的情况下均匀有效的将荷载传递到路基中去,因此主要是为了防止破碎板、裂缝、唧泥、坑洞等问题。
2混凝土强度日常检测方法分析
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检测的精确性。(1)回弹法。就是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分析实际检测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采用这种方法不会对混凝土结构或者构件性质或者承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不会破坏检测部位,检测结果更加的直观有效性。为了满足实际生产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道路混凝土的特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检测方法。(2)钻芯法。就是检测人员利用专用钻机和人造金刚石空心薄壁钻头,进行钻芯取样,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缺陷进行全面的检测,比如内部受冻、损伤以及接缝质量的问题,还包括混凝土内部离析和孔洞问题。通过采取这种方法,更加的直观、准确,数据十分可靠,能够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成本,一旦检测工作量增加,检测就会受到限制,从而无法保证实际检测的效率。因此,检测人员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方法,采用超声法和钻芯法结合的方法,有效减少钻芯的数量,这样既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提升检测的效果,保证监测整体的可靠性。根据当前混凝土施工的现状,钻芯法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测试的结果更加准确有效。但是会破坏检测部位的构件。在进行圆柱体芯样强度抗压强度检测过程中工,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小于10MPa,单个构建抽取的芯样一般不超过3个,针对预应力构件要选择慎用。(3)采用超声波法。在利用超声波进行混凝土检测过程中,检测的频率为20~250kHz之间,可以进行混凝土强度和缺陷的检测,可以帮助检测人员更加直观地推测混凝土内部空洞、裂缝大小、损伤程度以及新旧混凝土结合质量等。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上,评定人员可以采用标准差未知的通统计方和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针对灌注水下混凝土,可以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分析,这就要求评定人员要控制好导管的直径、厚度、每节的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评定能够顺利进行,检测人员需要进行密闭实验,在下导管过程中,要保证整个过程安全,防止破坏钢筋笼,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3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强度测定方法
我国现行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GB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主要采取两种方法,统计方法评定和非统计方法评定,其评定采用的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来源样品数量的多少。
3.1质量评定与质量控制存在差异
施工质量进行相应的控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对利用采取针对性相应的措施去对待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各样问题,也是为了防止更多同性质问题,以避免在往后施工的相应过程中的再一次出现。实际上对质量的相关评定,它的最主要问题是对已经竣工的相关工程整体质量进行评定,同时也能够对相应工程的质量优劣性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相应评判。同时市政道路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以及相应的监理部门应该必须要做好相关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质量的控制一定要客观上达到混凝土的强度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相关部门严格的控制所有混凝土构件质量的强度,并且在必要时候对相应的施工质量可以不同程度的进行评判,也可以采用某个单点的质量强度作为整体的质量评判的参考依据,以此进行相应质量的综合评定。
3.2强度等级
过去的旧标准中我们习惯性用标号这个俗称来界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在我国的标准规范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C100”这19个等级,这些等级在我们进行混凝土配合比强度配制、试块强度检测以及工程结构质量验收起到分水岭的重要作用,使我们在区分不同强度混凝土以及根据工作实际需求有很明确的概念基础。
结语
市政的道路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各种方面的原因施工亦或相应的混凝土的自身性质的问题,混凝土的建筑强度检测不合格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就针对这一问题而言,不同性质所需要的相应采取对策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保证对症下药,同时要采取相应具有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有效防治。若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对结构的相关安全性有产生影响,必须要立刻的采取解决措施,可以进行加固或者补强等处理或直接的将相应工程进行返工或重做,必须有效的进行防治,必须让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引起的问题得到解决,当然也离不开相应工程的各进入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合作,进行共同监督作业。实质上,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里,如果对混凝土的强度不断进行相应的检测并且及时进行评定是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出现的。集中多方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以及方式,同时把控检测的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各样的问题,在发生前及时进行恰当又合理地处理,才能有效的对混凝土的质量强度进行管理控制。
参考文献:
[1]胡斌,方林泉,陈华.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及评定[J].江西建材,2019(03):48-49.
[2]刘海鹏.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及评定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8,4(01):136-137.
[3]侯岗.市政道路混凝土强度检测及评定[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8(06):103-104.
论文作者:毕玉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抗压强度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