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的问题意识--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的问题意识--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与中国特色——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中国论文,第十届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进一步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光辉历程,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当代世界发展的新形势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研讨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深入阐释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2010年10月15-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助理兼哲学院院长郝立新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山东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单位的160多位学者出席本届论坛。与会学者围绕“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这一主题,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成就,研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精神。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当代阐释

立足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以新的角度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应有的哲学观念,是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的理论使命。在本届论坛上,与会学者深入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内涵与中国特色。陈先达教授认为,唯物史观是我们研究历史与观察现实的基本理论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史学功能不应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遗忘的角落,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是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词,为历史辩护,就是为现实辩护:为历史规律辩护,就是为现实规律辩护。历史事实是一次性的,历史现象是相似性的,历史规律是重复性的。若不能正确理解历史事实、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各自特点及其内在关联,就不能确立正确的史学理论。衣俊卿教授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如何面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和思想资源问题。他认为,我们今天开展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争论或者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当代阐释,必须通过积极地面对今天变化了的社会历史现实和思想资源,以完善和创新马克思的社会历史理论,即他的哲学的研究范式,进而必须用这种新的理论范式来面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特别是面对全球化进程和中国的发展现实。为此,我们应当博采优秀的思想资源。两位学者的观点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成为本届论坛的学术热点。

关于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历史行动中的人”出发去回答哲学基本问题,其真实内涵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只有立足于“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的现代唯物主义。才能超越“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形成“改变世界”的世界观。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从唯物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概念的生成和历史沿革出发,阐释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北京大学仰海峰教授认为,人类学意义上的生产逻辑与存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资本逻辑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只有超越资本逻辑,生产逻辑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在未来社会中真正统一起来。

关于如何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学术价值,《求是》杂志社李文阁编审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围绕历史唯物主义展开的学术争鸣,分析了国际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几次争论,认为从实践唯物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可能的、有前途的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认为有必要澄清历史唯物主义、历史目的论与历史机械论的关联,历史中的目的及其实现问题,是在我们面前照亮历史道路和引导我们前进的目的论视界。吉林大学张盾教授分析了“道德政治”的谱系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联,认为马克思关于财产权的政治理解尽管已成为遥远的理论记忆,但他对财产权问题的阐释对困扰今天的财富分配问题仍具有重要启示。中国政法大学张秀琴教授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观反映了他们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合理区分文本呈现的差异、系统论证基本内涵的一致,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主要特征与当代意义。

关于如何审视历史唯物主义的文本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以《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为切入点,通过考察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对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探讨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两个维度,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包括“结构”和“历史”两个维度,其中“历史”维度更重要。北京大学王东教授认为,弄清唯物史观的原生结构,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基点,他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的文本结构入手,认为唯物史观的原生形态主体结构分为现实的个人起点论、历史发展过程论、社会矛盾动力论和社会机体结构论。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副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文献解读、当代阐释与现实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研究路径,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的对话,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文本并为其赋予时代精神,领悟其政治哲学指向及现实功能,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确立与时俱进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中国精神。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必须认真探索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实质及其时代精神,必须应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当代世界的发展进程,解决当今中国社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同时必须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传播的水平,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注,让青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光芒与实践力量。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注

本届论坛鲜明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注。除“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之外,本届论坛的议题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公平问题”、“公共性、公共精神与公民社会”、“中国道路:普遍性与特殊性”、“民族精神与当代文化建设”。与会学者围绕本届论坛的主题展开深入的理论探讨,以发展的、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支撑,力图寻找解决当今中国现实问题的出路。

关于如何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正义旨趣,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认为,正义观或者以自由为基础,或者以公平为基础,应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正义问题,不能仅注重正义问题的概念平衡,更要深思正义观的现实价值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段忠桥教授通过考察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正义问题,审视当今“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问题,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深入阐释分配正义问题十分必要。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考察了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的价值观,认为价值是在历史中生成并实现的,历史是具有价值维度的。当价值被等同于效用、利益,当人类的生存意义还取决于围绕金钱而展开的竞争时,人类还没有走出物化和抽象化的历史状态,这也说明价值的历史本性尚在实现的途中。中国人民大学马俊峰教授结合历史的脉络与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基本向度及方法论原则作出全新阐释,认为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来对待公正观及其与自由、平等的关系,应当看到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关于如何重审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意识,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涉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的理解问题,马克思的哲学主要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社会历史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离不开对社会生活的解剖,它是在现实的经济生产生活中得到发展的。复旦大学陈学明教授认为,时代的变化并没有证明历史唯物主义无效,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者应具有责任担当的意识,当今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仍需要宏大叙事,回到微观的文化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可悲的。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探讨了个人、自然界、社会等一系列范畴及其与公共存在和公共意识的关系,认为人的生存方式是社会的,人们在共同体中共存,形成公共存在。共产主义革命实际上是人类由阶级性的社会向公共性的社会的转变,其与私有观念不同的新观念实际上就是公共性观念。

关于如何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意义,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认为,“自然”是异化劳动理论得以系统展开的基础,也是马克思进入社会历史问题的起点,鲍德利亚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研究具有全新的视野和开放的论域。山西大学乔瑞金教授认为,马克思特别关注劳动实践的能动性及其受自然制约性,技术实践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活的灵魂和不竭源泉,是马克思哲学永恒创造力、解释力和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南开大学王新生教授探析了公共领域、公共性问题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价值和功能,认为公共领域是市场交换体系的基础上发展上来的,但它创造的公共精神超越了契约原则的局限性,使市民社会产生了自我救治的能力。辽宁大学董晋骞教授认为,共同利益理论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把共同利益置于现实关系之中进行研究。真正揭示了共同利益的现实社会本质和历史发展逻辑。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和根本方法,必须认真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现实问题的争论一再提示我们,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来思考中国问题,同时又通过对中国问题的思考来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阐释,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任务和使命。

三、中国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的多维审视

在本届论坛上,与会学者深入研讨了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的理论实质,深入探究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致力于归纳中国经验并思索中国问题,同时对中国道路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省察。审视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起到的理论先导作用,研讨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和经验,体现了本届论坛最重要的学术特色。

关于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中央编译局杨金海研究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研究相对滞后的情况。今后应进一步转变基本理论研究的视角,丰富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创新基本理论研究的方法原则。只要我们能彻底转变理论研究视角,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广阔的思想空间。武汉大学何萍教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呼吁唯物史观的创新,认为唯物史观理论形态的变化是通过研究范式的更新而实现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政治哲学的兴起,推动唯物史观研究的范式变换。

关于如何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风格,徐州师范大学任平教授阐述了怎样看待历史主体的重建问题,认为应客观、准确地描述历史主体的变化,重审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阐释并以之考察当代社会,对“中国问题”作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从而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广州大学徐俊忠教授通过分析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选择,指出正是毛泽东率先发起对苏联经济体系模式的反思和冲击,率先提出为中国创造社会主义建设新路线的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张立波副教授通过分析唯物史观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程,认为适应时代需要,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是中国学者翻译、传播、介绍、研究唯物史观的重心所在。

关于如何解析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所指,江西财经大学张定鑫教授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价值动机,回溯了党的思想路线确立的背景,揭示了新世纪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及其当代所指。中国人民大学陈世珍副教授认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生根、发芽和开花的过程,不是一种空幻的幽灵漫游,而是诉之于丰满而曲折的实践的历史进展,是一个民族由自发面对现代到自觉融入世界的历史选择。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对改革开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新阐释历史唯物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思索中国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提升民族精神,推动当代文化建设,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举措。

本届论坛的召开正值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六十周年纪念期间,论坛主题突出,研讨成果丰硕,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声音,呈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特色。深入思考本届论坛的学术阐释,可以看到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问题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体现的逻辑关联,可以听到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面对中国问题表达的特色学术话语,可以找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意识与中国特色的学术思路。在闭幕式上,郝立新教授为本届论坛进行总结。他指出,本届论坛讨论热烈,真正体现出高端论坛、学术平台和理论视窗的特色,既有学术前辈的深切阐释,又有学术新秀的新颖阐发,与会代表得出了很多共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使命。今后,历史唯物主义还要进一步深入发展,中国问题还要进一步聚焦、概括和提升。用历史唯物主义之“矢”射中国问题之“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传播的水平,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审视中国道路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标签:;  ;  ;  ;  ;  ;  ;  

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的问题意识--第十届马克思主义哲学论坛综述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