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长期教育教学中,“优秀生”和“问题生”往往获得了教师较多的关注,但常被教师所忽略的“中等生”却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二。因此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是关系到一个班级整体水平的关键。关注中等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关爱 中等生 班级整体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2-0092-02
假期中偶然一次机会,与现教班级中的一学生及其家长坐车同行。途中这位家长向我询问关于孩子在校的一些情况,看着身边这个学生,我在脑海中仔细搜索半天,居然没什么印象,不属于成绩拔尖让我喜爱的一类,可也不算调皮捣蛋让我头疼的那一类,尴尬之下我只好含糊地回答了。但内心却为自己对家长的敷衍和对学生的忽略而感到内疚。
事后,我做了反思,确实发现这样的一个事实:我是个生物教师,由于学科的特点使所带的班级较多,能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往往都是些“尖子生”和“问题生”,而优点缺点都不突出的中等生一般很难进入视线。他们成绩一般,表现一般,大多不爱说话,上课也不爱主动发言,课后也不爱和老师交流,性格也较内向,生性也较敏感,自尊心较强。但他们做事认真,能够循规蹈矩,一般也不需要我们太操心。
长期以来,在学生思想教育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实际上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出于时间或心理上的原因,变成了“抓两头,放中间”,有时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这部分学生不关照也不会惹出什么大麻烦来,教师时间精力也是有限的。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也挨不着老师的批评,在集体活动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从而影响到他们自信心的健康成长。
其实,教师是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教师都希望自己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是,面对一个班几十名学生甚或几个班近百名学生,老师在每个学生的身上倾注的精力和时间肯定有所区别,对于“优秀生”和“问题生”,老师和他们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多一些,而对于中等生,往往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个别接触可能就相对较少。因此,在关爱“优秀生”和“问题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关爱中等生。而事实上这种介于“优秀生”与“问题生”之间的中等生约占全体学生的三分之二。因此充分调动中等生的积极性是关系到一个班级整体水平的关键。那么,如何关注“中等生”,把目标指向这些被遗忘的学生呢?
本人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关注:
一、营造平等氛围,肯定自我
“优秀生”可以为任课教师、班级乃至学校增光添彩,所以受到青睐。而一般“问题生”是班级的“不稳定因素”和“消极力量”,易扰乱教学秩序,搞乱班级,给任课教师、班级乃至学校脸上抹黑,教师当然要重点对付。无论是偏爱还是头疼,总之都获得了老师较多的关注,而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在无形中给了被忽略的中等生一种心理暗示:他们不重要。这对于大部分都是父母焦点的独生子女来说,可能会产生很强的失落感。事实上有个别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故意制造麻烦,从而达到内心的满足。所以不要过分偏爱优等生,对优等生与中等生及差生一视同仁,使他们觉得自己是集体中平等的且受到重视的一员,从而树立起信心并产生了强烈要求进步的渴望。
二、真诚的微笑,以期待的目光来交流
微笑和眼神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最为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它能够洒向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彼此眼神交汇时,学生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关爱,产生心灵的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我得加油了,不能让老师失望!”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最有效果的证明!可见,你即使没有和她直接对话,但你期待的目光也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你的真诚也会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如果能不失时机地报以颔首微笑,同时在给予赞许或鼓励的目光,会让学生信心百倍地去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正如一本书中所言:“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
三、正确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
高尔基曾说过:“只有充满自信心,才能在任何地方把快乐融入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成功。”不可否认,学习成绩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成绩优异的学生自信满满,爱好学习,喜欢与他人交往,性格相对活泼;而那些中等生们大多比较沉默,缺少自信,是容易被自己或他人忽略的一族。我们可以利用他们在各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同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肯定的鼓励,使他们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绪,在教育中,留心捕捉各种机会,提高“中等生”各方面的能力、自信心。随时发现这类学生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的好”!或者“很棒”!一点一滴,都可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增强他们的自信。
四、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促进向优秀生转化
中等生学习成绩平平,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智商不低,基本功也比较扎实,教师只要细心观察、耐心诱导,教给其科学的学习方法,助其深化基础知识。对于聪明,但学习不踏实的中等生,可以给予更多的是情感的关注,告诉他们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如果肯努力老师相信一定很优秀,老师热切地期待你们的进步。这样使被期待的学生产生喜悦、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学习有了很大的动力。对于学习认真,但智商一般地中等生,可以更多地细心观察、查找他们欠缺的方面,给予学习方法上的耐心引导,并且帮他们将远、中期目标分解成为近期的一个个小目标。在不断实现的小目标中,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得到自我激励,最终树立起学好功课的自信心,逐步走向成功。对于这些学生,老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帮他们弥补知识缺漏。通过自身努力,他们完全可以跨入先进行列的。
五、加强心灵沟通、增强集体归属感
中等生处于班级中不太引人注意的一部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不太优秀,表现不够积极,甚至否认自己的积极性。而事实上中等生身处在一个集体里,他们也希望被人理解和关心,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他们也希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他们也想和同学、老师保持良好的关系;渴望得到他们的爱并把爱传递给别人;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维护自己的自尊。除了同学的认可和尊重,他们更需要得到权威人士——老师的认可和关爱。如果一个人在集体中经常受到排斥、冷漠、否定和不平等的待遇,会导致感情饥渴,从而变得孤僻、怯懦、自卑。因此,对那些默默无闻的中等生不仅应在学习上提出希望和要求,也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进行关心,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谈心交流。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集体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这样,他们才更有集体归属感,从而更努力的学习、工作。此外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关注“两头”学生的同时,教师可以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第二天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上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位同学。如上课前,教师和他们闲谈几句,或者帮他们整整衣领,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距离。上课时,这些学生一般就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出问题时,积极举手发言。
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关于这些“中等生”的案例,如果给他们以激励,他们有可能会跨入优等生的行列;如果老师放任自流,他们也有可能自暴自弃,被“问题生”的小团体吸纳,滑向“问题生”的行列。走进中等生,关注中等生,触摸他们的心灵,给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情感需求。也许,他们的一生就会从此改变。《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爱要求的不是对少数学生的爱,不只是对个别学生的爱,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要能真正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喜爱优秀生,关爱中等生,偏爱问题生,让他们拥有同样一片亮丽的天空,那么,我们可爱的中等生群体就能真正成为班级中的中坚力量,素质教育也定会魅力无穷,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李春秋,王引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刘芸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班级论文; 自己的论文; 优秀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