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及其形式特征_小说论文

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及其形式特征_小说论文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产生及形式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篇小说论文,中国古典论文,特征论文,形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突出特点,构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一、讲史艺术直接影响了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二、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对长篇小说的需求,民族的欣赏习惯,规定了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章回小说结构的特点:一是分回次有回目;二是有入话和开篇、收场的套话;三是文备众体;四是评点直接介入。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产生于元末明初, 发展于明清两朝, 截止到1840年古代文学结束,历时约五百余年。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它经历了由产生到定型,由发展到衰竭的完整过程,留下了一条鲜明的有规律、成系统的演进轨迹。因此,我们把它确定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点面透视系统研究”立项课题中的一个专题进行研究。1995年8月, 我们从古典长篇小说的特点、分类、发展和贡献四个方面进行了点面透视的系统研究,并以《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点面透视系统研究》为题,在吉林省文学学会上进行交流,获论文交流优秀奖。限于篇幅,这里只介绍其中的一部分,希望得到专家同行的指正。

章回体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为什么会形成章回体的单一形式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讲史艺术直接影响了长篇小说的章回体形式

我们知道,宋代的“说话”已相当发展。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说话”分为四家。其中的“讲史”一门,是专门演述长篇历史故事的。它比之专门演述短篇故事的“小说”又有不同。演述短篇故事的“小说”在表演时有讲有唱,而“讲史”则是只讲不唱的演史叙事。这种表现样式对以叙事为主的小说创作影响更为直接。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宋代“讲史”艺人不但数量相当可观,而且有了专业分工,产生了象霍四究那样的“说三分”的专家。由于说话人有了专业分工,专门家们才能根据自己所讲的题材内容,自觉地收集资料,并进行系统的加工整理,同时,在整理的过程中,为了方便记忆,把它记录下来,这就成了说话人的底本。《东方梦华录》中有北宋人《说五代史》的记载。现存的《新编五代史平话》可能就是《说五代史》的一种底本。讲史艺人用做底本的记录文字,一般都比较简括。将这种底本不断润评、加工,就成了可读性较强的案头文学了。刊印于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2)的《全相平话五种》,其编排体例是一页之中上图下文,这种图文并载的刊印方式,说明它是供人阅读的本子。从文学上看,它叙事简据,文字多有讹误,又较多地保留了未经加工的“说话”底本的原始面貌。说话人的这种底本,即可视做长篇章回小说的雏形。关于这一点,鲁迅先生在评价《大宋宣和遗事》时说得十分清楚。《大宋宣和遗事》是由“讲史”发展而来的,但它已“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提合”了。“非口谈”说明它已不是讲史艺人的底本,而是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无提合”指的是它还偏重史实,缺少必要的艺术虚构。鲁迅先生的这个评价,不但说明了讲史艺术和长篇章回体小说的渊源关系,同时也指出了它们演进发展的轨迹。

除此之外,讲史艺术还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了章回体小说的形式。

第一是分章回的结构形式。“讲史”所演述的长篇历史故事由于内容多,不可能一次讲完,因此,说话人要分开来一次次地讲,而每一次讲说,既要考虑前后故事的串连,又要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内容,这样就形成了长篇章回体小说分章叙事的章回结构。同时,在讲述时,讲史艺人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往往先用一两句简明的语言把中心内容提示概括出来,这种用题目明示内容的作法又成了章回小说回目的起源。讲史艺术的这些特点,被长篇小说直接借鉴过来,就形成了章回体的独特形式。

第二是白话的语言形式。唐宋以降,文言和白话逐渐开始分离。活跃在市民阶层的口头语言是白话。讲史艺人的社会地位大都不高,他们面对的听众也大多是井市市民。因此,白话就成了他们“交际交流”的语言形式。运用白话讲史,不但便于讲史艺人铺陈渲染,而且听众也易听易懂,这些语言上的特点也都很好地为长篇小说所承继,形成了语体上的白话的特点。

第三是累积的创作方式。“讲史”大多是根据史传材料和民间传说进行的加工和再创作。这些史传材料和故事由无数的民间艺人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讲传,早已脍炙人口,专业的讲史艺人在此基础上,再加系统收集和整理便可连缀链合成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这种经过长期的历史累积,由众多民间艺人集体参与创作的方式,也被早期的长篇小说创作所借鉴形成了集体累积型的创作。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成书过程,就是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集众家之大成在历史累积的基础上最后执笔写定的。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还受到了史传文学,传奇文学,话本小说,以及诗歌,戏剧等多种文学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它是多元文学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对长篇小说的需求,民族的欣赏习惯,规定了长篇小说章回体形式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到了明清阶段,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刺激了市民文学,即通俗文学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同欧洲一样,一开始也是娱乐市民的艺术。它的产生是时代的需求和历史的发展相统一的结果。从社会学角度考察,明清社会为长篇小说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温度和土壤。

首先,文学观念上的反传统思潮,为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的通俗文学一直是在封建正统文学的打击和歧视中发展的。明中叶以后受王学左派思想影响,一大批文学思想家离经叛道,极力推崇为封建正统文人所不屑的通俗文学,肯定通俗文学的价值。甚至亲自评点著名的作品,如李贽、钟惺、冯梦龙、金圣叹等影响很大的知识分子都曾提倡长篇小说的创作,不遗余力地为长篇小说张目。同时,在众多作家的努力之下,长篇小说本身也因其具有市民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和通俗的风格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这样就形成了从思想意识到文学观念,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都适合于长篇小说产生、发展的整体氛围,也正是在这众多合力的作用下,长篇小说才从封建正统的偏见中挣脱出来,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最后终于取代正统,发展成为能够代表明清两朝最高文学成就的标志性文体。

其次,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和分化,使长篇小说的创作和欣赏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迅速壮大,知识分子队伍的结构也得到了改变。过去,中国的封建教育一直封闭在王公贵族的狭小圈子里,市民阶层壮大后,文化知识得到迅速普及。这些新型的知识分子,既不泥古于四书五经,也不满足于讲史是人的口头演述,这样,作为案头文学的长篇小说为适应这一新的读者群的需要便应运而生了。另外,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也促进了知识分子队伍成分的变化。明清时期,是一个思想大变革的时期,统治集团内部的进步文人也不断突破诗文正统的文学观念,积极跻身到长篇小说的创作之中,他们的介入,不但壮大了作家队伍,而且提高了作品的质量,促进了长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和繁荣。

再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长篇小说的刊印和传播提供了条件。宋明以来,随着古代科技的进步,我国的书写文具和印刷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这不但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刊印发行降低了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和刊印洋洋百万言的长篇小说才成为可能,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书商们才会应广大读者之需,积极出版、印刷小说以赢利。据史料记载,明代的造纸和活字印刷术十分发达。南方北方均有造纸中心,仅江西铅山的一个西塘镇就有纸工五六万人,其规模和产量可想而知;在印刷方面,不仅苏州、杭州、南京、福州等沿海地区开始采用木活字印刷,就是四川、云南等偏远地区也开始采用这种技术。江南一带如无锡的华家、安家甚至已开始采用活钢字进行印刷。这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长篇小说的创作、刊行奠定了物质基础。

此外,造成长篇小说产生发展的原因还有很多,如统治者的排斥和利用;文禁的宽严限制,以及评点的推波助澜等等。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典长篇小说的评点,它往往随小说一起刊行,成为同一本读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读者在阅读时,既看小说,又读评点,这种“双重阅读”,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欣赏作品,从创作的角度看,批评家的意见也会给作家以启发和借鉴,从而进一步提高小说创作的水平。

章回体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在结构形式方面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分回次有回目。

所有的古典长篇小说都是分回次,有回目的。回次用“第×回”表示,主要用来标明章回的次序。一部作品,根据篇幅长短,其回次可以少至几十回,也可以多至百几十回;回目主要用来提示回次的中心内容,以五至九字的偶句构成为多见。章回体长篇小说设置回次、回目,主要是受讲史艺术影响的结果。但长篇小说借鉴了这种形式之后,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逐渐成了自己的专利,其分回设目的结构形式不但成为中国古典小说所独具的特点,章回本身也作为一种体例,成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代名词。

2.有入话和开篇、收场的套语。

入话是引入话题的意思。回目之后,便是入话。入话受讲史和话本小说的影响较大,但却蝶出于蛹,二者相比较,长篇小说入话的数量有所减少,体裁种类也有所限制。内容上也由抄录前人成作变为作家独创,由“前人有诗为证”的印证式引入发展成为同小说情节和人物性格密切结合,能够总括章回内容,抒发作者感慨的总括式入话。长篇小说的入话多以一首诗或词引起为基本格局。

入话之后,每回的开篇和收场也有惯用的套语。《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开篇是“话说……”;收场是“且听下回分解”。这是典型的惯套语。此外如“看官”、“且说”、“要知××如何”、“毕竟不知××如何”等等。这些惯套语也是由讲史艺术发展而来的。它明显地保留了讲史艺人现场口头表演的痕迹。长篇小说作为供人阅读的案头文学,原样不动地将讲史艺人的口头语音照抄照录进自己的作品,而且形成固定格式。久而久之,这种借用过来的形式由于形成了惯套,于是也就成了它自己的形式特点了。

3.文备众体。

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兼纳各种文体,其中以诗和词出现的频率为最高。有学者统计,在《红楼梦》的前八十回中,就有各种体裁的诗词一百九十余首,约一万三千多字,占了前八十回全文的五十分之一。纳诗词于叙事之中,并不是章回小说的创造,但章回小说都很好地借鉴了这种方式,并将其融为一炉,使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章回小说中,诗词多用于开篇的入语,夹杂在行文中的也多是“有诗为证”、“有赞曰”之类的描写和渲染,一般和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但从表达效果上看,引诗词入小说,不仅可以发挥各种文体之长,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使小说有散有韵,形成散韵结合的抒情韵味和意境,而且也形成了章回体小说本身的“文备众体”的特点。

4.评点直接介入。

评点的文字随小说一起刊印,这是中国古典小说批评的特点,但由于它成为了小说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也就成了古典小说的特点。明清时期的小说名著,几乎没有一本不加评点,有些更是一批再批。这些评点的文字随同小说一起刊印。如总批、读法放在书前;回前批放在章回之前,回后批放在章回之后,回中批放在章回之中;旁批、夹批用不同的字号夹杂在评点段落或文字的旁侧和后面。由于评点直接介入其间,读者在欣赏小说时,同时也读评点文字,这就形成了鉴赏与批评同步的“双重阅读”。这种现象为外国小说所未见,中国现当代的小说也没有。但在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中却恰恰相反,它是很少例外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特点十分鲜明、突出。

标签:;  ;  ;  ;  

中国古典小说的产生及其形式特征_小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