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论文_李柏燊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10

【摘 要】本文简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内涵及原则,建筑的节能减排设计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并结合实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设计;应用

前言

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方兴未艾,发展势头一浪高过一浪,绿色建筑及相关技术产品也迅猛增加,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现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好多工作都属于尝试性的。但是取得的一些成果也是很让人欣慰的,例如,在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与使用,以及上海世博会展馆的建设理念上面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有意义的成果。为我国在今后重大工程建设中继续推广绿色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把环境和建筑进行充分的结合,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当中,尽可能地降低建筑对环境所造成的各种负担,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自身的能源消耗进行严格控制, 在维持周边生态环境平衡这一关键基础之上来建设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 上述就是绿色建筑设计内涵以及基本思路。

建筑设计应用

广东某博物馆建筑总用地面积9475平方米,入口广场用地面积5473.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80(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占地面积4674平方米,建筑高度14.8米。

1. 场地设计

1.1项目用地位于河源市龟峰公园内,东侧为南堤路,南侧为龟峰塔和恐龙博物馆,西侧为民居,北侧为城南路。现状自然环境优美,场地基本平整,高程约40米;龟峰塔建于山坡顶,山坡顶高程60米。绿色建筑要求的“节地”原则成为我们首先要遵守的原则:不利的设计条件迫使我们最大限度地协调与山体及周边建筑的空间关系,最终选择与山体贴建的设计方案。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可减少由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

综合来说有以下几点原则:①从以人文本的角度出发;②尽可能节约资源并降低能耗;③满足气候适宜性;④建筑资料利用率最大化;⑤系统性规划以及设计;⑥因地制宜,对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

1.2 体形系数的控制

体型系数是控制建筑能耗的重要参数,体型系数越小,对节约采暖能耗越有利,但是体型系数过小有可能制约平面功能的布置,造成进深过大,影响建筑自然通风、采光,变向增加了建筑通风及照明的能耗。在设计方案中我们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反复推敲,最终抛弃了复杂及标新立异的几何形体,选择了简单规则的形体,最大限度的控制体形系数(见图2)。

1.3 屋顶设计

屋面选用80mm 厚挤塑聚苯板,在保温层上做了150mm 厚的佛甲草种植屋面,屋面传热系数达到了0.42W/(m2·K),远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55W/(m2·K)。屋顶绿化面积为568m2,占屋顶可绿化总面积的比例为80.9%。佛甲草种植屋面属半自动、半人工养护的屋顶绿化系统,其保温性能的优越性在我们设置的屋面楼板温度监测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一方面佛甲草对于生存环境要求较低,养护成本低廉;另一方面饱水状态下的荷重仅为150kg/m2,减轻了建筑结构的荷载,有利于节省建筑造价。

1.4 建筑外墙设计

维护结构采用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采用外墙外保温体系。砂加气砌块保温墙这种新材料不仅具有传统墙体材料的基本功能,更具有节能、轻质、防火、隔音、环保、施工便捷、节省投资等诸多优点。同时,其主要原料来自于平板玻璃生产提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硅矿尾矿砂,利用硅尾矿砂元素含量较高的特点,变废为宝,进行掺加再生产。硅矿尾矿用量占整个砂加气原材料用量的30% 以上,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强度,使产品质量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的要求。该博物馆的外墙主要为200mm~350mm 厚砂加气砌块保温墙,局部贴50mm 厚挤塑保温板和窗口部位30mm厚胶粉聚苯保温浆料。整个建筑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仅为0.39W/(m2·K),远低于现行节能标准的0.60W/(m2·K)。

1.5 建筑外窗设计

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不小于10%,建筑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占所有外窗面积的 30%,透明幕墙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东西向超过1米的剪力墙及异形柱采用25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外保温隔热,屋顶采用20厚挤塑聚苯板保温隔热。局部外窗采用水平(垂直、挡板)遮阳措施,采用普通铝合金玻璃窗,不小于6mm厚中透光Low-E中空玻璃和不小于6mm厚低透光Low-E中空玻璃。

1.7 绿植系统的设计

项目采用综合绿化方案,除屋面种植之外还包括垂直及室外绿化的设置。建筑首层设基槽(利用传统花坛)种植爬墙植物,夏天可以遮挡太阳辐射,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景观设计采用复层绿化,优化乔、灌木的种植位置及灵活搭配, 选择乡土植物作为主要绿化物种,主要以乔灌木为主,适当种植宿根花卉及草坪,部分沿街区域因消防扑救要求以草坪绿化为主,地被和乔木为辅。乔木数量为3/100㎡。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本项目室外景观用地总面积21329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及绿化地面为12249平方米(计算系数100%),铺地材料中使用透水砖的面积为3735平方米(计算系数50%,已设置透水垫层及基层),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总计14116平方米,透水地面比例66%,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55%。(如图4)

2.结构设计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混凝土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商品砂浆使用量占砂浆总量的比例超过50%。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建筑结构中梁柱截面尺寸,并且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同时采用高强度钢,以达到减少用钢量的目的,故本工程受力钢筋均采用HRB400高强度钢,比HRB335钢节省用钢量20%。

3.暖通设计

由于采暖空调能耗在建筑总体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在建筑节能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项目在改善维护结构性能的基础上, 采用了一系列能够提高暖通系统能效、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新技术, 其中包括: 利用浅层地能的地源热泵系统、蒸发冷凝式冷水机组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结束语

面对越来越受到关注的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绿色建筑理念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只有在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该博物馆建筑节能设计, 使建筑节能达到66% 。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节能降耗, 提高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留给后人更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为保护地球资源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上去探索。

参考文献: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DB11/687-200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北京:北京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2010.

[3]GB50189-2005《公共建筑设计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李柏燊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关于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探讨论文_李柏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