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大水沟院区(结核一病区)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抗结核药所致的药物性肝损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与其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携带、年龄、喝酒史相关。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占据43.33%(26例)。年龄>60岁的占据56.67%(34例),同时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肝损伤概率越高。喝酒史患者占据46.67%(28例)。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四联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的发生概率最高,高达50.00%。结论:抗结核药物均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及时发现治疗均能良好恢复。
【关键词】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结核病
【中图分类号】R575;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1-0141-02
结核病在我国是高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趋势发展,对此,抗结核治疗也不断得到广泛应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常应用于治疗结核病,联合使用被称为ATT(抗结核疗法)。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肝损伤的常见药物,主要会引发药物性肝损(DILI),该病症发病概率高、危害大,是影响患者能否继续化疗的主要因素。抗结核治疗中发生药物性肝损的主要以老年患者和结核病并有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最为常见。对此,为有效提升药物性肝损的认知与防治,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预后情况。具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肺结核,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肝功能检查,用药后常规半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60例患者,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6.5±2.8)岁,临床表现:出现纳差、恶心、乏力、腹胀症状48例,出现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症状7例,出现黄疸30例、17例无症状。60例患者中轻度肝损伤36例、中毒肝损伤19例、重度肝损伤3例、死亡2例。
诊断标准[1]:(1)患者用药1周至3个月内出现肝损伤症状;(2)首发症状有纳差、恶心、乏力、腹胀、皮疹、发热、皮肤瘙痒、黄疸等;(3)肝实质或肝内淤胆的肝损伤病理或临床表现;(4)末梢血中嗜酸粒细胞>6%;(5)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黄疸、肝炎,有的患者存在肝病史,如脂肪肝、HBV表面抗原阳性、血吸虫病等,服药前检查结果为肝功能正常;(6)停药后好转;(7)偶尔再次用药又发生肝损伤。出现第1条,以及后面几条中的任意2条即可诊断药物性肝损。
1.2 方法
通过诊断治疗确诊药物性肝损轻度的患者,停止使用抗结核药并对症处理,中度损伤及以上患者停止使用抗结核药并且予以还原型谷肽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复方甘草酸制剂、维生素等药物治疗,1~2周后检查肝功能。重度肝损伤患者加用腺苷蛋氨酸和熊去氧胆酸,营养不良患者采用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肝安。通过治疗复查肝功能正常的患者,1~2个月后再进行抗结核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针对严重的结核病患者停止药物使用也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可暂时使用无肝毒性药物,如可乐必妥、乙胺丁醇等。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18.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即百分率(%)表示,并通过t检测;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所有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与其治疗方法、乙肝病毒携带、年龄、喝酒史相关。乙肝病毒携带患者占据43.33%(26例)。年龄>60岁的占据56.67%(34例),同时患者年龄越大发生肝损伤概率越高。喝酒史患者占据46.67%(28例)。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方法相比,四联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药物性肝损的发生概率最高,高达50.00%。见表1、2。
3.讨论
药物性肝损是常见且严重的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伤的发病概率为3%~30%,但是因为地域差异、种族、诊断标准的不同,实际发生概率仍未知。相关学者认为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药物性肝损可能同种族不同的基因相关。近年研究表明谷胱甘肽S-转移酶M1、T1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基因多态性与抗结核药导致的肝毒性相关。我国相关资料研究显示,抗结核药导致的肝损伤已然是药物性肝损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发生肝损伤,发生概率为12.57%,符合相关文献报道。抗结核治疗期间,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吡嗪酰胺药物联合治疗作为抗结核的第一用药,该方案也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该类药物通过肝脏代谢过程时,会引发显著的肝损伤,其中异烟肼引发的毒性代谢产物是导致肝损伤的源头,利福平则会促进产生代谢产物,吡嗪酰胺的肝毒性与其使用剂量相关,逐渐呈现依赖性,与药物在肝脏中的累积相关[3]。
本文研究表明,抗结核药物治疗引发肝损伤的时间在10~30d内,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肝功能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使用治疗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是抗结核治疗中断、失败的常见因素,后果也最常见。合适的疗程、剂量,监测肝脏生化指标,尤其是易感染人权,密切观察血生化指标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有效减轻抗结核治疗中肝损伤的程度,避免引发肝功能衰竭。
【参考文献】
[1]孟敏.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8):107-108.
[2]朱薇珊,张斌.抗结核药物治疗所致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转归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2):167-172.
[3]朱倬敏.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肝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22-223.
论文作者:高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患者论文; 损伤论文; 抗结核论文; 药物论文; 药物性论文; 肝功能论文; 异烟肼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