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是管理组织运用现代化设备管理思想,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以保护环境、促进节能降耗为工作目标,是对设备从选型开始直至报废更新全寿命周期的管理。
关键词:原油生产;设备管理;现状;措施
采油厂是油田原油开发生产单位,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设备,这些设备能否正常、高效运行,将直接影响原油生产是否正常和全厂的经营效益。文章通过对采油厂设备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应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通过增强设备管理意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推广信息化应用等途径提升全厂设备管理水平,从而降低设备运行成本,实现采油厂全面可持续发展。
1采油厂设备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1.1设备管理制度建立、修订不及时
由于新型设备的引进投用、工艺流程和参数的改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部份设备操作、维护保养等制度已不适应现场需要,需要及时建立或修订相关制度,而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建立或修订相关制度不及时的现象。
1.2 设备老化、专业要求高,管理难度大
采油厂主要生产设备有抽油机、油气水三相分离器、锅炉、注输泵、压力管道等,其中有通用设备,也有特种设备,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专业性强等特点。其中抽油机等大部份设备分散安装在露天野外,并且24小时连续运行,工作环境恶劣;老化严重,全厂主要专业设备新度系数低于0.5,管理难度大。
1.3 人员紧张,基础工作薄弱
1.3.1 设备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少。油公司将地质和采油作为石油工程类主体专业A类,引进的人员多,而机械设备作为非主体专业B类,多年没有人员引进,造成设备管理人员接替不足。另一方面在采油厂“扁平化”管理改革的完成后,由原来的厂—作业区—采油队三级管理变为采油厂---采油管理区二级管理,采油厂一级设置设备管理人员4人,采油管理区只有1-2人,同时还需身兼他职,相对于地质和工艺部门,设备管理机构小、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
1.3.2 设备操作人员减少。人员平均年龄逐年增加,如今全厂员工平均年龄48岁,由于多年来没有引进操作人员,每年因退休引起人员递减超过10%,设备操作人员紧张与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突出,基层各站操作岗位人员忙于日常的设备和工艺流程操作,没有精力加深对各类设备的结构、性能和维护保养知识的学习,设备管理制度不能落实到位,造成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1.3.3 设备保养制度不能落实到位。油公司专业化改革完成以后,采油厂没有自己的机修队伍,所有设备的维修及大型、专业性强的设备保养工作都实行外包模式。设备定期预防性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事后维修多,维修费用高。
1.4 基层设备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积极性不高,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采油厂作为原油生产单位,设备管理工作围绕原油生产进行,服务于原油生产。由于设备保养要停运后才能进行,而采油厂的设备特别是抽油机为连续运转设备,停机保养会耽误生产,影响产量,久而久之,形成了重维修、轻保养的思想,认为设备管理工作不重要,管理工作不受重视。同时,在成长通道、激励机制等方面,相对于工艺、生产等部门处于相对弱势,设备管理人员积极性不高,基层单位设备管理人员更换频繁,队伍稳定性差,工作连续性较差,导致设备管理队伍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极不利于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1.5 教育培训较少,创新性不足
采油厂安排设备管理及操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少。随着新型设备不断引进、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自动化监控系统及信息化管理的广泛应用,设备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不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要求,大大制约了设备管理人员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主要为“导师带徒”、组织内部人员上技术课等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加强采油厂设备管理的措施
2.1 认真落实设备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完善
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设备选型购置制度、安装试运制度、设备使用制度、维护保养制度、油水润滑管理制度等,是对设备进行管理的标准。因此,当新设备投用、设备使用环境和用途等发生改变时,应及时建立或者根据现场实际修订设备管理制度。
2.2 增强设备管理重要性意识
采油厂是连续性生产单位,在原油开采、油气水分离、污水处理、管道集输等各个生产过程中都要依赖设备,所有的生产任务都要依靠设备的本质安全来保证正常的安全生产。设备若发生故障,轻者引起生产效率降低,满足不了工艺要求,重者可能会发生停产、人员伤害、环境污染等,危及企业财产和员工健康安全。
2.3 建立合理科学的投资评价制度,通过价值评价体系,逐步更新设备
采油厂设备普遍较大,更新费用高,设备新度系数低。而近几年来国际低油价新常态,企业经营形势严峻,设备更新较慢。建立设备价值评价体系,通过对其运行的能耗、维修费用、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后,逐步进行更新,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2.4 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快信息化建设,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建立“随叫随到”应急管理制度,通过PLC、DSC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自动生成报表,管理人员对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合理、科学地安排检修计划。同时,信息化建设实施后,将实现设备运行自动化、故障处理智能化,改变设备运行值班方式,以“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代替传统的人工巡检,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
2.5 将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到设备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2.5.1 将二维码技术应用到设备基础台账管理。
采油厂生产比较特殊,工艺参数时有调整,设备调剂较多,在此过程中,基础档案容易混乱、缺失。而设备基础台帐包括型号、性能参数、维护保养等多项内容,利用二维码具有储存量大、追踪性高、成本便宜等特点,将每台设备生成二维码,现场只需扫描即可详细了解设备信息,避免信息重复录取,提高管理效率。
2.5.2 整合设备管理数据库与PLC监控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信息共享,一个信息一点录入,相关信息联动,改变原来的“慢、粗、散、重、低”等管理现象。
2.6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员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有计划地培养高素质的设备管理、检维修和运行操作人员,为完成设备管理任务和采油厂生产经营目标奠定基础。随着新设备的引进、新工艺的应用、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员工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应适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对岗位员工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及拓展教育培训。传统的人工巡检的主要内容是录取、调整参数、检查发现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等,实行“无人值守”后,由于设备运行实现自动化,各项参数通过自控系统自动生成并传输到中控室,一旦发生故障,系统具有声光报警、保护功能,并可进行智能化自动处理,不需要人员紧急处理,操作人员工作的主要为设备维修保养和现场标准化管理。
2.7 建立实施有效的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
通过建立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激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到设备管理工作中,对于提高企业设备的运行效率起着积极的作用。
3 结语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的主要工具和手段。油田采油厂要实现降本增效,必须转变思路,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大力推广信息化技术应用等途径,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高设备投资综合经济效益,为全厂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金栋 周志清.浅议水电厂现代化管理新模式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J]2005.12 第29卷 第六期
论文作者:杜全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采油厂论文; 操作论文; 原油论文; 制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