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单质押贷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质押贷款论文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仓单质押贷款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三方论文,物流企业论文,贷款论文,仓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仓单质押贷款指的是货主企业把货物存储在仓库中,然后凭仓库开具的货物仓储凭证—仓单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根据货物的价值向货主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同时,由仓库代理银行监管货物,并收取一定报酬。

仓单质押比较适应我国目前物流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的市场现状,能够较好地解决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矛盾[1]。它通过仓储企业作为第三方担保人,有效地规避了金融风险,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解决我国目前信用体系不健全问题。因此,虽然仓单质押贷款业务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受到企业界、金融业的广泛青睐,正越来越快地发展着[2]。

在国内,由于我国现行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物流企业不可能像国外跨国物流企业一样收购银行以进行自身的物流金融业务,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金融企业联合开展物流相关的物流金融服务就成为必然的选择。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如果能正确、有效地开展仓单质押业务,将毫无疑问地扩大企业的业务渠道,这对正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物流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生存的空间[3]。应用仓单质押业务,不仅可以为物流企业融资、拓展物流服务项目、为开展多种经营提供机会,还可以为物流企业减少客户交易成本,降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进一步加强物流企业作为生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粘合剂”的作用[4]。本文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物流企业开展此项业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用仓单质押贷款的可能性及业务流程设计

(1)可能性。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往往拥有仓库、堆场、装卸设备、运输车辆等昂贵的物流设施。这些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充分显示物流企业实力的同时,也大量占用了物流企业的流动资金,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和物流增值企业掌握着运输、仓储、销售渠道等有用的物流信息,但由于与生产企业的合作有限而未能将这些信息运用到生产企业的生产链条中去。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动产实力和广泛的信息资源,深入参与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加深与生产企业及银行的合作,在现有仓单质押贷款的模式上积极开拓新的合作方式,使第三方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成为可能。

(2)业务流程设计

①生产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全程物流服务协议》,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运作全过程,为生产企业提供包括原材料开证、原材料运输到厂、产成品运输到库、仓单质押监管、产品营销、产品运输到用户、代收货款等一体化全程物流服务,收取全程物流服务代理费。

②第三方物流企业会同生产企业、银行,共同签订《三方合作协议》,规定生产企业将产成品运往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库进行仓单质押。

③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全程物流服务协议》及《三方合作协议》,依靠自身动产资源和信誉优势,向银行提出贷款请求,并交纳贷款金额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④银行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进行审查,权衡生产企业产成品的销售前景,在收到保证金后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放贷。

⑤生产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交纳少量保证金,以确认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其采购原材料。

⑥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国内外原材料供货商签订购销合同,现货采购或期货开证采购原材料。

⑦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将采购的原材料及时、足量运送至生产企业,保证生产企业按计划开机生产。

⑧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将生产企业生产出的产成品运送至物流企业仓库,清点数量、查验质量后报银行备案,货物即转为仓单质押。

⑨第三方物流企业协助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的市场营销,利用信息优势和良好的营销渠道,为生产企业快速找到产品需求者,并促使其合作的开展。

⑩生产企业与产成品用户签订《产成品购销合同》。

(11)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生产企业代收货款。

(12)第三方物流企业用货款偿还一部分贷款,银行同意给产成品用户放货。

(13)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合同数量产品送至用户。

(14)直至贷款本息及服务费用偿清,银行解除仓单质押。

(15)第三方物流企业将扣除银行费用、全程物流服务代理费的货款余额返还给生产企业。

(3)业务关系图,如图1所示。

3 运用层次分析法比较两种模式下物流企业综合效益

(1)建立指标体系。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效益考察的实际情况,建立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如下是指标说明:

①资源利用程度: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仓库、堆场、运输车辆、装卸设备等硬件物流设备、设施资源,同时拥有先进的物流运作理念、广泛的信息渠道、优秀的物流管理团队、专业的物流操作人员等软件资源。这些资源的利用程度是考察物流企业综合效益的一项准则,资源的利用程度越高,越能提升物流企业的综合效益。

图1 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关系流程图

图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效益指标体系图

②操作成本:任何服务的提供都会涉及操作成本,操作成本的高低与企业综合效益的大小呈现反比关系。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操作成本过高,会直接对物流企业综合效益产生不利影响。

③盈利性:与操作成本相反,盈利水平的高低与企业综合效益的大小呈现正比关系。实际上,企业的盈利性是考察企业综合效益最直观和最具说服力的指标。

④参与供应链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将是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追逐的目标。物流企业参与供应链的程度越深,越能在服务于生产企业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⑤管理可控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时,所提供服务的范围和操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物流企业管理的可控性。提供服务的范围越广、操作越复杂会使物流企业管理可控性降低,可能造成企业内部出现混乱局面,损害物流企业的综合效益。

⑥操作风险:与管理可控性相反,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范围越广、操作越复杂,会使物流操作风险升高,这风险主要包括合作企业失信、中止合作风险;向银行还贷不及时造成损害本企业信誉的风险;操作环节中的货物损失风险等。操作风险越大,越有可能降低物流企业的综合效益[5]。

⑦企业知名度提升:从第三方物流企业长远发展来看,如果能够成功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综合物流服务,该物流企业将在业内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这对物流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具有深远意义。

于是,笔者选择了上述七个指标作为应用层次分析法比较物流企业综合效益的评价准则。

(2)形成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针对“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效益”这一目标,利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准则层各因素加权平均判断矩阵,见表1。

说明该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3)计算组合权重。对于方案层,根据“判断尺度表”,以准则层的每一因素为准则进行判断打分,得到表2。

(4)结果分析

①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模式的优、劣势。

优势分析。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模式充分利用了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积极拓展与生产企业合作的深度,参与了供应链运作的很多过程,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从长远看有利于提升企业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劣势分析。物流企业充分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模式在应用过程中也将暴露出一些劣势,主要体现在由于提供多种物流服务而使操作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可控性降低,同时加大了操作风险。

②两模式下物流企业综合效益的比较。由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到,组合权重。因此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虽然物流企业充分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模式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劣势,但较传统仓单质押贷款模式能够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在尽量节约操作成本、严格防范操作风险、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前提下,物流企业应该考虑开展仓单质押融资模式。

4 结束语

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是站在物流企业角度提出的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应用此模式,物流企业可凭借与生产企业的深入合作及自身良好的实力和资信获得银行的贷款资助,融得资金后又可进一步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品种,提高服务能力,进入资金流充分、服务范围广泛的良性循环。

物流企业深入应用仓单质押贷款模式之前应全面考虑主、客观条件和市场环境变化,选择适宜的生产制造企业开展仓单质押融资合作。

对物流企业深入开展仓单质押贷款业务提出如下建议:

(1)物流企业与客户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基础是对客户有充分的了解,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更有利于提高效率,防范物流金融风险。

(2)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之一。信用作为买卖双方交易完成的根本保障,构成了契约关系的最重要基础。在物流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客户的资料收集制度、客户资信档案管理制度、客户资信调查管理制度、客户信用分级制度、合同与结算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防范制度、信用额度稽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等,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

(3)建立与金融机构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与银行建立合作关系,取得银行的信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金融服务中的效率问题。

(4)实施有效的过程监控。在物流过程中,对企业和市场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对商品的市场价值、企业的运营状况必须作充分的了解和监控,方可防范物流企业仓单质押融资的风险。

标签:;  ;  ;  ;  ;  ;  ;  ;  

仓单质押贷款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_质押贷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