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床运动对中度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
谈雅强
(天津市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天津 300051)
摘 要: 本文选取18 名中度智障儿童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进行12 周的蹦床运动干预。结果表明,蹦床运动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中度智障儿童的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成绩及单(双)足站立的稳定性,说明蹦床运动对中度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培智学校在保证儿童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将蹦床运动纳入现有的体育课程活动中,并对蹦床运动的运动形式、运动时间、难度、练习频率进行进一步科学设计,促进智障儿童身体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蹦床运动;中度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平衡能力;运动干预
目前,由于智障儿童在认知和运动功能方面的缺陷形成的久坐、少运动等的生活方式,导致智障儿童的体质健康水平在不同年龄阶段均较低 ,表现在肌肉力量、耐力、动作协调、灵敏、肢体平衡等方面功能的低弱,由此引发的跌倒受伤更进一步抑制了智障儿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近年来,国外开展的运动干预智障儿童的研究表明:通过运动干预,智障儿童在短距离走、跑等项目中的髋关节活动度取得了显著提高 。国内学者通过对轻度智障儿童实施的6 周运动干预,证明了运动干预对改善和提高智障儿童体质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对智障儿童来说,选择难度适中、能激发其练习兴趣的体育活动是他们长时间自主从事体育锻炼的关键。蹦床运动因其变化多、难度低、入门容易等特点,受到智障儿童的青睐。在参与蹦床活动的过程中,智障儿童被迫需要不断地调整身体姿势以适应床面的不稳定状态。在此过程中,外界状态的改变对智障儿童的视觉、空间位置感觉、皮肤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等方面产生深度刺激,对改善和提高智障儿童的力量素质、核心肌群稳定性、肌群之间的协调性等方面具有良好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12 周的蹦床运动练习,探讨蹦床运动干预对中度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蹦床运动对中度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影响。
1.2 实验对象
本研究选取18 名中度智障儿童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为10.2±1.5 岁)。实验对象被随机分为2 组,其中实验组(n=9人)、对照组(n=9 人),每组6 名男孩和3 名女孩。2 组智障儿童的纵跳摸高、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单(双)足底压力中心偏移距离等测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选择中等智障儿童作为受试者是因为这个人群的儿童可以接受一般教育,有能力遵守本研究中采用的各种要求和规则,并且通过蹦床练习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所有家长或监护人均在实验干预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使用韦氏智力量表对受试者的智商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受试者的智商均在轻至中度智力(48±3)的范围内。
1.3 运动干预方案
对实验组利用体育课时间实施为期12 周的蹦床运动干预,对照组遵循正常的学校课程安排,不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运动干预后,对2 组人员进行复测。运动干预即运用蹦床专项练习手段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实施要点包括:(1)每次干预练习的持续时间为体育课40min;(2)干预频率为每周3 次;(3)干预练习的强度通常采用中等以上强度为主,较少采用大强度练习;(4)干预练习手段采用蹦床专项练习形式。对照组成员按照原来学校课程安排内容(即每周3 节体育课,每节40min,不参加其他种类的体育活动)。运动干预后,对2 组人员进行复测。
1.4 运动干预方案的实施
从表1、表2 中可以看出,蹦床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和提高中度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通过蹦床运动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单(双)足站立的稳定性等均出现了明显差异,表现在实验组的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单(双)足站立的稳定性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在运动干预后的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单(双)足站立的稳定性优于干预前。虽然上述各项指标测试结果数值较正常同龄儿童的数值低,但可以得知,经过蹦床活动的运动干预,能够促进中度智障儿童在运动能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和肌肉协调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有一点是肯定的,对于我们当代人,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知道太多,热闹太多,个人时间太少,回到过去太少,阅读经典太少——挨近各种垃圾太多,时时有被这些掩埋的危险。
根据表2 可知,睁眼双足站立时,实验组足底中心压力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偏移的数值明显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的前测和后测结果无明显变化,无显著性差异。闭眼双足站立时和单脚站立的数据结果与睁眼双足站立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即实验组的前测和后测数值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前测和后测数值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蹦床运动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中度智障儿童的平衡能力。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由表1 可知,实验组在运动干预后,纵跳摸高、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3 项的数值均有明显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对照组在完成正常的学校课程安排后,各项指标也有所改变,均无显著性差异。数据表明,通过一定周期的蹦床运动干预,实验组智障儿童肌肉力量(爆发力)、柔韧性方面得到较好的改善和提高。
1.5 数理统计
当时我打给何冠昌商量这件事,他先是关心我和大家有没有冻坏,然后放下一句话,不拍就不拍。就是这么一句话,真的是能“买”到人心。我和大队一起回到香港,把剧本改掉。这时候我就想,去哪里拍呢?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预前后受试者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1.4.3 运动干预后测试 运动干预结束1 周后进行后测,测试方法和内容同前测。
配电线路应具备光纤通信,方案采用光纤复合低压电缆(OPEC)技术和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通信技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PFTTH),服务于三网融合,同时为用电信息采集、低压配电自动化、电动汽车充电桩、光伏发电系统等提供通道;实现了小区各种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控制,以及相关子系统的信息综合利用,与小区物业管理子系统和智能小区95598互动业务实现集成;通过互动展示平台,实现对智能小区系统的综合展示。用电信息采集方案在智能小区的应用是智能电网建设各类成果在用户端的集中体现,是联系电力用户和智能电网的枢纽,是智能电网优越性的最终体现环节。
表1 蹦床运动干预前、后2 组运动能力测试结果
2.2 干预前后平衡能力测试结果
1.4.2 实施运动干预 测试1 周后开始进行蹦床运动干预,实施步骤如下。(1)热身,5min,活动内容为走、慢跑等。(2)身体各部位的牵拉,2min。通过对肌肉、韧带、软组织、关节等部位的牵拉,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性和活动度,防止运动损伤。(3)蹦床练习,30min。蹦床动作均选取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完成的动作,包括蹦床的基本动作(如闭眼单脚站立、旋转跳跃、双腿前后跳跃、双腿开合跳跃、单脚跳)和需要借助辅助器械完成的动作(如跳跃时踢球、多种跳跃连接时掷球、跳跃时抛接球等)。(4)整理活动,3min。通过慢走、牵拉、拍打等形式,使受试者的身体机能状态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表2 蹦床运动干预前后平衡能力测试结果
3 讨 论
1.4.1 运动干预前测试 所有被试人员均经同一测试人员,分两部分完成测试。测试项目包括立定跳远、纵跳摸高、坐位体前屈、站立平衡(包括睁眼双脚站立、闭眼双脚站立,单脚站立3 种,测试仪器采用足底电子压力平台(EPS 压力平台)。为了保证结果的有效性,所有受试者均进行3 次测试,取最好成绩。
尽管大多数蹦床运动干预都是在睁眼情况下进行的,但在没有视觉参与(闭眼)的情况下,受试者的平衡能力也得到明显改善(表2 中闭眼双足站立前测和后测数值呈现显著性变化)。其原因是练习者在不稳定状态下,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本体感受系统和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的功能以维持身体的平衡,这会对练习者的运动感觉和神经肌肉调控机能产生深刻刺激,对提高智障儿童的平衡能力,防止跌倒具有良好的效果。
现有研究表明,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较正常同龄儿童差 ,因脊柱畸形等原因,他们通常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状态,容易引发跌倒受伤等事故,这会抑制了智障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机 。在实验干预过程中,蹦床的趣味性、多变化性等特征持续引发智障儿童情绪的积极变化和主动参与锻炼的动机,并保持他们长时间运动的兴趣。他们在完成蹦床运动干预实验任务的同时,享受了运动的乐趣。
据了解,目前在农村频繁出现一种行为:政府组织、村委会等强迫转让土地使用权。在农村、甚至是城市中,由于土地问题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的还会引起暴力性行为,危害社会稳定。
本研究的局限在于仅选取一定数量的中度智障儿童进行测试,样本量较小,研究结果不能体现蹦床运动干预对不同智障程度儿童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的影响。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工作中,一方面扩大样本量,另一方面选择不同智障程度的儿童进行测试比较。
参考文献:
[ 1 ] Skowronski W. Eurofit special: european fitness battery score varia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2009,26(1):54.
[ 2 ] Lotan M. Physical fitness and functional ability of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effects of a short-term daily treadmill intervention[ J ].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2004(4):449-457.
[ 3 ] Hayakawa K,Kobayashi K. Physical and motor skill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1,2,3[ J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2011,112(2):573-580.
[ 4 ] 郑尉,郝传萍,张冰.运动干预对轻度智障儿童体质的影响[ J ].体育学刊,2014,21(1):124-127.
[ 5 ] Hartman 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or performance and executive functioning 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J ].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2010,54(5):468-477.
[ 6 ] Hale L,Bray A,Littmann A. Assessing the balancecapabilities of people with profou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who have experienced a fall [ J ]. Journal of IntellectualDisability Research,2007,51(4):260-268.
中图分类号: G8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3-042-02
doi: 10.3969/j.issn.1674-151x.2019.05.021
投稿日期: 2019-01-23
作者简介: 谈雅强(1983—),讲师。研究方向:蹦床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