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按遗存存钞”黄侃、章太炎、刘师培_章太炎论文

读《量守遗文合钞》——黄侃与章太炎、刘师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章太炎论文,遗文论文,刘师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3)04-175-06

《量守遗文合钞》,潘重规辑录钞存,台湾影印本。

黄侃晚年自号量守居士,他的著作,生前发表的很少,逝世后,前中央大学编印《黄季刚先生遗著专号》收录十九种。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有《黄侃论学杂著》、《文心雕龙札记》,影行《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湖北人民出版社又出有根据黄侃四子黄念祥手钞本整理改订的《黄季刚诗文钞》。因黄氏早逝,生前未曾结集,致每多刊落,特别是一些遗文,其中不乏重要文献。

湖北版《黄季刚诗文钞》被居台的潘重规看到了,这位“漂流海外的白头弟子拼读遗文,不禁涕下如绠”。潘氏是黄侃的高弟,也是黄侃的快婿,他有感于黄氏“中年逝世,平生所作文章诗词甚多,但整理印行的委实是非常之少”[1](P11-12),钞录所藏黄氏遗文,编订为《量守遗文合钞》。是“钞”用荣宝斋纸,毛笔恭录,影行问世;凡《量守文钞》、《量守诗钞》、《量守词钞》共三集;《说明》写于“戊辰大雪”,“戊辰”,当1988年。出书后,潘氏即从台湾寄我一部,珍藏至今。

我认为《量守遗文合钞》最有价值的是有关记录章太炎、刘师培的文篇,凡《太炎先生行事记》、《申叔师与端方书题记》、《先师刘君小祥奠文》、《致教育总长汤济武论救太炎师书》、《申理章太炎建议案——附太炎先生陈情书》五篇,除《太炎先生行事状》、《先师刘君小祥奠文》二文已录入《黄季刚诗文钞》外,其余三篇却是前所未见,《梦谒母坟图题记》虽经辑载,而章太炎的跋语也未录入。今将这些佚文录于下,并予说明。

申叔师与端方书题记

丁未秋冬间,申叔师与太炎师同居日本东京小石川一椽,贫窭日甚。适其戚汪公权人也,为申叔设策,谓伪为自首于端方,可以络取钜资。申叔信之,先遣汪西渡,展转闻于端方。端方言非面晤申叔,钱不可得。申叔乃赴上海,与端方之用事者交谈,固未敢径赴江宁也。既而端方手书致申叔,道倾慕已久,得一握手为幸,不敢絷维,矢以天日,申叔又信之。至则遽以肩舆舁入督署,三月不见,申叔遂见幽矣。

此书盖为脱身之计,兼遂绐资之谋,以迂闇之书生,值狡黠之戎虏,宁有幸乎?书稿流传,贻人笑柄,至可痛惜!然谓申叔反覆无恒,卖友卖党,又谓所言可充史料,则何不于书中辞气细玩绎之?且书中所引之人,如张继、谷斯盛、刘揆一皆存,所谓申叔所言,悉是当时实状耶?若太炎师无故受诬,至今犹在梦中,则申叔师发言不慎之咎也。要之,申叔不谙世务,好交佞人,忧思伤其天年,流谤及于身后,尝尽言而不听,有失匡教之义,侃亦何能无媿乎?乙亥八月门人黄侃记。

致教育总长汤济武论救太炎师书

济武总长执事:近世学废,国故将泯。老宿倦于教授,后生靡所师资,独有余杭章太炎先生,大雅宏达,并通儒玄。往岁居东,聚徒讲贯,希祖诸人事之最久。自其从政,踪迹始疏。中更留滞,音问几绝。近数月来,政府复修优容之礼,先生则谢事杜门,颐志著述。希祖等稍复得进而请益。窃谓斯文未丧,微学可弘。不图迩来警厅加以拘束,阻间往还。先生以非罪见辱,遂愤而绝粒,已及二旬,奄然殆尽。推迹致此之由,岂曰无故,惟其事实有无,则不能不辨。

今兹警厅所借以为口实者,以先生与日本国人往来也。不知日本国人,固非先生所愿延接,时以阍人不在,自入室内,亦既相见,何能遏绝!且所访问,不过文艺主事,日人夙仰先生,故持所作碑传,烦相定正。而仆役旁窥,不晓文义,疑为祕密,遂相加诬,以为罪状。盖此辈仆役,即警厅中人,日伺先生过差,借以邀功,而先生不知也。夫主之于仆,不能有恩无威,先生方严,每加诃责。又分为主仆,不堪使令,法当遣去,而彼辈既为生事图功之人,宁复有主仆之谊?夕被恶言,朝即兴祸,此所以甫遣一仆,即遭此幽囚之厄也。希祖等闻见较确,知非其过,而警厅相待如彼者,明为左右所搆也。

方今海内大定,礼乐间作,宜修文事,以弘太平之业。观并世名儒耆旧,政府所以崇礼之者备至。而执事掌邦之教,兴学励贤,以昭德化,固其职也。若太炎先生者,才学宏博,求之古人,未知何如,今日实罕甚匹。夫麟凤为希世所珍,贤哲宁非国宝!时方向治,安可独使斯人长此仰日月而不见照烛,临风尘而不得经过,怅恨郁塞槁饿以死乎?《诗》不云乎:“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文献之存,国有赖焉。希祖等哀师资之困辱,冀政府之明察,用敢竭情上闻,伏愿执事垂意,俾区区之微忱,得达于大总统之前,庶几乞师之诏,不得专美于汉廷矣。临颖无任迫切待命之至!

申理章太炎建议案

国于天地,必有与立。无师武之臣,不足以扬国威;无师儒之选,不足以树邦本。若章太炎者,旷世弘才,博综墳籍,其意所经识,儒玄名法之学,方今硕士殆少能过之。民国肇兴,学废不讲,国故将灭,人情所忧。窃谓崇化励贤,非所当缓,则政府隆礼攸加,宜首在斯人。乃闻章氏近被警厅监视,阻断交通,遂致绝食,已逾二旬,奄然将死,此实何辜而罹兹困厄?若谓其有罪民国,法当诛绝,何为改革以来,颇与优容之礼?若谓其交通党人,横议朝政,而文士不问,已有赦令。且闻章氏数月以前,与政府约,不作论政之文,故近今南北报章,无其笔墨,可谓不背约言矣。政府弘不问之恩,章氏履不议之约,二者交尽其道,夫何罪之可言。

若谓其朋从过杂,友及异邦,方今世界开通,论学谈艺,谁无异邦之友,时相访问,讵为大大戾!来咨章氏之人,不过学文之士,以此为罪,谅非所宜。即疑其有交关异谋,必预为之备,而未有确证,实同億逆,以此罪之,谁能服之!

夫干犯法纪,国有常刑,未闻拘检非罪,任其自尽。以法杀士,犹有动色太息之人;似兹枉抑,过伤士气,朝野能无寒心!国家养士,期其小就,动须百年。章氏一代英奇,而听其摧折,亦非计矣!昔者蔡邕以辞色及难,当时有灭纪废典之叹。今之章氏,学过蔡邕,关系国本,至非浅鲜。尔来政府,兴言国粹,古物法器,悉知珍存,而抱道之人,弃而不宝,非所以示海内、观异邦也。章氏戆直褊急,口舌过差,允其矜全,以申十世宥之之典。

附:太炎先生陈情书

勋二位前东三省筹边使章炳麟敬白国务卿及各总长阁下:

炳麟以草泽寒儒,参佐光复,幸有微劳,过蒙拔擢,天性狷介,致成衅瑕。幸赖府中明察,群公助护,得稍解缓。而孤孽之身,危心远虑,有不能不直抒本怀者,敬为诸公扬搉陈之。

当炳麟初入龙泉寺也,政府相遇,本无他怀,而巡警总监某妄希风指,如遇重囚,禁止出入,检查家书。偶以开遣仆人,招其盛怒,夜派巡警三四十人前来围守。次日即有巡查长汪宗镐带领巡警四名,盛气直入,扬鞭曳索,口称缚人,侮辱之情,无所不极。退自惟念:炳麟虽不才,忝附元勋之末,假令有罪,加之菹醢,亦不敢辞,必不使厮舆下隶恣其淫威,仆役小人百端凌轹明矣!怀欲上闻,而书疏壅隔,势不得通。是以情甘槁饥,冀就死地。警厅复遣医官徐延祚前来视疾,得迁居钱粮胡同,迩来屏居五月,势亦粗安,政府给以月饩五百元,悉由参政某某过手,而医官徐延祚情殷干没,尚复把持,月给三百,某某亦不敢与争。复惧事情败露,密荐巡警王德胜来充仆役,以相监制。弟子黄侃充大学校文科教习,前来住宿,徐延祚、王德胜百端忌刻,诘问时来。密令黄侃仆人,诬以丑语。又以东人偶至,属改削墓誌碑版数篇,遂疑有阴谋,妄想猜构。以炳麟身参创业,本为恢复汉官,若以失职怨望之故,而顿舍本志,与他人谮谋宗国者,有如苍天!警署亦知谗言无效,计未得行,及十一月三十日,炳麟遣王德胜归去,其夜即有巡警前来,逼迫黄侃迁出。自是站岗守门,禁阻来客。至十二月初二日,弟子内务部佥事汪东宝偶来存视,汪宗镐又率巡警二名,直前诘问,势不可当。原其用意,与前此妄希风指又殊。炳麟自念,本无得罪,不应守卫诃问,囚虏相遇。皆由徐延祚欲壑未盈,怙威挟制,某某某与徐延祚素有兄弟之交,其匿情庇护,亦所易知,悠悠终古,长此安穷!是以决志趣死,更无馀望,而弟子数人,时来劝慰。亦赖诸公从中调护,警厅威稜渐为衰减,然而挟仇报复,宵人恒情,既能凌藉于前,何难倾陷于后。虽政府明察,不至受其浸润之谮;而借端骚扰,势难永息,九重高远,何能屡次陈此。诸公虽欲为之调护,而势有难及者矣。

盖闻功名之地,鲜克有终;盈亏之情,成则当退。炳麟本露生畎畝,粗习儒书,虽性好博观,而归心尤在佛法。今者事业已就,学术有成,子房、长源,虽难妄拟;萧瑀、耶律楚材之事,亦岂异人!惟欲舍身入道,以避尘网耳。况乎孑身孤处,戚戚无欢,上不得瞻慄墓,下不得畜妻孥,虽锦衣玉食,亦何聊赖?而又傍多睚眦,报复相寻,其能有一日之安哉!但愿奉还勋位,长与世辞,于金山九华国清天童间,得住行脚,饥餐野果,渴饮流泉,庶几保此馀生,得免世患,业已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政府当亦谅其无他志矣。

诸公诚有意维持,惟望直据下情,转陈天府,若蒙听许,即当缴上勋章,归受梵戒。如不获遂,虽强游饮食,时御药饵,亦终忧悒而死耳。惶恐待命,不胜战慄之至!章炳麟白。

《梦谒母墳图题记》跋语

蕲州黄侃,少承父学。读书多神悟,尤善音韻。文辞澹雅,上法晋、宋,虽以师礼事余,转相启发者多矣。颇好大乘,而性少绳检,故尤乐道庄周。昔阮籍不循礼教,而居丧有至性,一恸失血数升。侃之念母,若与阮公同符焉。录是以见士行不齐,取其近真者是。若其精通练要之学,幼眇安雅之辞,并世固难得其比。方恐世人忘其闳美,而以绳墨之论格之,则斯人或无以自解也。老子云:“常善救人,若无弃人。”余每以是风侃。亦愿世之君子,共谕斯言。章绛记。

《申叔师与端方书题记》,是为刘师培向清两江总督端方“自首”事辨释的。

1907年,革命屡遭失败,刘师培在妻何震及其姻弟汪公权的怂恿下,“外恨党人,内惧艶妻,遂不得不铤而走险”[2](P214)。1907年12月底,他们秘密回国,向端方自首。次年二月,回到东京,除续编《天义报》外,4月,另出《衡报》,以“颠覆人治,实行共产;提倡非军备主义及总同盟罢工;记录民生病苦;联络世界劳动团体及直接行动派之民党”[3]为宗旨。以“左”的姿态提出上述纲领。

书中所云“若太炎师无故受诬,至今犹在梦中,则申叔师发言不慎之咎也”,指刘师培回到日本后,指使伪造《炳麟启事》,说什么“世风卑靡,营利竞功,立宪革命,两难成就。遗弃世事,不撄尘网,固夙志所存也。近有假鄙名登报或结会者,均是子虚。嗣后闭门却扫,研精释典,不日即延高僧剃度,超出凡尘,无论新故诸友,如以此事见问者,概行谢绝。特此昭告,并希谅察”[4]。章太炎确曾精研佛经,且有赴印度的设想,但这封信却是伪造。太炎看到后,即于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二十一期刊登《特别广告》予以否认:“仆于阳历五月二十四日,赴云南独立大会,时本社人员亦俱往赴。仆归时即不见印章一方,篆书‘章太炎印’,知是侦探乘间窃去。以后得仆书者,当审视笔迹,方可作准,其印章‘章’字上面阙者,可信为真,完具者即非真印也”。“再,近有人散布匿名揭帖,伪造仆与锡良之电报,又有人冒名作伪,在上海《神州日报》登《炳麟启事》一则,其散布匿名揭帖者,查明是山西宁武府人,其冒名告白,尚待调查,合并声明”。

这时,章、刘已经不和,何震且将章太炎在他们短期返国时写的信在吴稚晖主编的巴黎《新世纪》第117期登出,矛盾深化。

章太炎原与刘师培同治古文,“臭味相投”,曾经书信往来,商讨经学。至刘师培“依端方于江南”[5],章太炎“恥其行而深爱其学”,似曾“移书劝其归隐”(钱玄同语)。6月1日(五月初三日),太炎在《与孙仲容书》中还专门提到:

仪征刘生(旧名师培,新名光汉,字申甫,即恭甫先生从子),江淮之令,素治古文《春秋》,与麟同术,情好无间,独若年少气盛,熹受浸润之谮,自今岁三月后,讒人交构,莫能自主,时吐谣诼,弃好崇仇,一二交游,为之讲解,终勿能济(以学术素不逮刘生故)。先生于彼,则父执也,幸被一函,劝其勿争意气,勉治经术,以启后生,与麟戮力支持残局,庶刘生必能如命。陈述,非为一身毁誉之故。独念先汉故言,不绝如线,非有同好,谁与共济?故敢尽其鄙陋,以浼先生,惟先生少留意焉(注:《制言》三十期影行原函,《国粹学报》丙申年第四号刊布时,删去这一大段,《太炎文录》也删。)。

这封信寄到瑞安,孙诒让病危,“已不及见”,孙延钊《馀杭先生与先征君》说:“札尾原署五月初三日,时先征君已在病中,而即于是月二十二日卒,此札寄到,已不及见”[6]。

孙诒让没有能看到章太炎来信,刘师培却偕同何震、汪公权归上海,走向了反面。

章太炎还是没有忘记规劝刘师培,在汪公权出卖党人被人枪杀后,有《再与刘光汉书》,要他如陆德明(元朗)、孔颖达(冲远)那样,虽仕隋入唐,仍以经学名世[7](卷二)。但“师培得信,竟不报”[8](卷三)。

1911年,刘师培随端方入四川,行至资州,武昌起义爆发,“诸军响应,方被杀,师培幸得脱身。至成都,为国学院教员”[8](卷三)。章太炎还是没有忘记刘师培,发表宣言:

“今者文化陵迟,宿学凋丧,一二通博之材,如刘光汉辈,虽负小疵,不应深论。若拘执党见,思复前仇,杀一人无益于中国,而文学自此扫地,使禹域沦为夷裔,谁之责也?[9]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章太炎还于1月11日,在《大共和日报》刊出《求刘申叔通信》,与蔡元培同署,在报端连载多天。

刘师培政治上屡次失落,一则由于他年轻“近名”,再则为何震、汪公权“交相讒构”,终于“年不中寿”,而“出处不慎,几陨厥躬”[8]。以一个不明政治的学人去过问政治,受到颠簸又不能“先迷后复”,而讒人交构,莫能自主,既使名誉大损,又影响了学术上的发展,演出了一幕幕使人失望的悲剧。

章太炎“所望国学深湛之士提倡素风,任持绝学”。黄侃也深感到刘师培“学丰年嗇,名高患至”,在刘师培去世后,写了《先师刘君小祥奠文》,回忆往事,不胜“悲情”:

夫子既亡,斯文谁系?丁未之岁,始事章君,投文请诲,日往其门。因之子,言笑欣欣,齿虽相若,道则既尊。我归奉亲,深山晦遁,犹蒙素书,时相存问(注:见《黄季刚诗文钞》第61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

还需指出的是,黄侃的《申叔师与端方书题记》,写于“乙亥八月”,“乙亥”,当1935年,这年10月8日,黄侃在南京去世,他在文章最后说:“申叔不谙世务,好交佞人,忧思伤其天年,流谤及于身后,尝尽言而不听,有失匡救之义,侃亦何能无媿乎?”真是爱之深而悲之切了。

《致教育总长汤济武论救太炎师书》、《申理章太炎建议案——附太炎先生陈情书》,是章太炎被袁世凯幽禁时,其学生黄侃、朱希祖等采取的救援措施之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聘任章太炎为总统府枢密顾问。太炎不愿长驻南京,返回上海,组织了中华民国联合会,任《大共和日报》社长。南北议和告成,袁世凯上台,章太炎一度幻想袁世凯“励精图治”,“以厝中夏于泰山磐石之安”[1](P584),将中华民国联合会改组为统一党。袁世凯给了章太炎一个总统府高等顾问的官衔。1912年12月,又委任章氏为东三省筹边使。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血的教训使章太炎震醒起来,他沉痛地《輓宋教仁》:“愿君化彗索,为我扫幽燕”。又致电袁世凯,请去梁士诒、陈宦、段芝贵、赵秉钧“四凶”[12]。袁世凯设法笼络,5月25日发令“章炳麟授以勋二位”,“冀以歆动”,还假惺惺地说:“吾以清军既去,不得已处此坐,常惧不称,亦安敢行帝制,人之诬我,乃至于是。”

袁世凯通过进一步出卖主权,大借外债,和帝国主义共同策划扑灭革命派的势力。孙中山等被迫应战,举兵讨袁。从7月12日湖口独立,到9月1日南京失守,反袁失败,孙中山、黄兴重被通缉,长江流域各省尽入袁手。1913年8月,章太炎“时危挺剑入长安”。袁世凯对他加紧迫害,不让自由活动,章太炎被监禁在共和党本部。1914年1月3日,章太炎欲乘车离京,被京警所阻。7日,他“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之包藏祸心”[13];“袁氏忽派宪兵警察十余人前来相逼,挟至军事教练处安置”(注:章太炎:1914年1月12日《家书》。)。1月20日,迁至龙泉寺,仍被监禁。6月16日,由龙泉寺移居西牌楼医生徐某寓中,旋又迁居钱粮胡同。上述黄侃所撰两文,就是章太炎为袁世凯幽禁时的“论救”和“建议”。

章太炎为袁世凯幽禁时,他的学生黄侃、朱希祖、汪东、鲁迅、许寿裳都来访慰。黄侃还曾住在章处,徐一士《再记章炳麟羁留北京时轶事》谓:“章在钱粮胡同寓所,所用仆人及庖人,共有十人左右之多,一仆系前由军政执法处长陆建章所荐,曾随侍于龙泉寺,此外则吴炳湘所间接推荐,盖由警察之类改充,皆负有暗中监视之责者也。”[14]又称:章氏门人黄侃应北京大学之聘来京,讲授词章学和中国文学史,“欲与章同寓,俾常近大师,遇有疑难之处,可以随时请教”,“不料不数月,而黄突为警察逐出,章氏因之复有绝食之事”。黄侃曾住章处,代拟《致教育总长汤济武论救太炎师书》并以朱希祖领衔,或在此时。

汤济武,即汤化龙,湖北蕲州人。武昌起义后,“国会开,被举为众议院议长”,旋任教育总长。1914年7月,“筹安会起,帝制议浸盛。先生(指汤化龙)始绝望,知不可将就”,“乃先托就医至天津,以书辞职”[15](P514-515)。黄侃这封《论救太炎师书》寄出是否正值其时,也不得而知。

章太炎被幽禁情况,京、津、沪报纸虽时有记载,章太炎的《家书》和他写给女婿龚宝铨(未生)的信也时有述及,但前者得自传闻,后者也较简略,而《申理章太炎建议案》不仅所记甚详,其斥当局借口之荒谬,义正词严,尤堪传诵。

至《太炎先生陈情表》则记录章氏被幽始末,如迁居钱粮胡同情节,多为其他文书所未载或所记不及其详实。而章氏的“奉还勋位”,更表现了他不甘屈服的气节。

他若太炎的《梦谒母坟图题记》虽短短只有一二百宇,其称道黄侃“文辞澹雅,上法晋宋,虽以师礼事余,转相启发者多矣”等语,可见黄氏学术地位之重。黄侃谢世,章太炎为撰《墓志铭》云:

尤精治古韵,始从余问,后自为家法,然不肯轻著书,余数趣之曰:“人轻著书妄也,子重著书吝也,妄不智,吝不仁。”答曰:“年五十当著纸笔矣。”今正五十,而遽以中酒死。独《三礼通论》、《声类目》已写定,他皆凌乱,不及第次,岂天不欲存其学耶?

师弟之情,是何等深厚!

其实,《量守遗文合钞》,还未能将黄侃遗文搜辑齐全,如1910年(宣统二年)黄侃在日本出版之《学林》中的《学林缘起》,似即出于黄手。章太炎和黄侃的来往函札,也有好多没有钞入。我打算续潘氏之志,做些辑校工作,以供章、黄传人和对章、黄之学有兴趣的同志参考。

收稿日期:2003-04-29

标签:;  ;  ;  ;  ;  ;  ;  ;  ;  ;  

读“按遗存存钞”黄侃、章太炎、刘师培_章太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