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镇静期间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论文_林栋羚,董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法在肝性脑病患者镇静期间的实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所收治的60例肝性脑病且使用了镇静剂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意识转清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意识转清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使用镇静药物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对于患者患者意识转清时间没有明显改变。

【关键词】肝性脑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镇静期间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0-0298-02

引言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失代偿所引发的并发症,肝性脑病是以物质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1]。同时,肝性脑病也是肝功能衰竭的终末表现。肝性脑病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肝性脑病是肝硬化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数肝性脑病患者表现为躁动、烦躁等,从而使患者不能够配合医生的治疗,需要给患者使用镇静剂来使患者配合治疗。本次研究发现,对肝性脑病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肝性脑病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中心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性脑病使用镇静剂治疗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中心选取所收治的60例肝性脑病Ⅱ期或Ⅲ期的患者,躁动不安,使用镇静剂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30例,在所有患者中男 31例,女29例,他们的年龄3岁~74岁,他们的平均年龄5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性脑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大多数患者躁动明显,不能配合完成血液净化、机械通气、灌肠、深静脉置管等一系列治疗,往往需要使患者持续处于镇静状态。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根据情况使用丙泊酚、安定、水合氯醛、咪达唑仑等镇静药物,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安全护理、呼吸道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镇静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具体方法如下。

1.2.1安全护理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安置单间病房,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上好护栏,确保24小时专人守护,对于躁狂患者可以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抓伤、摔伤,尤其是预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在约束期前严格执行约束具的管理制度;根据患者躁动的程度、局部皮肤情况,选择适宜的约束具;使用期间每2小时进行约束部位的评估,避免因约束工具不当或约束方法不当而导致的并发症出现;对患者躁动患者持续摩擦部位,如肘关节、脚踝、手腕等处使用保护性敷贴,避免擦伤。

1.2.2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多数患者镇静后具备咯痰能力,但痰液不能咳出,发生痰液堵塞气道、窒息的风险增高,所以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自主呼吸、指脉氧饱和度的变化。间断给予气道湿化、刺激患者咽喉部自助咳嗽、备好负压吸引设备以及压舌板和口咽通气道等抢救物品。无出血倾向的患者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插管后按气管插管患者常规护理。

1.2.3严密观察病情 (1)使用心电监护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每30~60min对患者测量1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2)意识状态的评估:包括患者自主神志和镇静效果的观察。护理人员一旦发现患者意识专清,及时告知医生并记录镇静药物的使用总时间、使用剂量。患者神志转清,不代表定向力、判断力和计算能力均恢复正常。因此一定结合患者的生化指标、与主管医生以及患者家人共同评估,方可判断患者意识障碍是否彻底好转。

1.2.4镇静剂护理 镇静剂可以加重肝脏负担、干扰对患者意识的判断、存在呼吸抑制的隐患,一般肝性脑病患者慎用或不主张使用镇静剂。在使用镇静剂后须严格执行每4小时一次RASS镇静评分,无气管插管者RASS维持在0~2,气管插管者RASS维持在0~2,以能顺利完成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为标准,而不以患者的安静和舒适为标准;与医生配合对患者进行每日镇静唤醒,患者意识一旦恢复,尽早停用镇静剂;使用镇静药物期间,也需每日唤醒,但不强调白天和夜间镇静程度的调整[2]。

1.2.5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肝性脑病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之一。患者的饮食与肝性脑病患者的发病机制有着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高热量饮食,供给5.02~6.69KJ/日,根据患者血糖水平将此热量在24小时内按Q6h或Q4h给予,保证对机体热量的供给,减少对机体自身蛋白质分解。患者镇静期间尽量使用鼻胃管注食品,对于不能行鼻插胃管者而言,护理人员应该经静脉给予葡萄糖及支链氨基酸,也需注意保持热量的均匀供给,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1.2.6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和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同时使患者及亲属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指导患者的家属早期识别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尽早进行治疗[3]。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要求患者定期复诊。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死亡率、意识转清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死亡10例、对照组死亡11例(包括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患者)。观察组患者意识障碍转为清醒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3.讨论

肝性脑病是晚期肝脏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并且脑性肝病的病死率极高,但是只要采取积极治疗,短期生存率仍是可以提高的,科学护理、及时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保证。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神志不清的患者,导致治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所以需要使用镇静药物,为了能够有效减轻镇静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先小剂量的给予镇静药物,镇静的RASS评分维持在+1—0分即可,镇静期间存在较多的护理问题,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治疗肝性脑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护理是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化,在护理哲理、护士的职责与评价、标准化的护理计划,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服务的水平及质量[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安全护理、呼吸道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镇静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肝性脑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楚霞,翁琼英,杨玉云.畅循证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6(4):32-33.

[2]郑阿娟,杨瑛.13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电子期刊,2014,3(13):43.

[3]李航,李更畅.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性脑病的预见性护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2):45.

[4]韩贤琪,葛争红,陆桂银.72例肝性脑病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10):4.

论文作者:林栋羚,董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8

标签:;  ;  ;  ;  ;  ;  ;  ;  

综合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患者镇静期间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论文_林栋羚,董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