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愉快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愉快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5-0199-05
高中信息技术的实操性很强,是党和政府从社会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现实出发,为了提升青少年基本信息素养而开设的一门学科。作为高中信息技术科任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科学施教,使学生快乐向学,是我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在教学中体会颇深,下面是我的一些课堂经验和技巧的总结。
一、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做好一件事,最高效的方法就是让其对这件事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在兴趣的指引下贯穿始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应大幅添加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元素,让高昂的兴趣幻化为学生学习的持久动力,催化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开启学生的智力之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的主旨远远不只是简单知识理论的传授,更为重要的是,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催生学生的创造力首要条件就是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诱发学生的兴趣,特别要重视课程导入环节,从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并在流程教学中始终穿插兴趣点细胞,使学生的兴趣能以一贯之的保持。当今计算机的普及速度十分迅猛,青少年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网络游戏是他们的挚爱。但在计算机教学中,多数都是基本理论知识的充斥,学生的学习耐心和求知欲处于低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合理编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乐趣丛生。
第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着手,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如,在讲授Word软件章节时,由于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Word基本操作知识,并且达到熟练应用了,而高中信息技术课是在此基础上的拔高,是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有些学生觉得这是已经学过的知识,温故未必知新,导致学习兴趣提不上来,认真度不够。鉴于此,我及时更新了导入环节,把学校同事用Word做成的校报呈现给学生,霎时,学生被校报上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兴趣逐渐浓厚,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入教学正题,告诉学生如果认真学,自己也能设计出如此曼妙的电子报刊,学生在欢呼雀跃之后纷纷摩拳擦掌,注意力自然紧紧追随教师,教师很容易就达到了预期目标。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诱发间接兴趣,利用间接兴趣牵引学生的内在潜力发展。间接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如,学生在初接触多媒体课程时,可先让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制作几种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媒体软件,了解各种多媒体工具的特性及用途,方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多媒体基础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实践中,通常是边让学生学习,边进行实际操作,突出“学、用”环节的紧凑性,锻炼学生动手操作的持久性,学生在边学边做中,自己的制作成果被一一罗列,成就感油然而生,由此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求知欲望潜滋暗长。
二、充分发挥学科特性,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技能
开设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化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培养学生基本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学生运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如,在学习“网络技术应用”知识时,其中会设计CSS样式表、客户端语言和IP地址及分类的内容,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可言。怎么才能让学生愿意学呢?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必须创新性思考,切勿照本宣科,可先向学生展示教师设计的《地震》网站设置效果,让学生认真观察其运行方式,特别要重视网页的效果变化,切实感受样式表的应用效果,充分认识CSS样式表的功能。在“IP”和“域”的知识模块,可让学生自主查找自己的“IP”和“域”,并相互比较。
三、倾心打造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师生之间的相容关系对课堂教学效果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教师教学专横,学生唯恐避之不及,学生在这样的关系阴霾笼罩下,其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能进行吗?因此,教师在优化教学设计完善教学环节的同时,必须下大力气专注构建和谐、相融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不可仅以学习论英雄,在素质教学大力推行的今天,教师应主动弱化应试教育的副作用,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评判学生,坚信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的作用就是发掘这些潜在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使学生各自的优势都能顺势发展,得到一定提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就业开辟了一片“不唯学习是出路”的视野。教师能公证的对待学生,学生的内心情感自然愿意向教师吐露,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情感互通互融的桥梁,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此外,日常教师对学生的嘘寒问暖,宽以待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既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还要做学生志同道合玩友,学生的“玩器”未必就不适合教师,教师主动尝试接触学生的这些“玩器”,会让教师似曾回到纯真的青少年时代,对教师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内心,加强相互之间的理解大有裨益。常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多了,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互动呈“零缝隙”,教学效果自然水涨船高。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量注入快乐的元素,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将学习潜力上升到最强,高速高效拓展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置能力、技能应用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快乐教学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广大教师专心练内功、强本领,在创新发展中开拓进取,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跃升。
参考文献
[1]夏聪颖.小议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主体教学模式[J].读写算,2012年09期.
[2]苗翠山.如何推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14年03期.
论文作者:马月星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高中论文; 这是论文; 能力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