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_社会教育论文

论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_社会教育论文

论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体系论文,诚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良好、有效的诚信教育,能使诚信文化广为传播,使诚信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诚信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要紧紧抓住影响人们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道德教育……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

一、诚信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诚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基础,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责任、有义务对子女进行良好的诚信教育,使之养成自觉的习惯。

(一)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子女诚信习惯的养成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信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思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起着最直接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诚信观念和习惯的确立,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件小事,或者是一个很偶然的事件。

(二)诚信的家庭氛围,友好、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诚信观念的形成

父母要为子女在生活、工作各方面做出诚信的表率,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对待双方的父母,都要关心、孝顺,主动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对待独生子女要给予各方面的关心和爱护,使其明了做人的道理,深植诚信的理念;对待朋友、同事、邻居和他人,也要以诚相待,一诺千金,使青少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真正体会到诚信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是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成功的关键。有诚信的人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敬,能立足于社会,具有远大的前程;失信的人为社会所不齿,寸步难行。

(三)诚信家庭的典型示范和宣传教育

全社会都应当重视和关心诚信家庭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社会倡导和民间发起诚信家庭评选活动,建立社会认可的模范诚信家庭评价指标体系。新闻媒体关注评选活动,及时报道诚信家庭的典型事迹,迹,宣传诚信家庭的社会影响、社会意义,宣传诚信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巨大收益。同时也要报道失信的家庭给子女所带来的危害,引起社会的警觉。

二、诚信的学校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学校教育是诚信教育的核心。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肩负着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诚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一个人诚信观的形成。

(一)师德的几何放大效应

教师,是一个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老师不仅要懂得自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更要懂得做人的道理;不仅要教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师承担着传递人类文明的神圣职责,其自身的道德水平和修养程度对培养人才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师者,既能够铁肩担道义,又能够妙手著文章。对待学生,要有为民族振兴培养人才的远大胸怀,还要充满爱心,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教书育人。

诚信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核心,老师的诚信水平决定其师德高低程度。老师要成为学生诚信的楷模,道德的良师。老师在职业生涯中,要严以律己,为人师表。要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老师没有好的师德,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高的道德水平;老师若有不良习气,有些学生会很容易受到感染,其社会危害是巨大的。

(二)学校诚信内容的设计

诚信教育内容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人的一般发展规律,分年龄、分层次、分阶段实施诚信教育,重视养成习惯,重视社会实践。以人为本,就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应充分尊重人的个性,最大程度满足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一切教育内容的设计,都要为人的发展和培养服务,既要尊重客观规律,还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但诚信问题却深深地困扰着中国大地。再来看看我们的道德建设工作,从小学到大学,我们极尽灌输之功能,管你爱听不爱听,我说我的,你做你的,有些东西虚无缥缈,可望而不可及,但对现实的、身边的事物却不予理睬,教育效果极差。

诚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根据教育学的原理,从人的发展规律出发,以人为本,分层次、分阶段、分年龄,科学安排诚信教育的内容,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诚信建设

校园文化是大学多年长期积淀所形成的一种大学精神,是校风、学风、师德的集中体现,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神圣殿堂,大学的人文精神,育人理念,大师教诲,办学特色,积淀、优化为大学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对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大学开展的诚信校园活动,就是要在大学生中倡导明礼诚信的良好风尚,诚信做人,诚信做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诚信作为大学生的一种社会责任。在大学校园里,要营造诚实守信的氛围,要用诚信文化来影响青年学子。大学老师无论是教授专业课,还是教授基础课,在课堂上都要传授做人的道理,告诉自己的学生人无信不立,言必信,诺必诚。

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校园文化中包含着许多育人的功能,其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它的激励作用。校训、校史、校风都属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激励一代代清华学子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不息。优良的校风是学校传统和文化的继承,对大学生的思想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要常常教育学生,今日我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我为荣。在大学阶段,要让大学生不但接受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还要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育,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做事到做人,让学生受到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

三、诚信的社会教育

社会是进行诚信教育的大课堂,是孕育人才的一片沃土,社会环境对大学生诚信品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在社会中要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的良好氛围,把讲诚信光荣、失信可耻深植于国人的理念中,使大学生沐浴在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社会环境里。

(一)社会环境的教育作用

社会环境泛指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心理等。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大环境中,社会风气、社会心态、社会思潮都对诚信教育构成较大的影响。大学被人们称之为象牙塔,但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围墙早已不能隔阻各种信息的传播。学生们身居校园,但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学子们在看着、听着、模仿着,校园四季风已经是观察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在社会风气中,党风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党风带动着整个社会风气。因此,整顿党风,惩治腐败,是转变社会风气的关键。

(二)新型社区的教育作用

社区是现代生活的一个新型的概念,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领域,是以特定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群体。社区的自然环境、文化建设、居民心理对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社区一般以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乡村居民点等划分,大学生可能在学校接受了良好的诚信教育,但如果社区的诚信氛围很差,现实生活就会把教育的成果毁于一旦,因此,社区的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社区的诚信教育对大学生诚信理念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型社区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社区道德建设工作网络。要调动离退休干部、党员、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宣传教育的阵地,开办宣传栏、小区报、社区网站、夜校等,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二是建立社区的价值观念。现代社会是以个人利益、个人追求为核心的,应充分体现法理精神原则、契约精神原则,社区的价值观念应是对社区公共利益的自觉认同。要大力提倡社会公益精神、奉献精神、慈善精神和互助精神,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三是建立科学的社区管理机制。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生活和管理,成立互助小组、福利小组、文体活动小组,建立科学、规范的社区管理体系。四是建设设施齐全、环境幽雅的小区自然环境。

(三)大众传媒的教育作用

大众传媒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的传播媒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媒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一是要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鼓舞青年人的意志和勇气。二是要加强舆论的正面宣传和社会监督。大力宣传诚信的典型事迹,树立正气;披露各种失信的现象和事实,让不诚信的人在社会上无立足之地。三是加强网络建设,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制定网络法律和道德规范,拒绝不诚信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标签:;  ;  ;  ;  

论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_社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