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丰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凤歧坪茅亭子小学
【摘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计算能力计算速度计算正确率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62-02
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一直将运算作为主要内容,运算能力是我国数学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运算能力的价值体现在: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第二,学习运算法则和运算定律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第三,拥有运算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的前提。因此,我们老师一定不能放松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计算速度慢、计算正确率低是教学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讲清算理,让学生理解掌握法则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从具体到抽象,讲清算理法则。
让学生研究一些具体问题,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法则的合理性。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弄清算理。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帮助学生理解“错位”的道理。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概括、归纳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表述。
法则主要讲清计算的步骤和方法,是计算的依据。我们要在讲清算理的基础上,讲清计算时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2)引导学生形成认知结构,实际操作,探索感悟,加深理解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
在应用法则的开始阶段,要让学生详尽地讲出思考和计算过程。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可要求学生计算时默想计算的每一步,边想边算。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法则后,可简化中间的环节进行计算。
学生学习计算法则都是从掌握单个法则开始的,进一步就应将这些法则练习起来,形成法则系统。
(3)加强辨析,比较强化,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二、强化基础计算训练,重点攻克口算、笔算
学生从理解计算要熟练掌握计算,关键是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1)强化口算、笔算训练,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可将游戏、故事、比赛等形式融入计算教学和训练中,在多样性的计算练习和灵活性的计算题目中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中高年级学生心理稳定性越来越强,要多给予他们表达自己思维想法的机会,主要是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感,可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来激发他们的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口算练习中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注重口算方法,并且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口算的练习需要“铁棒磨针”的过程,要坚持、有度、有效。应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比如进行视算听算结合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视算、直接写得数或直接说得数,这种训练就是对眼、脑、手、口等的技能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和各种机能高度参与,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方面的技能和技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培养估算数感,巧妙“偷懒”。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多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充分发挥估算的作用会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注重笔算实训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严格要求。
笔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读、三回头”。即一看:做题前先完整地看清每个数和每个运算符号,进行初步感知。二读:做题时,养成边读题边抄写的习惯,调动多种感官的参与对短时记忆是大有影响的。三回头:每算一步,要及时“回头看”,检查方法是否合理,数据运算符号是否抄错,括号、小数点是否漏抄,计算结果是否写错。
鼓励学生思考多种方法解题,即一题多解,多种方法再优化,寻求最简方法。对经常练习的题目归类,寻找相通题型的共同解法,即多题一解。
(4)重视简便运算,提高灵活、合理计算的能力
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是提高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重要途径。运用法则、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简捷性和敏捷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做到:变难为易,变繁为简,变慢为快。注意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学生计算能力形成和提高的直接影响因素。小学时代是最适宜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时期,这是由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应抓住这个黄金季节,努力帮助和培养学生,使其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认真细致、规范书写的习惯
规范的书写格式是学生运算思路、步骤、计算方法的体现。只有书写认真,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集中,学生也能根据每一步去自检,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凡是作业即使是打草稿,都要写得干净整洁,草稿纸上的竖式要条理清楚,该对齐的要对齐,不可到处乱写,以便检查时方便;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2)培养认真审题、仔细分析的习惯
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是解题的第一步骤。因此,要养成首先认真审题的习惯。不管是应用题、计算题、方程题还是选择题或判断题,拿到题目后,先不要急着去做。首先应仔细读题审题,先弄清楚题目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认真、细致读题,反复阅读试题;仔细观察和分析题目的特征,初步形成解题思路,并寻找有无简便算法;明确解题顺序。
(3)养成认真演算、善于打草稿的习惯
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添,知识难度增大,思维层次变多,有相当一部分题光靠口算、心算是不能正确解答的,必须借助专门的草稿,认认真真地打草稿计算,进行多次反复的演算、验算,才能取得成功。一定要养成认真演算的习惯,养成善于正确打草稿的习惯。要做到“草稿不草”,把草稿和作业本、试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如果方法正确,计算出错的话,我们要马上能在演算本上找出错误的地方。同时要充分发挥草稿的分析、思考功能。
(4)养成及时验算、积极检验的习惯
养成及时检验、积极验算的习惯,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检验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一道题初步计算完成,并不能保证其结果的正确性,不能算计算完全结束了。在计算中,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在初步计算完后还要积极进行仔细的检验、验算,以判断得数是否符合题意、结果是否正确,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运算过程或结果中出现的错误。即使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口算和笔算能力也依然要靠验算来确保计算正确。养成及时检验、验算的习惯,提高运算过程的思维监控能力,这是形成和发展运算能力的具体要求之一。
四、分析错误,总结反思
让学生自己主动、及时地纠正错误,并认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免今后再出同类错误。“改错”不能仅仅满足于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还要在此基础上找出预防再出同类错误的方法,达到预防效果。即要善于总结,养成反思的习惯,总结防“错”措施,引以为戒。学生还可以自己收集错题,学会对错误的整理,做成一本错题集,经常复习察看,以防出现类似的错误。收集、归纳错题难题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国新.提升计算能力实现优效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
[2]季立功.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J].学理论,2010
[3]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18
论文作者:唐云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法则论文; 口算论文; 习惯论文; 错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