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中人的基本假设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刍议论文,地理学论文,中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订日期:2015-08-10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2016)01~0001~07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1.001 1 引言 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研究陆地表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自地理学的古代雏形到现代地理学的高度发展,对于人作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主要要素的关注与研究、对于人作为地球环境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关怀和促进,以及对于人作为具有个性人文特征的科学工作者的关心和分析,一直是地理学持续研究与解析的重点,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和正在影响着地理学的学科发展进程。 一般而言,地理学中人的问题的提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作为研究者的人和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作为地理学研究者的人,主要考虑研究者的主体个性是否对地理过程与对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和研究等方面施加影响或干扰,造成研究结果的失真或偏差,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造成失真与偏差。这个问题几乎在所有的科学研究中都同时存在,反映了科学研究中正是由于“观察”的存在,才造成了观察结果的不精确与失真,即“测不准”的原理。同时,地理学研究者与此稍有不同的是,研究者个人的特征会在其相应的研究过程与成果中得到更为充分的反映和折射,即学者的个人生命周期与路径的多样性。例如,地理学者的思维习惯、个人偏好、气质、知识积累、科学经历等在不同程度客观影响着其研究状况,例如有关针对徐霞客[1]、黄秉维[2]、David Harvey[3]等人的学术轨迹的研究对此已经有所证实。 图1 地理学中人的观察与被观察关系 Fig.1 The Relationship of Observing and Observed between Human and Geography 如图1所示,作为研究对象的人,首先产生的问题是陆地表层空间的地理过程研究是否考虑将人作为一个变量引入研究范围,由此触发了传统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地理学与“有人的”的地理学的根本分异;其次是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如何定位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是作为人类社会子系统的次级系统还是作为系统要素的人进行考量,二者哪个更为合适?系统中个体的人、团体的人以及抽象后的人的个体与群体在系统中的影响和作用如何划分和确定?系统中自然、经济、社会三个基本构成中,人的多指向特征,如自然人、经济人(理性人)、感性人、社会人、生态人等,在何种程度上进行抽象和概括较为合适?以及各个指向之间如何整合对接形成一个统一的、具有一致发展要求的人?另外,在重视人的生存权利与发展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整体和谐的今天,究竟有没有一个适合现代地理学进行科学研究与理论实践的人性分析与整合的平台,等等。 面对以上问题,地理学在某些程度上是一门“因人而异”的科学。本文主要从作为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人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给出一定的解答。 2 人性与人性假设 所谓“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它包含人具有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和人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它决定着人的行为动机。不同学科中对人的行为的分析总要以对人性的假设作为基本前提。因此,人性假设是科学分析的基本逻辑起点之一。 表1列出了人文与社会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人性假设理论。在众多的学科中,经济学与管理学是两门最依赖人性假设的学科,前者研究的是人的经济行为,后者研究的是人的管理行为。经济学与管理学有关人性假设基于人的经济理性特征,形成了一套人性假设的基本框架和模式,主要包括: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创新人等。但是这些假设都没有跳出狭隘的个人主义的范畴,一般而言,马克思设想的“全面发展人”较为符合未来人性的认知范畴。 3 地理学对人的认知与分析 3.1 地理学对人的总体认知思路 就人的认识问题,与其他科学不同的是:地理学并不是首先单纯地设定或假设人性本质,而是从人及其生存与活动的环境系统对人来进行界定;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总体框架下,通过分析人在系统中的活动过程、要素特征和功能作用,进而认识人地系统的总体规律。一般而言,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按照对人的认识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向:一是在系统中不考虑人的因素和影响,将陆地表层系统假定为没有(或很少)人类干预和影响的自然系统,即无人的纯自然系统研究;二是在系统中将人看作系统构成的一个组成成分和影响系统发展变化的要素变量,即人作为要素的系统研究;三是在系统中将人视为人地巨系统中与自然系统并列的重要亚系统,即人作为系统的研究。目前而言,这三种思路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具有不同的效用,较难界定哪种思路更佳。 就地理学中人的一般研究范式与方法而言,与其他科学的研究过程基本相似。例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对人的特征、作用与过程的研究,遵循“基本假设→逻辑分析与演绎→概括总结与抽象”的基本过程。通过分析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对人的具体研究实践与成果,总结出地理学中存在以下几种人的假设、分析与认识的指向和角度,包括观察与被观察、感性与理性、微观与宏观、阶层与阶级、现实与虚拟等;每种假设、分析和认识在充实地理学对人地关系这一科学命题的解释的同时,也在相互影响和借鉴的过程中对学科发展本身产生着较大影响,以下就此分别述之。 3.2 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对人的基本认识与分析 3.2.1 观察与被观察 地理学中的观察与被观察,指研究者(主体)与研究对象(客体)的关系。人对于地理学而言,一方面同其他所有科学认知一样是当然的研究主体,另一方面又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这种基本的观察与被观察的关系遵循科学的一般准则[21]。 需要指出的是,相对于地理学客观观察对象的发生与演化过程而言,研究者的主体定位对于地理学工作者十分重要。按照“哥白尼法则”[22],相对于客观的地理对象与地理过程的整个宏观时期,每个观察者的介入时点仅仅处于其发展的某个片断;为了减少因观察时点选择造成的误差,需要谨慎地假定观察定位。例如,在全球变化的研究中,仅仅以目前短期的观察时段(时段长度一般为小于100年)内的数据资料来验证历史变化和未来趋势,导致的误差和科学价值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又如,在我国的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研究中,规划对象的现实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往往与规划目标相脱节,二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规划者约定俗成将自身与对象假定“处于伟大的历史时刻”不无原因。由此可见,地理学中人在时间尺度上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一点却通常被忽视。 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来说,由于作为地理学核心内容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而人本身又是十分复杂和丰富的。因此,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一般借鉴其他学科对人进行抽象简化的方法引入到相关研究中。例如,从人的感知—行为过程角度,把人划分为理性与感性;从人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组合状况,把人划分为微观到宏观的经济意义上的单位经济个人、企业组织、行业领域、产业组合与经济实体,社会意义上的男女个体、家庭、社区、族群与民族,政治意义上的权利个体、利益集团、阶层、阶级、政党与国家等等。 3.2.2 理性与感性 理性人是地理学对人的最基本的一种假设和分析,发端于人的认知理性(即地理学是人类认知理性的成果之一;相对于认知理性,囿于客观条件,地理学中人的行为则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双重特征)、发展于人的经济理性,而感性人则是对单纯的理性人假设的反思和发展。 (1)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人 人的理性特征包括诸多方面,经济理性则是地理学分析的主要依据和出发点,特别以经济地理学为代表。经济地理学中的经济理性的内涵是指最短路径(或最大覆盖范围)、最佳区位(选址)和最优组合(布局);通过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率的提高,进而实现总体效益最优;结合经济活动中人的不同分工和角色(生产者、消费者、运输者),又有不同的外延[23]。总体上,地理学人的经济理性在指向上呈现最低成本→最大利润→最高效率→最优效益的转变,在主体上呈现经济人个体→经济人组织的转变。 从经济人的角度对比传统的区位论,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基本上都是以经济理性为指导、以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为目标。例如,传统农业区位论以理性的农业生产者假设为前提,实质是农产品生产者以运输成本最低为指导实现利润最大进行的农业布局[24];传统的工业区位论以理性的工业生产者假设为前提,实质是工厂主以生产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最小为指导实现利润最大进行的厂址选择[25];中心地理论则以理性的消费者或销售商假设为前提,实质是消费者或销售商以成本最低、覆盖范围最大为指导实现效益最大(利润最大)进行的空间组合[26]。 同时,经济人的假设也存在拓展的空间,即从微观的理性个体到宏观的理性群体的扩展和延伸。例如,从单个经济人个体的生产者、消费者、运输者序列或员工、经理、客户序列到经济人的组合—公司→企业联盟→行业组织→产业集群→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经济带等[27],各种以人为主的经济地理实体本质上都是以最大的经济性目标为指向的,表现在微观层面的经济个体追求最低成本和最大利润,中观层面的公司与产业实体追求最高效率,宏观层面的经济地域组织追求最优效益。地理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把公司假设为以追求最大经济利润的人的组合。 所以,人地系统中以人为经济过程的基本主体、以人的经济理性为基本假设的经济人、经济组织、经济地域、经济区是相关地理过程假设、分析、抽象的基本框架,由此衍生的各种理论和成果构成了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科学架构。 (2)“有人的”地理学 经济人理性虽然有可以量化和模型化的研究优势,但也因过度强调人的机械理性而忽视了人的感性特征,不能真实反映地理规律。同时,个人的感性知觉及其相关的行为方式的非理性方面同样反映在空间环境上并施加影响。所以,认识人地系统中人的感性的、非理性特征及其空间活动规律和地理作用过程,具有与理性分析同等重要的作用。由此,相当一部分地理学者提出“有人的”地理学,强调空间过程中人的感性特征及其作用和影响,即感性人的地理学分析。 一般而言,人地系统中感性人的假设和分析主要有两种分析路径:其一是以个体的人为主要对象的“感性人”研究,强调每个人的空间认知与空间选择都是不同的,从个人的空间感觉、意念的力量、文化与想象角度分析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主要代表是段义孚及其人本主义地理学[28];其二是以大样本的统计人群为对象的“行为人”研究,观测、统计、分析人群的空间行为过程和决策特征,主要体现在行为地理的相关研究中,例如生命路径、时间地理、行为决策模型等。 3.2.3 微观(个人)与宏观(人群) 就人的微观与宏观层面而言,统摄在地理学人地关系宏观系统中的人的微观主要指作为整体的个人和抽象的人的某一属性的概括和简化,宏观主要指人群以及按照某个或几种要素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思维属性)划分的特定人群集合;前者如经济人、感知人、行为人等地理学常用的人的概念和范式,后者有按照自然属性划分的年龄人群、性别人群、人种种群等,按社会属性划分的职业群体、民族类别、社区群体、社会阶级等,按经济属性划分的收入群体、贫富阶层、福利结构等,按思维属性划分的知识群体等,都是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常见的名词。 值得注意的是,地理学中人的微观与宏观内涵是可以相互转化和延伸的,并且这种延伸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理学研究框架,表2基本反映了这种转化和延伸的逻辑。 3.2.4 阶层与阶级 从人地系统的资源角度分析,地理环境和人本身都是保证系统存在与稳定发展的资源保证。人作为人地系统能动的利用和掌控系统的唯一主体,其本身根据资源的控制权利、利用结构、利益关系等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和阶级。反映在地理学上,为了保证人地系统的稳定与发展,必须考虑和重视人的不同群体的空间分布、资源与利益的空间配置、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空间机理等。表现在: (1)性别与年龄。人的男女性别、年龄老幼等先天的自然属性客观地将人区分为不同的群体。由于历史过程中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在资源配置与权利支配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对应人群在人地系统中的作用强度和影响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不同的人地系统的具体类型和特征。例如,相对于传统男性权力为主控制的社会,女性地理学强调女权主义在地理空间中的作用和权利,试图突出女性的空间取向和环境影响;而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相应的社会空间和结构也会做出调整和适应。 (2)阶层与阶级。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人的经济属性划分不同的阶层与阶级,由于利益出发点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空间利用取向和资源配置需要,同样影响着人地关系系统的具体构成状况和组合类型特征。对此,地理学的主要作用是综合不同阶层与阶级的发展需求,整体协调各阶层与阶级的空间关系。例如,福利地理学以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和公平分配为目标,研究各种自然、经济、社会福利资源的空间分布和优化配置[29];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强调社会不同阶级的调和,研究不同阶级之间在空间选择、资源分配、权益分享等方面的冲突、竞争与合作及其地理过程的表现、特征和机理[30]。 (3)政党与国家。政党和国家是利益群体的政治组织形式,政治地理学以特定地域空间的政治主体为对象,集中研究利益群体的空间行为特征和环境选择过程。例如,选举地理学中关于选票、选民、选举结果与选区的关系研究[31];国家有机体关于国家生存空间的学说[32];国家疆域范围与管理限度的研究[33];地缘政治的边界冲突理论等[34],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特定的、由利益群体的人构成的政治主体展开分析和推理。 3.2.5 现实与虚拟 传统地理学主要是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历史过程与现状情况的分析,表现在对现实的和历史的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与关系的认识。而现代地理学则注重历史与现状分析基础上的未来趋势模拟,表现在模拟未来人与地理环境的作用过程和可能结果[35]。从人的角度观察,这种变化基本上根据人的历史与现实表现的活动规律做出趋势预测,反映了一种在人地系统中惯用的现实的人向虚拟的人转化的途径,即通过具有实验性质的现实观察、实际资料与数据展示人地作用机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地理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人地作用机制分析的手段。在虚拟地理学中,通过构建人地系统的基本模型,以参量设置和虚拟演化的方式展现系统的过程和结果;人在虚拟系统中既可作为要素,又可作为分系统,既可作为单个个体,又可作为不同群体,可以较为全面地展示其作用与影响的特征和规律[36]。 4 地理人的初步设想 虽然在地理学中存在着各种各样关于人的基本假设与分析演绎,但由于:①相关的假设和理论模式基本上直接或间接从其他学科引入,缺乏结合地理学自身综合性与地域性特征的人的研究;②地理学的研究范畴与学科范围涵盖的时间尺度、空间尺度特性使得人地系统中的人不断在微观个体与宏观群体、抽象特质与具体特征之间变换与转移,难以形成一个在一定弹性范围内的人的基本观察与研究分析的平台;③目前关于人地系统中以人为构成因素和诱发动因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广泛和较为深入的进展,但是尚未形成一个关于人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作用机理与过程演化总的概括的理论和框架,各种相关研究成果之间缺乏统一的逻辑联系和理论关联,有的甚至存在着相互矛盾与抵触之处。 有鉴于此,综合以上分析和探讨,笔者提出构建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地理人分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图2)。首先,将人地系统概括的分解为地理人和地理环境,再将人地系统中各种关于人的分析归纳为地理人,与人的一切活动对象的地理环境相对应,作为系统分析的统一平台;其次,将人的各种特征及其作用指向按照对地理环境要素的关联关系分别抽象和概括,形成对应关系;最后,结合相关分支学科进行细化研究,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整合和归纳。 图2 地理人基本架构与分析平台 Fig.2 The Basical Structure and Analysis Platform of Human in Geography 5 结语:因人而异的地理学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集成与区域特性紧密结合的科学,是一门因地制宜的学问[37~39]。在强调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各种要素、变量、过程、机理的地理环境背景的同时,往往依托于一定的人类特征,使得地理学具有鲜活的动态变化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地理学也可以称作是“因人而异”的地理学。 重视和科学解析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客观规律中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科学命题。整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探索和一般范式研究的实践中,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观察”与“对象”这一基本科学命题的前提下,可以参考并依托地理人分析平台的基本分析框架,在全国尺度上选择我国人地关系作用剧烈、特别是在人类活动作用下地理环境改变明显、且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地位重要的典型区域进行研究,揭示人口过程、经济过程、社会过程及资源环境过程的耦合机理;认识和寻求不同尺度区域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织序变、整体效应、协调互补等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中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同时深入探究区域系统结构、整体行为与功能,系统的稳定性及系统结构的更新等。通过上述科学实践,进一步为人地关系研究的应用基础提供理论支持。标签:地理学论文; 地理论文; 人地关系论文; 经济人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理性选择理论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阶级划分论文; 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地球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