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论文_金亚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城站肛肠二病区 浙江 杭州 311100)

【摘要】 目的:探讨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进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及术后1h的腹痛、腹胀程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巨大息肉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术中配合,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观察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成功率,且疗效高、 创伤小。

【关键词】 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术中配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1-0279-02

引言:

结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成为一项常规的治疗手段,然而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对护理人员的护理配合工作要求非常高,护理与治疗手段结合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本文就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30例,女性10例,年龄10~85岁;对照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2~83岁,均经电子肠镜确诊为结肠息肉,病理活检排除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均排除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史,其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着性意义,有可比性。

2.护理方法

对照组在手术过程及术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2.1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病人对高频电切除术不甚了解,容易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需要,向其介绍手术医生及科室环境,讲清该手术的方法、体位、需要如何配合、手术治疗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使其消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术前准备。(1)准备OLYMPUCF TYPEV70L/1型电子结肠镜,YH300A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异物钳、电凝探头。(2)药物准备:术前0.9%NS250ml加入度冷丁75mg静脉滴注,安定10mg肌肉注射,同时心电监护仪监测P、R、BP、氧饱和度等变化。(3)术前肠道准备:术前一天流质饮食(禁食牛奶、豆浆),上午、下午蓖麻油各30ml口服,术晨2h内服用离子液3000ml,使肠腔内的粪便排干净,保证手术视野清晰。(4)术前预检查各种手术器械。(5)让病人在检查床上平卧屈膝,用生理盐水将纱布浸湿并将电极板固定在患者小腿部,连接电极线,打开电凝器,脚踏开关放在不用眼寻就可以踏到的地方,以利于及时开通电源。

2.2 术中配合与护理

协助医生将圈套器自肠镜活检孔道送入,调节角度钮套住息肉,以套管根部轻抵圈套部位,再缓慢收紧钢丝,当圈套钢丝缩小至靠近息肉时稍做停顿,以便医生调整套扎点位置,一般根据蒂的粗细将套扎位置选在息肉蒂部距黏膜0.3~0.5cm处;粗蒂息肉治疗(尼龙绳加高频电圈套切除法),先用尼龙绳在息肉蒂部距黏膜约0.5cm处进行套扎,收紧致息肉发绀,释放尼龙圈,退出套扎器。再用高频电圈套器于尼龙圈上方套住息肉,启动电凝、电切切除息肉;巨大无蒂息肉,无法用尼龙绳圈套结扎,采取分次切除或分层切除加止血夹来防止出血,或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即用内镜注射针于息肉基底部注射 1 10 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使息肉抬高,距肠壁较远,然后进行圈套摘除,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不适反应。

2.3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大便性质、颜色及量,注意生命体征变化;血便者应紧急行肠镜检查,根据出血程度选择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喷洒止血内镜下氩气刀治疗或钛夹止血。另外,观察止血剂的止血效果及有无副作用等。

较大息肉,无蒂息肉或凝固范围较大者,如有局限性腹痛或轻度反跳痛时,可能伤及浆膜致局限性腹膜炎,应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

息肉为0.5~1.0cm患者,术后卧床休息6h,可由他人陪同乘车回家,1周内避免过劳、紧张及情绪激动,避免从事有可能使腹压增加的活动。息肉大于1.0cm及凝固范围较大或有其他原因(如出血,穿孔危险较大)患者,术后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留院观察,需卧床休息2~3天,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活动。治疗当日不要泡热水澡(淋浴可)。

2.4 统计学分析

原始数据录入Excel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的几率均为100%,两组患者在术中均表现明显的腹痛,术后腹痛逐渐减轻,多数患者在术后6h腹痛消失,所有患者在术后12h后腹痛完全消失。但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及术后1h后的腹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在术后6h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治愈几率非常高,然而,一旦护理不当,则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鉴于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在临床当中的重要性,与其相应的护理措施需配合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的成功几率得到提高并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照研究表明,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不但能够使患者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之外,还能帮助患者在手术时的身体反应更配合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几率。

本组40例结肠息肉患者通过术前、术后结肠息肉的护理,尤其是术后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本文认为,针对不同的疾病制定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是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将复杂的医学护理方法,转换成通俗易懂的术语和容易掌握的操作,通过示范动作让患者或陪人学会后应用于家庭护理之中,这是今后值得提倡和推广的结肠息肉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邱成丽,李政文,栾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J].西南国防医药.2010(12).

[2] 周素萍.内镜下摘除大肠息肉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3(11)

[3] 邱成丽,李政文,栾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J].西南国防医药.2010(12).

论文作者:金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3

标签:;  ;  ;  ;  ;  ;  ;  ;  

肠镜下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论文_金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