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盘州市柏果镇麦地煤矿 贵州 553531
摘要:煤矿瓦斯是一种有毒气体,主要位于煤层,其危险系数相对比较大。随着我国煤矿事业的不断发展,加之工业化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煤矿瓦斯安全事故也在频繁增加。所以,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全面注重煤矿瓦斯的治理工作,并要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治理,建立健全瓦斯管控系统,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降低煤矿瓦斯的安全事故,从而实现矿业开采的安全稳定。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现状;措施
近年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矿生产的成本也开始不断增长,并且煤矿开采难度也逐渐加大。目前中国煤炭市场已经进入下落阶段,这就导致在生产中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更加不够。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事故是近年煤炭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了保障煤炭开采安全,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瓦斯的治理和防治。在进行瓦斯治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采现场及在治理过程中贯彻落实开采管理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要正确分析和研究瓦斯管理过程中的特征和参数,保证瓦斯治理的各个步骤严谨,对于现场进行整体把握和管理措施。
1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现状
1.1勘察工作不全面
我国的地质情况相对比较复杂,这对煤矿瓦斯的开采工作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加之现阶段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仍旧比较落后,对于地质的勘察工作也有所不足,并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地质情况对于瓦斯开采的影响,这也严重导致了煤矿开采工作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另外,对于煤层方面并没有较为详细的数据记录,对于瓦斯的压力也不能进行严谨精确的测定,如此一来,在没有详细数据支撑下盲目进行开采作业,就会很大程度的增大瓦斯自身的危险系数。
1.2煤矿中瓦斯治理制度不健全
煤矿开采深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同时煤矿瓦斯含量和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就给煤矿瓦斯治理带来了挑战。很多矿井内的系统都不够完善,通风系统和监测监控设备都存在问题,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许多煤炭瓦斯抽放的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煤矿企业不能认识到瓦斯抽放的重要性,导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忽视安全。
1.3通风系统不科学
随着我国的煤矿产业不断的发展,煤矿开采的深度也变得不断加大,基于此,煤层瓦斯的含量以及压力值也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出现许多煤矿瓦斯含量超标的情况,加之煤矿通风系统设计不科学,无法充分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要求,这也同样为今后的生产工作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煤矿瓦斯治理的策略
2.1增加投入
煤矿企业按吨煤15元,有高瓦斯问题及开采中存在瓦斯动力现象的矿井,按吨煤20元,提取瓦斯治理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和改造煤矿通风系统、瓦斯抽采系统、矿井防灭火系统、综合防尘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已经确认的突出矿井,尽快加大投入,完善防突专项设计,同时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对突出煤层采取一定的规避措施,在开采中充分认识突出煤层的危害,严格评估风险,通过放弃高风险作业,保证安全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各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对矿井的下矿资料、设备使用情况等方面都及时的掌握。督促煤矿生产企业更换老旧的生产设备,并对瓦斯监测监控设备做好日常的维修及检查。保证煤炭企业在符合相关安全生产规范条件下进行工作。对于煤炭生产企业,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制定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生产的各项细节问题。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对于安全生产问题要做到奖罚分明,用完善的制度来规范工作人员的日常生产。此外,煤矿企业还应加大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和人才,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提升煤矿生产效率。对于煤矿工作人员,应加强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视,并做好自身安全知识的培养。使每个生产人员都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避免由于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事故。
2.3保证矿井通风良好
一是需合理地设计通风系统、通风通道等,避免发生串联通风问题。二是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以风量确定产量,防止发生风量不足。三是通风科要定期做好风量测量,与此同时,针对风量中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等气体做好浓度的检测,并及时作出通风报告。此外,也要严加检查漏风情况,保证矿井风量合理,确保矿工人身安全。四是做好通风的管理,保证风量足够、风速适宜,严禁出现循环风,减少漏风。五是在进行掘进下山与工作面采回过程中,需要做好瓦斯的检查与管理工作,避免发生瓦斯积聚问题。六是盲巷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一旦风机停止了运转,对于掘进单位来说,应马上下达人员回撤命令,并切断巷道电源,揭示警报,并派专人站岗,防止他人贸然闯入。
2.4培养煤矿瓦斯治理的专业人员
提高瓦斯治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瓦斯的治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的煤矿管理人员须要积极地展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由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全面带动其他工作人员的瓦斯治理能力。此外,还要全面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以及施工技术水平,且煤矿企业还要对一线工作人员进行素质考核,定期举行预防演戏,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从而以最大程度的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给煤矿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并有效提高煤矿工人的自保能力。
2.5严格控制瓦斯危害的规模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易发生瓦斯事故,工作人员应该在最快的时间内运用有效的方式控制瓦斯灾害规模,减少危害程度。矿井管理人员应该严格监督和管理矿井的开采情况,发现瓦斯安全事故时可以快速组织人员撤退,减少更大的灾难发生。构建完善的矿井瓦斯治理制度,从根本上控制灾害的规模,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2.6防止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对策
在实际开采煤矿时,为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一方面除了应积极采取相关安全技术措施来有效防止,甚至消除瓦斯事故外。另一方还应采取相关措施来防止发生煤矿瓦斯突出事故。基于多年瓦斯治理实践,认为对于煤矿瓦斯突出事故的防范,应重点从区域瓦斯防突方面与局部瓦斯防突方面着手,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来制订行之有效的防突对策。
2.6.1区域瓦斯防突对策
对于区域瓦斯防突工作而言,首先应重视瓦斯防突工作,在进行煤矿开采作业时,应严格落实好瓦斯抽采工作,先抽后采,只有把煤层中所含的瓦斯气体尽可能地抽出,让煤层中赋存的瓦斯量尽量少,才能把生产区域内瓦斯压力逐步释放,最终降低施工作业面瓦斯压力,消除瓦斯安全隐患,更好地保障安全生产,并可充分利用矿井瓦斯,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大量清洁能源[4]。其次,要想把区域瓦斯防突工作进一步做好,还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抽采瓦斯钻孔,应依据区域瓦斯情况及工作面瓦斯具体赋存量,把钻孔的孔深及孔径都确定好。应全面彻底地检查煤层情况,把煤层瓦斯赋存量弄清楚后,再具体抽采煤层瓦斯。再者在进行区域瓦斯防突作业时,应重视进行煤层注水,进行煤层注水作业时,注水煤层的实际湿润度应尽量均匀,各注水孔应平行布置,同时应严格控制钻孔孔径,孔径最好应控制在50mm以上、100mm以下,钻孔孔深可控制在200m左右。此外,应依据煤层实际渗水性能,来对注水时间及具体注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不仅应确保煤体湿润度足够,使煤层含水量高于5%,而且也不能造成煤层由于水压过大,而引发断裂现象。
2.6.2局部瓦斯防突对策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开采强度越来越大,开采地质条件恶化加速,开采作业面瓦斯涌出量逐步增多,为更好地防治矿井瓦斯突出,不仅应做好矿井区域瓦斯防突工作,且应做好局部瓦斯防突工作,应依据局部煤体中实际瓦斯赋存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具体治理措施主要可分为两种:依据煤层实际情况,应用相关措施来把可能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因素消除,如采用放炮振动、注水疏松煤层等措施;通过降低煤层压力,来把煤与瓦斯突出条件消除,如可采用抽采煤层瓦斯,进行超前钻孔等措施,来防治局部瓦斯突出。
3结语
虽然矿井瓦斯事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突发性,但在实际生产中,矿井瓦斯事故具有可防可治性。通过论述可知煤矿地质构造与瓦斯突出事故关系密切,且瓦斯分布规律清晰可循性。只要长期坚持装备管理并重原则,应用好防突装备,同时应做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让他们彻底熟悉设备性能,并具备高度负责意识,严格执行先抽后采制度,准确预测瓦斯,及时处理瓦斯,这样完全可有效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开采,让煤矿企业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伟.深层开采煤与瓦斯防突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4(6):45-49.
[2]袁亮.瓦斯治理理念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J].中国煤炭,2010(6):99-102.[
论文作者:赵冲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瓦斯论文; 煤矿论文; 煤层论文; 矿井论文; 事故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