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看我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实选择_充分就业论文

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看我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论文,看我论文,现实论文,关系论文,供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力供求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供大于求时必然出现劳动力过剩。劳动力供给在一个国家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呈刚性,而劳动力需求则受社会综合因素的制约而呈弹性。本文想以此谈几点看法,以求对实现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能有所借鉴。

一、劳动力弹性需求分析

制约劳动力需求的因素很多,这里仅分析几个主要因素

(一)资本总量和资本技术构成对劳动力弹性需求分析

资本总量和资本技术构成是影响劳动力需求的两个最基本的变量。但两个变量的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资本总量与劳动力需求成正比。资本总量一定量的增加必然带来劳动力就业总量一定量的增加。资本技术构成与劳动力需求成反比。所谓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用货币表示的由技术性质决定的单位劳动力推动的物质资本总量。资本技术构成越高,单位商品的物化劳动就越少,因此资本的技术构成与劳动力需求成反比,资本技术构成一定量的提高必然形成劳动力就业一定量的减少,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排挤工人现象。

经济史表明,资本总量和资本技术构成都是时间的函数,都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形势,有时资本总量增加速度快一些,有时资本的技术构成提高快一点,但更多情况则是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速度更快一些。所以,即便在劳动力供给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虽然资本总量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劳动力需求而言,劳动力供给仍然过大。但我们不能因此来否定技术的进步,因为社会在各种技术体系之间作出选择的目标是总产量的最大化,而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决定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我们不能以牺牲技术的进步为代价来换取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而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拓展新的生产领域,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取更大的投资能力和更广阔的生产空间。

(二)经济增长速度对劳动力弹性需求分析

经济增长速度与劳动力需求有着直接关系。按照世界银行采用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方法计算,我国1989-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0.76%,社会从业人员增长10.83%,就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2134,如果扣除20%的不充分就业率,充分就业的增长弹性系数为0.1707。假定在“九五”期间通过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使就业增长弹性系数维持在0.1707水平,依照2000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7%、8%、9%、10%、11%的几种可选方案,我们可以得出下表: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劳动就业增长量就越大,经济增长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上百万的劳动力就业量的增加。但是经济增长也是受国情、国力、经济增长方式等各方面因素制约的,所以我们必须依靠我国当前的实际,合理地确定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三)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弹性需求分析

不同的产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是有差别的,因此,不同的产业结构对劳动力有效需求的总量也是不同的,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可以使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弹性。

当前发达国家第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分别为30%、50%左右,即便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份额也有根本性改变,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劳动力需求的变动,我们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一点,促进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二、我国劳动力需求现状及过剩的原因

我国劳动力需求总体情况是需求远小于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超亿人,并大批涌向城市,而城镇职工失业或下岗人数急剧增加并形成空前的失业高峰。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1992年城镇失业率为2.3%,1993年为2.5%,1994年为2.8%,1995年为2.9%,1996年3.0%,呈连续上升趋势,而且这种趋势仍会持续,估计到2000年城镇失业率将达到4.8%。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过剩的呢?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劳动力供给绝对量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的绝对量

1975年以前,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处于2%以上的高速增长阶段,按照人口增长与劳动力增长的滞后效应,90年代,劳动力供给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1975年至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变大,人口自然增长的平均速度下降趋势对新增加劳动力的影响只是速度轻微降低,但绝对数仍是增加的。预计全国劳动力资源将由90年代头5年的年均1250万人增加到1996-2010年的年均1450万人,而这比80年代的就业空间扩大并且全面实行数量型就业模式的年均新增就业量还要多出80万人左右。未来人口型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足以建立两个海南省,它对社会经济构成的直接威胁,必然是劳动力的绝对过剩。

(二)政策失误也是导致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

1.对农业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政策滞后、乏力,使农业生产波动性大;二是指导不力,使农业生产盲目性大;三是投资不足,使土地利用率低;四是管理失控,使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等。这不但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大大地缩小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安置的空间。

2.对劳动力的行政性安置。行政安置劳动力使企业冗员大量增加,企业冗员不但不能为企业提供有效劳动,而且还要从有效劳动创造的社会净产品中拿走一部分,导致社会净产品的直接减少。

3.无决策人风险的投资体制。有关调查表明,在经济正常运行的1987年,中国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存量就有30%左右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使得近万亿元的资金被无风险投资体制吞蚀掉了,而这近万亿的资金按3.5万元的人均装备率计算,会提供2000万个就业岗位。

4.产业结构失调和不平等竞争。我国的产业结构,过去虽然也处在调整当中,但超前研究、预测,进行战略调整是不及时的。另外,因改革不配套,造成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制企业在不平等条件下竞争的局面,这使许多国有企业不得不限产甚至停产,使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急剧增加。

5.对乡镇企业缺乏必要的指导。由于国家缺乏必要的指导,使乡镇企业发展的盲目性较大,相当一批企业在“一阵风”中兴起,又在“瘟疫”中死亡,于是乡镇企业在经历一阵高速发展之后,速度降了下来,这就必然降低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三)失业或下岗职工的文化与技能的整体水平较低,是影响其再就业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对9917名下岗职工的抽样调查显示,非技术工人(熟练工)占68.9%,技术工人占17%,专业技术人员占7.2%。由于职工失业或下岗之后,往往面临着转换行业、职业或工种的问题,原有的技能用不上,新的技能又不具备,这种状况使他们在重新寻求就业岗位时难免力不从心,缺乏竞争就业的技术实力,使他们在市场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在那些行业不景气的纺织、机械、煤炭、军工等系统工作的职工,在失业或下岗之后,往往由于他们的职业技能不适应转业转岗的需要,以致陷入再就业的困境之中。

(四)结构性失业现象普遍存在是制约我国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大障碍

目前,我国劳动力并非实现了充分就业,很多岗位空缺却招不来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失业或下岗人员的择业观念陈旧,他们在国有单位享受惯了社会保险或其他福利待遇,加上受传统的社会择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贪图轻松、安逸、体面、挣钱容易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险、技术难度高和社会声望低的职业,有些宁愿闲在家,消极等待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和安置比较满意的工作,也不愿去条件差的企业或岗位工作,出现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的结构性失业,据有关部门对建筑、环卫、矿山、冶金4个行业119个工种的典型调查统计,4个行业的缺员率达40%,其中建筑业缺48%,翻砂工缺53%,磨抛光工缺69%。结构性失业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三、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实选择

既然劳动力供给呈刚性而需求具有弹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实现我国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把过剩劳动力的绝对量降低到最低程度呢?我们认为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和城市双重推进,最大化增加劳动力就业岗位

我国剩余劳动力不仅表现在城市而且更大量的是表现在农村,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不是单靠城市或农村所能够独立完成的,必然双重推进,实现城乡的共同发展。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保护私人资本的长期性政策预期环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使农民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而且相当数量的农民和城市居民手里有了钱,但是有了钱却没有真正地利用起来,大多数是将钱存入银行,有些农民是盖房子、生孩子、玩色子,有些居民是炒股票、倒车票、讲情调,总之没有形成实业性投资和带来就业,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资源浪费。要深化体制改革,逐渐消除发展私人经济特别是以家庭资本形成为基本内容的中小资本经营的障碍,降低资本进入门槛,通过资本大众化来扩大就业空间。

2.全面启动农村市场,充分挖掘农村就业的潜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总人口的80%,农村市场极为广阔。在目前城市市场疲软,产品积压严重,企业发展困难情况下,我们认为需要在农村市场找准突破口。

3.城市和农村要互相依存、共同发展。①农村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等,城市则需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和必要的信息及政策指导;②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③制定农村经济发展保护性措施,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④乡镇企业要进行必要的重组,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⑤乡镇企业要纳入我国企业改革的整体布局考虑,加强对乡镇企业的业务指导;⑥要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防止结构性失调,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4.打破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5.合理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二)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科技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1.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素质。

①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确保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有效防止劳动力过早进入供给市场。②加大职业再教育力度。失业或下岗职工在重新就业前必须经过与就业岗位相关的培训,否则不能上岗。对在职职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及时进行知识更新。③加强对劳动力的全面素质提高的培训。④建立职业教育和素质测试制度,促进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

2.加大科技投入,抢占新的制高点。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间的竞争,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因此,要想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实现劳动力最大化的有效就业,就必须把发展科技作为治国方略来对待。

3.利用新科技,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新的就业。

4.用科技作媒介,加快企业资产重组和企业间的联合,形成内优外强的企业优势,增强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

(三)降低劳动力无效供给,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劳动就业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经济过程,参加经济运营。由于我国历史原因,形成“企业冗员”和“在职失业”的无效劳动力供给,无效劳动力不但不能创造社会效益反而会带来社会净产品的损失,因此降低劳动力的无效供给也是解决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必要措施。

1.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①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②健全法律监督约束机制,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③健全计划生育配套措施,提高人们少生优生的自觉性。

2.降低周工作时间,增加劳动的有效供给。工作时间的长短与劳动力供给有直接关系。如果把我国现行的40小时周工作制改为35-38小时,我们认为是可能的而且也是极其必要的,这一调整将会把相当于2000多万的劳动力(按1.2亿人进入经济过程计算)优化出来。

3.适当降低妇女社会劳动参与率。在现代分工的条件下,家庭劳动和社会劳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延长带薪休假时间等一系列措施,鼓励部分妇女重返家庭劳动岗位,我们认为这一办法既适合中国国情又能较好解决现实问题。

4.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和适当调低退休年龄。建立劳动预备制度(即对新生劳动力就业前追加1-3年职业培训和相关教育),既可以推迟所增劳动力的就业年龄,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所增劳动力在技能上的欠缺,从而起到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适当调低退休年龄是使劳动者提前退出劳动岗位的一种作法。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供大于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与其让年轻的劳动者失业,不如让接近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提前1-3年退休,腾出工作岗位来。目前不少企业采取企业内退的办法效果不错。我们认为如果国家有关部门能出台相关政策,不但能较好地降低无效劳动的供给,而且会给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重塑劳动力输出体制,开拓国际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资源是我国经济循环和竞争的最大优势,如果我国劳动力输出占国际市场份额的2-5%,中国每年将有1000万左右的劳动力称雄国际市场,并给中国带来巨额外汇收入(按保守估计,劳动力年获净收入5000美元,那么年总创汇就约达500亿美元),这一资本用于国内投资,又可推动1000多万劳动力进入经济过程。这不仅可产生2000万劳动力的重新配置效应,而且这2000万劳动力都是高效劳动状态进入生产过程的,每年为社会创造的财富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

标签:;  ;  ;  ;  ;  ;  ;  ;  

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看我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现实选择_充分就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