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光十色的社会主义观(上)——苏东剧变后的国外社会主义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剧变论文,国外论文,五光十色论文,苏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9—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虽然西方有人断言这是社会主义的终结,但社会主义问题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潮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代表西方资产阶级观点的有: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类》,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20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1989)和《失去控制:21世纪前夕的全球混乱》(1993)等。代表原苏东国家共产党人观点的有:1993年3月召开的苏共第29次代表大会,1993年10月29日 —30日俄罗斯《真理报》上发表的娜塔莉娅·莫洛佐娃的文章《隧道的尽头是社会主义的复兴》等。代表西方社会民主党人观点的有:在1990年创办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发表的《纲领性声明》,以及在1990年夏和1991年夏以德国社会民主党《新社会/ 法兰克福杂志》的名义出版的两期《未来的社会主义》特刊(含2篇社论和25篇论文)。 代表西方传统左派观点的有:在1990年4月纽约举行社会主义者会议以后, 由《每月评论》社出版、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和女皇学院经济学教授威廉塔勃编撰的《从左派的观点看社会主义的未来》(含5部分18 篇论文)。代表西方新左派观点的有:《新左派评论》杂志主编罗宾·勃腊克蓬编撰的《倒塌之后:共产主义的失败和社会主义的未来》(含20篇论文)。此外,还有由法国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巴利巴尔和“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代表拉比卡编的《当代马克思》杂志,在1993年第14期上发表的英、美、法等国5个学者论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论文, 等等。
上述各种政治力量和思潮的观点,对于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角度地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会有所裨益。故而,本文就这些观点中论述的关于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作一综述。
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
(一)界定社会主义的依据
1、 认为社会主义面临更新的双重任务:一是消除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缺点,消除对社会主义原则的歪曲和背离;二是社会主义思想的更新,使之同20世纪末的现实结合起来并为下世纪初作出筹划,如果社会主义不对目前社会中的变动和文明性质的转变所产生的问题作出回答,那么社会主义就没有前途。
2、社会主义如同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一样,具有历史性, 与自己所处的时代联系在一起,反映时代的矛盾、成果和局限。因此,目前需要一个现代的、形式和内容都崭新的、能对当代世界及其前景作出展望的社会主义构想。
3、要吸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构想中的有价值的东西, 因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构想中有两个特点:第一,认为社会主义是从历史本身合乎规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认为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这两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构想的科学性。
4、认为社会主义本身的未来是与复兴和革新社会主义思想、 与把社会主义思想溶入现代精神文明相联系,即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时代的全部精神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
5、社会主义是发展概念,至少在目前, 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思考的水平上,社会主义不应是一种最终完成的结构,其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具有单一的社会主义本性。
6、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准, 不仅仅是私有制的消灭程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化水平。历史的发展愈益表明,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满足程度、劳动者物质福利和精神方面的发展水平、社会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目标的接近程度,才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准。
7、社会主义意味着“征服经济的制高点”, 如果社会主义不能提供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它必将遭到失败,退出舞台。
(二)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定义
1、认为现代社会主义的核心概念还是“对生产资料、 分配和交换实行共同所有”,如果不用这样的词句,那又怎样表述社会主义?社会所有仍然应该是社会主义活动的核心,不仅在一国如此,在整个世界也是同样如此。
2、代替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社会,在这个社会中, 生产资料私有制将被社会的所有制所取代,资本的统治将被与其他劳动人民结成联盟的工人阶级政权所取代,人们将根据社会需求计划社会生产。这一历史的抉择就是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
3、社会主义是否允许所有制的多元化?本世纪20 年代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与7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的经验对这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否定这一点,它认为私有制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只要它能比其他所有制形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只要它更为有效,能更好地刺激生产力。分析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也应使用同样的方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有不同的所有制形式,而在于哪一种形式占主体地位。
4、认为社会主义是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经济制度的“综合体”。 这种观点特别强调:社会形态的更替主要不在于消灭而在于改造现存的社会经济结构,在于改变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比例。
5、社会所有制是每个人对整个社会财富的个人所有制。 人作为个人(个人所有者或局部工作者),所需要的仅仅是他个人消费的和他自己所使用的那部分财富。但人作为“自由的个体”,所需要的是整个财富,首先是人类在文化方面所创造的财富。社会所有制的原则要求的不是在人们之间分割财富,而是每个人拥有完整和全部地掌握财富的权利。社会所有制不简单是人们对某部分财富的公共集体所有制,而是每个人对整个社会财富的个人所有制。
6、在发展生产力与所有制的关系上, 认为生产力是全部人类历史的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把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文明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而革命是取消旧的生产关系和解放生产力的手段。
7、社会主义应该定义为:一个摆脱了剥削、 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的世界社会;制止人类的物质再生产危机和“文明的生存危机”;取代资本主义的结构特性和调节原则;用未来社会积极的特性取代消极的特性;社会主义不仅是对未来的设想,而且也是运动,也是一种价值体系。
8、社会主义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团结、 人道和社会公正的世界的总称,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矛盾和罪恶的回答。在那里,人们将摆脱经济剥削和官僚主义压迫,发展自己的个性,并且民主地以合理的方式处理自己的自然和社会事务。社会主义意味着人类生产力和创造力的全面解放。
9、认为仅仅通过价值体系去界定社会主义是不够的。 社会主义既是现实的趋势,是在全世界都在进行的社会生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保障劳动者得到社会保护、社会保障,对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进行管理的现实的社会机制。
10、社会主义的定义应当是实现经济关系领域和政治关系中的自由和平等,并通过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建立的关系实现社会生活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有效的、和谐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如马克思所说,实行所有制的改造。
11、不管我们怎样给社会主义下定义,我们都不能把它与民主和自由对立起来。没有自由的地方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由于否定自由,而是由于比自由主义更广泛地阐述了自由才发展起来的。对于自由主义来说,自由首先是人在法制国家范围内达到的政治自由。对于社会主义来说,自由还是把人从迫使他变成只为了生存而进行劳动的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12、社会主义离不开民主,如果社会主义没有民主,社会主义就会死亡。当劳动人民的政权官僚主义化时,当共产党或劳动人民的党丧失与劳动人民的联系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13、社会公平的思想不是区分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的标准。把政治平等与社会平等结合在一起,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身的东西。
14、重视正义和伦理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欧洲历史上社会主义的一般定义是指在经济上、政治上实现自由和平等。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的自由和平等,是各种学派讨论的中心问题。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
在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中,福山认为苏东剧变标志着社会主义历史的终结,标志着资本主义和民主化已经战胜了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布热津斯基认为,共产主义气数已尽,世界正进入共产主义之后的历史阶段。他并且预言,很可能到2000年1月1日,共产主义的学说对21世纪的前途无关紧要。英国著名右翼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说:“马克思主义将在20年内消亡”。
但是,西方一些传统左派和一些共产党人的看法与之相反,他们的观点和论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没有社会主义,世界将是不完整的。 社会主义学说和整个社会主义运动,是任何一般民主发展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产物,又是现实发展的趋势。在当代,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解决改善劳动人民的劳动条件这样一些社会问题,制定实行社会自治的最佳形式,保卫劳动者在教育、文化、精神发展方面的权利,保证国家实行更有效的社会政策。
2、 认为“不能把苏联模式的失败看作是社会主义难以实行的证据”。只要存在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就不会消失。因为资本主义导致了并将继续导致一系列的危机,这些危机提出了废除资本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可能的,是因为正是这种资本主义创造出了战胜资本主义所必不可少的经济和文化前提,能够在世界范围建设生产者自由联合的人和物质生产力。社会主义终究将是继资本主义之后的、并战胜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苏东剧变虽然使社会主义受到了挫折,但“人类将重新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因为资本主义绝对无力解决个人和全人类的问题”。再度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思想和制度构成的挑战,会比苏联共产党政权曾构成的挑战更加令人生畏。
3、现在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但可以十分肯定地指出,20世纪建立的社会形式已经过时,已不再符合文明发展更高阶段的要求。但是,断言社会主义已完全失去历史发展前途也未必合理。历史证明,现代文明至少是经过两条路线发展起来的。一条是由封建主义经过工业革命而走向垄断前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超国家资本主义,即资本主义联邦。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今天的资本主义已具有全新的、与列宁曾指出过的那些特征完全相反的特征。这个社会越发展就会越社会化。文明发展的另一条路线是从封建主义或半资本主义过渡到一种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个社会目前正向着新的发展阶段转变。这个社会实质上很可能把在现代文明发展的两条路线中发现的社会进步成果加以综合。大体说来现代文明的这第二条发展路线才刚刚延伸开来,说它穷途末路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不过,从社会主义理论的角度看,要抛弃旧的社会主义范式,为社会主义寻找新的历史形式。当代的发展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构想的某些奠基性的范式重新作出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从现实出发寻求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形式。
三、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
苏东剧变以后,国外一些学者对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以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发表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大体上有以下观点:
1、批判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他们说,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用国家取代了市场,却使经济的合理性消失殆尽,使人的科学技术创造性枯萎凋谢,导致一种新型政权国家的产生,它的经济完全政治化,没有能力保障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生产力的发展。他们认为,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市场是自由和合理经营的基础,消灭市场也就消灭了诸如交换、竞争和供求等一切经济活动的机制和形式;破坏了市场经济也就破坏了市民社会,自由和民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2、主张把市场和计划相结合。他们认为, 问题不在于是否应有市场,而在于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应当占有的地位以及需要对它进行调节的程度。鉴于资本主义经营的“非社会的”和“反社会的”动力机制,一定程度的调节和控制始终是绝对必需的。国家干涉主义迄今仍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基本的决定性组成部分,问题仅仅在于使这种干涉主义为社会服务而已。他们还认为,计划既能预测国家经济生活发展的基本方向,同时又必须建立在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对技术工艺和生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所以错误不在计划,而在于对计划经济强加上从任何一个方面来看都是糟糕的解释。他们的结论是,计划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必须在其各自的范围内、在每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共同有效地发挥作用。
3、市场和社会主义可以并存。认为社会主义不是死了, 而只是需要现代化,而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搞市场社会主义,因为社会主义的标记是平等主义,而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则代表着获得平等的最好希望,苏联模式计划经济的失败并未挫败这种希望。对市场经济的现代见解是,把市场看作是人造体制的复杂网络的组成部分,一切个人的贡献通过它而成为经过消毒灭菌和精炼的,正是这一种见解使市场可以和社会主义并存。
4、问题在于如何调节市场。这种观点认为, 反对资本主义市场,不是说要废除市场。有分工的地方,就有市场。问题不在于是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而在干能否并如何限制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如何把市场置于其他社会调节的约束之下。对市场进行社会调节的目的,总的说是要促进人的能力的发展,环境保护,但也要有助于社会再分配:收入和购买力的再分配,逐渐消除不平等;劳动“再分配”,人人都能从事需要技能的工作,等等。
5、认为社会主义是混合经济。这种观点说, 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市场经济与非市场经济、商品经济与非商品经济混合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实行“六种结合”,即公有制(或称社会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私人所有制的结合;市场和“分担与合作”(以不完全按市场方式进行的“分担与合作”来矫正市场的消极影响)的结合;资本效益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结合;本国的生产和国际生产的结合;代议制民主、代表制民主、多元民主和劳动者、公民的直接民主的结合;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六种结合”的核心是资本效益标准和社会效益标准的结合。社会效益标准的基本规则,是以越来越大的、由信息带来的、可支配的附加价值用于劳动者的全面发展。
标签:所有制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苏东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