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远程文献传递中的角色承担,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献论文,角色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0
图书馆在远程文献传递中一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早期的馆际互借,可以说是图书馆特有的服务,读者只有通过图书馆的中介才能获得其他图书馆的文献资料。随着电子文献和各种数据库的不断涌现,远程文献传递中电子文献的比例越来越高,传递手段也更为先进。在目前,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读者自己获取远程文献比以前已经大大地方便了,许多时候不再需要图书馆这一中介,那么,图书馆在远程文献传递中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呢?从图书馆的角度来说,远程文献传递包括把本馆的文献传递给其他馆的读者,和为本馆的读者索取其他图书馆或单位的文献两种情况,前者无疑必须由图书馆来承担,所以,在此我们仅讨论后一种情况,即远程文献的获取。本文从分析远程文献传递的各种形式入手,来探讨图书馆的作用,并就图书馆如何在远程文献传递中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提出自己的看法。
1.远程文献获取的几种类型
1.1非本馆的纸质文献或其他载体文献的获取。主要指拥有实物载体的书刊、视听资料、缩微资料、光盘、磁盘等。对这些资料的获取有两种形式。
1.1.1 借阅或借用,读者得到文献的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要归还原拥有单位。其文献获取的途径如图1所示。
图1 文献获取途径一
这一方法为最初的馆际互借形式,读者向图书馆提出申请,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的渠道与协作馆联系,协作馆一般以邮寄的形式把文献寄给该馆负责馆际互借的部门,图书馆再把文献借给读者,读者在办理了有关手续以后可以借阅或借用该文献。由于所获得的是协作馆的文献原件,读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把文献归还图书馆,图书馆再通过邮寄把文献及时归还协作馆。在复印机还未广泛使用和复印成本还较高的时候,这一方法用得较多。目前一般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采用这一方法,如协作馆在同一地区,借还比较方便;所索取文献本身的利用率不高;复制所需的成本较高等。在这一途径中,图书馆是必不可少的中介。因为这种原始文献的外借,对于非本馆的读者图书馆一般不予受理,只有在有馆际互借协作关系的图书馆之间才有可能。
1.1.2原文献复制件的获取。读者得到的为所需文献的复制件,无须归还原拥有单位。其文献获取的途径如图2所示。
图2 文献获取途径二
在这一途径中,由于索取的是原始文献的复制件,读者在付费后就获得了复制件的所有权。目前,许多图书馆也接受非本馆读者这一类的服务请求,所以,读者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通过图书馆的中介获得文献的相应复制件,另一种是直接与有关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服务机构联系,获得相应的复制件。
1.2网络传输型电子文献的获取。主要指通过互联网或专线获得的远程文献或信息,包括各种网上信息、网络型数据库、商业数据库等数据的获取。这类文献属于图书馆不拥有实物载体,一般称之为虚拟馆藏,其中有些为图书馆得到授权拥有使用权的文献,有些是本馆未得到授权,需通过有使用权的单位再获取的文献。这些文献的获取形式更多,概括起来有4种情况。
1.2.1由图书馆支付了费用可以在局域网范围内有使用权的电子文献。实际上,这是目前许多图书馆补充馆藏文献的重要手段,即购买数据库的使用权,而电子文献的提供者则通过开通IP地址、设镜像站、提供网络版数据库等形式使特定局域网范围内的用户都能得到相应的文献。其文献获取的途径如图3所示。
图3文献获取途径三
从示意图可见,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网络型电子文献,但读者是文献或信息的接受者,无须向图书馆提出需要某一特定文献的请求,可以获得数据库里的所有文献,也不一定要到图书馆才能得到有关的文献,任何连通局域网的计算机上都可以获得有关文献。对图书馆来说,其本身也要通过局域网才能得到相应的文献。
1.2.2由图书馆支付了费用可以通过专线联通使用的电子文献。一般都是商业性数据库,按照每次使用的时间和信息流量收费。其文献获取的途径如图4所示。
图4 文献获取途径四
对于这一类电子文献的供应商来说,并非仅向图书馆开放其数据库,所以,从理论上讲,读者自己也可以直接获取这些文献。但这一类数据库一般都是量大、范围广、价高的,检索和使用都有较强的专业性,不熟悉数据库的用户会延长操作时间,使得费用大大增加,作为个人专门开通一个专线显然不经济,而单位用户还往往可以得到一定的优惠。而且,图书馆的专业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和操作,可以节约成本,因此,图书馆一般来说是读者必不可少的中介。
1.2.3图书馆没有付费无使用权的远程电子文献。在这一途径中,文献的获取途径实际上与图二类似,必须借助于有使用权的协作馆去获取相应的文献。当然,读者同样可以选择由图书馆作二传手与有关的图书馆联系,或自己直接与相应图书馆联系。而协作馆则通过文献获取途径三或途径四来满足来自于图书馆或直接来自于读者的请求。
1.2.4图书馆未支付费用有使用权的电子文献,主要是网上的各种免费文献。对这些信息的使用并无限制,图书馆与读者一样,可以通过联网计算机获得。所以,无论是图书馆还是读者都是单向的信息接受者。不过,图书馆可以通过对网上信息的选择、归类、导航等手段进行整理,再向读者发布,以提高读者获取有关信息的效率。其文献获取的途径如图5所示。
图5 文献获取途径五
2.图书馆在远程文献传递中所承担的角色
2.1中介。在读者获取远程文献的活动中,许多时候,图书馆扮演着中介的角色,读者通过图书馆的中介来获得其他地区、其他单位、各种形式的文献。由于图书馆往往与许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设立专门的帐户,可以按年或月进行经费结算,避免每次文献传递时的来往经费结算,从而方便读者,节省时间,在一些密切合作的单位之间还有相互的优惠政策。所以,尽管如途径二、途径四读者完全可以不通过图书馆的中介达到远程文献获取的目的,但一般来说,通过图书馆的中介比读者自己与有关单位联系而获取远程文献更为方便。而有时则图书馆这一中介是必不可少的,如途径一。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让读者真正感受到通过图书馆的中介可以更方便、经济、快捷地获得其所需的文献,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可能的结果是反而增加中间环节,使文献的获取更加麻烦和迟缓。读者则可能跳过图书馆的中介。
2.2信息源的选择和采集者。有些远程文献的获取权是通过图书馆的购买取得的,如途径三、途径四,选择什么信息源对图书馆来说就与其他的文献采购是一样的,而且由于数据库的信息量大,使用权的购买也价格不菲,所以,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的任务、读者特点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信息源。在其他的远程文献获取中,图书馆也同样承担着选择的任务,如途径一、途径二,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各种合作伙伴中,还要根据其文献拥有量、文献对本馆读者的适用性、通讯的方便灵活性、与本馆距离的远近、收费高低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确定重点合作单位和一般合作单位。图书馆在这方面的职责是无可替代的,而这一工作做得好,可以为读者远程文献的获取创造更好的条件。
2.3读者获取远程文献的引导者。这一角色任务不仅在途径五得到典型的体现,而且是贯穿于所有远程文献传递过程中的。对读者来说,对自己所在的图书馆,尚且经常搞不清有那些文献、在哪里可以得到等文献获取中的基本问题,在远程文献获取中就更会弄得一头雾水,有时可能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获取的文献,却走了长长的弯路。所以,图书馆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对读者进行引导、帮助。在读者需要获取非本馆的纸质文献或其他载体文献的时候,要帮助其查找文献线索,选择最佳获取途径,使读者能够从最方便、最经济、最快捷的途径得到所需的文献。在网络传输型电子文献的获取中,图书馆更要做好有关的指导工作。因为这一类文献的量大、类型多、检索需一定的技巧,还要对计算机、网络等有所了解,能够操作。因此,图书馆不能买进有关的数据库就万事大结,放任读者去自我摸索,而要以各种形式,包括讲座、小册子、现场指导、网上帮助等方法,进行用户培训,要对各种有用的远程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读者更为方便地获取信息。
3.结语
远程文献传递的初级阶段,图书馆主要是通过馆际互借的形式,以邮寄为主要传递方式进行的,图书馆的角色基本上是作为联系读者和协作馆的桥梁,在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文献数量、种类大幅度增长,以及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远程文献传递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传递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远程信息作为图书馆为读者所提供信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怎样让读者更为有效、快速、准确地得到这些信息,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尽管许多时候读者可以不再需要图书馆作为获取远程文献传递的中介,但图书馆却不能放弃自身在此应尽的责任,实际上,在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在远程文献传递中所承担的职责更加多样化,也更为重要。如果图书馆充分发挥自己在远程文献传递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满足读者的需要,也为图书馆开拓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服务层次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收稿日期:200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