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活动认知偏差探析_科学论文

科学教育活动认知偏差探析_科学论文

科学教育活动认识偏差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教育活动论文,偏差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感知和操作,探索周围世界奥秘的活动。笔者发现,在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在认识上存在偏差。以下仅对认识上的主要偏差做简要探析。

一、过分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知识的系统性

有些教师在选择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时往往过分注重新颖性,但新鲜吸引人的内容并不一定适合幼儿。有些内容虽然比较新鲜,但不易为幼儿所接受,这势必会影响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因此,科学教育活动应选择那些幼儿常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易操作的内容。另外,有些教师在活动时过分讲求表述的精确性,诸如“速度”、“惯性”、“正负极”等,这些科技词汇对幼儿来说无疑是生涩难懂的。我们承认,科学必须追求绝对的精确,但对科学的描述应有精确和概述之分,定性与定量之别。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体现出的科学的严谨应体现在态度上,注重的是实事求是。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初步树立科学的思想,构建科学的思维方法,探寻科学活动的过程,而非专业性术语的精确表述。

二、认为科学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硬件

长期以来,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能普遍开展,一个重要障碍是人们盲目认为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需的教具和学具是精密的仪器和昂贵的设备,不少幼儿园因财力的原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事实上,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虽然必须具备求真的性质,但并无高、精、深的特点。限于幼儿的实际水平,采用的活动器材往往是由低成本、随手可取的材料制成的。例如,组织幼儿玩“沉与浮”的游戏时,可利用积木、海绵、塑料片、泡沫板、废牙膏皮等做实验。可见,器材选择的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内容的把握和实验的设计。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幼儿园可适当为科学教育活动添置一些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三、把以幼儿为中心看成是让幼儿随心所欲地自由活动

此误区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是教师本身并不明确活动内容和教育目的;二是教师对活动的内容和目的虽然心中有数,但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活动。在这两种情况下,教师都会对幼儿听之任之,结果幼儿盲目的活动背离了以幼儿为中心的根本目的。例如,积木本是用来搭着玩的,有一天教师却用来做摩擦力的实验,每个组只发两块,目的是让幼儿观察同样的积木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教师让幼儿自己玩,五六个孩子争相抢积木,在教师没有任何暗示和引导的情况下,幼儿不理解以往积木每人一小堆,何以今天几个人只有两块,愈发闹得不可开交。以幼儿为中心的含义是要尊重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充分观察和亲手操作实物,并相互交流讨论。但这些都不能离开教师以提问、提建议、适当解释、最后小结等形式的正确引导。幼儿好奇心强,探究事物的兴趣浓厚,但能力有限,所以,教师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帮助。

四、认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需要统一的评价标准

鉴于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不可能像中小学课程教学那样有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如考试成绩)。如果坚持用某种特定标准,将有悖于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保护和发展这种兴趣。若不能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认真态度,幼儿即使能记住若干科学术语,教育也不能说是成功的。既然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难以有共同的评价标准,那么,采取何种方法来评价呢?我们可以按幼儿自由活动的科学性来鉴定,看看幼儿是不是更爱提问题,更喜欢观察了。日常教育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情景,给予同样的器材,不同的孩子玩法不一,即使在我们看来同是破坏物品的行为,亦有有序破坏和无序破坏之分,行动有序的幼儿往往是观察之后再操作的,而观察是进行科学活动的最初形式,无序行动则相反。教师如果不注意到细微差别,就不能很好地区分这两类不同的幼儿。不能区分,也就难以比较;缺乏比较,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的成效就无法确认。所以,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评价,有赖于教师对幼儿活动科学性的分析比较。

人们在认识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是在所难免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也不例外,重要的是必须正视它,研究探索出纠正偏差的方法。我们认为,纠正偏差的关键仍在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否则,只注意教育方法形式上的变化,那就是“换汤不换药”,不但不能纠正偏差,还会对教师和幼儿产生长久的消极影响。

标签:;  ;  ;  ;  

科学教育活动认知偏差探析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