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对水资源需求量很大,加强水资源保护十分重要。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来说,水分状况往往决定了区域内的生态保护水平与总体建设方向,具有显著的持续发展意义。因此,我们也需要正确分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处理好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间的关系。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
引言
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施工管理意识不足,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破坏了流域的水文生态,不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水文环境、生态环境进行恰当的保护,不仅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影响,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1生态水利工程相关概述
我国对于生态水利工程有着多方面的理解,虽然各自的说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生态水利工程所具有的效果和作用都是一致的,其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水文环境,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实现各区域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与管理,从而达到节约用水、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秉持自然生态理念与因地制宜原则,水资源开发建设需要结合当前环境,在尽可能保证河流原始状态与周边区域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充分发挥原有地域的地形优势、资源优势,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努力打造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针对不同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扩大灌溉面积、促进作物生长,满足当地农业、林业、渔业等多方面要求,以生态水利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努力得到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2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2.1相互促进
水资源充沛的情况下地表水会受到表面热能的作用蒸发成为水汽,水汽遇冷后凝聚成水在重力作用下降水,形成地表径流。这种水循环模式可以补充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从而保障工业生产与农业灌溉的基础性要求。可以看到,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合理利用水资源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反之,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与功能也有所差异,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具有显著的依赖性。
2.2相互影响
在水资源匮乏的前提下,地表径流减少,水循环过程减弱,说明可以利用的水资源量明显降低,无法满足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当前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开垦荒地、过度放牧、乱砍乱伐等不合理的耕作生产制度加剧了现阶段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植物物种明显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另一方面,水资源污染会加速水的成分改变,无法为工农业生产提供支持。由于水资源系统,特别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制约程度较大,流域内陆地生态系统的气候条件、植被条件等也会导致水资源系统朝着不可逆的方向转变,降低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陷入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
3基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3.1强化水土流失的监督与管理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通过组建科学、高效的监督执法团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行为进行全面的监督,确保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造成的破坏行为及时地制止。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和破坏,必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恢复工作,通过必要的防治手段来保证水土保持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增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强化水土流失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遵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水文调查,对施工范围内所有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且结合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处理。
施工人员应该与执法人员明确相关的监督规范,避免在执法的过程中,由于个人原因而造成监督出现问题和漏洞,从而保证整个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确保水土保持的整体效果。相关部门还应该强化对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易发区域进行重点监控,通过当地水文监测系统,对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该立即进行处理,完善的监督手段和管理方式,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区域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得到有效应用。
3.2掌握生态水利工程区域河流信息,构建水环境资源数据库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将“生态”二字放在重要位置,要明确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杜绝因人类抗拒自然而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对水环境不可逆的破坏,避免因水利工程导致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和渠道化,尽可能使河流形态符合区域地理地貌特征,从而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种群系统不被退化,让生态水利工程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实现河流生态系统以及水资源的保护。
3.3污水处理体系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提升了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下必然涉及到水源污染问题,主要表现为工、农业废水直接排入地表或地下产生的污染。再加上农药、化肥、化工材料的使用,我们应该对现有的水资源利用进行监测分析,建立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体系,让污水达标排放到相关标准。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水利行业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关键手段,目的在于有效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率,减少水质污染情况。具体来看,污水处理体系需要明确城市垃圾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问题,加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方案。对于某些内陆河来说,水环境几乎不具备自净化能力,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此时,对于某些排污量过大或缺乏污水处理能力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从根源上提升污水治理标准,以良好的监督手段来保障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
3.4提升水资源的自我修复能力
水是生命赖以生存之源,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已被普遍认同,自然生态系统的最大特性便是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水资源系统修复能力主要以适应能力、自主运行为表现形式,即自主选择、淘汰、保存其系统的各种能力与生物种类,从而构造一种更具适应力的生态体系。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建造时,应以水资源保护为建设方向,确实保障水资源系统的自我修复力,同时还应对流域的自然形状与美学价值加以充分考虑,进行周围环境地势现状的结合性分析。佛山市的水资源系统中物种丰富、水量充足,具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
3.5河岸防护
河岸防护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形式,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前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对一定范围内的水陆连接区域进行河岸防护作业,由于水陆连接区域是水生物与两栖生物得以生存的基础保障,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做好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以生物物种多样性为出发点,做好当地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协调配合,为水生物生存繁殖提供良好的自然空间。除此之外,河岸防护还可以通过周边景观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搭配合理的植物种类实现生态绿化与园林绿化的结合,在发挥沿岸防护生态保护功能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层次感与艺术感。
结语
近些年,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就中国全境而言,洪涝、干旱灾害频频发生,能源急剧匮乏,生态保护已成为时代任务,水资源保护工作应首当其冲。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功效,已备受各行各业人们瞩目,并不断被实际建设应用。生态水利工程是功在千秋的惠及民生工程,可优化子孙万代的生活环境,造福后世。
参考文献:
[1]德吉卓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7):249-250.
[2]陈晨.水利工程建设对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7(3):77.
[3]孙路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No.531(22):290.
论文作者:曹露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水资源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