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李冬梅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李冬梅

身份证号码:45222319881123xxxx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并分析了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最后概述了绿色建筑设计的几大要点,分别从朝阳、建筑材料、采光通风、保温隔热以及可再生资源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这就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也对建筑物提出来了更高的新要求。尤其是近几年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推广,使得绿色建筑得到了普遍的推广。

1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简介

1.1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跟传统建筑物的设计理念相比,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且重视自然资源的节约。在设计绿色建筑时,设计师要将建筑视为整体,兼顾到建筑的各个部分,并有针对性的分析各个特点,并且借助自然的自我调节来实现废弃物的净化,真正做到资源的科学利用,防止出现浪费资源的情况。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所以,人们需要一个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环境,而传统建筑要实现通风往往是借助人工方式,而此方式常常会导致较大的资源浪费,人们也无法跟自然进行近距离接触,十分不利于身体健康,而当我们将绿色设计理念引入后,就能有效节约建筑资源,还能让人跟自然近距离接触。

1.2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1)做到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使用到的资源和能源也越来越多,甚至还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而绿色设计理念则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绿色设计不但能降低资源的浪费率,还能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因为绿色设计注重太阳能等新能源再生资源的运用,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理念,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2)因地制宜

新时期的建筑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因地制宜,而不是盲目照搬传统和其他建筑的设计理念。因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方的气候有很大的不同,而这些气候的不同就需要设计建筑时具体情况具体设计,具体来说就是设计时结合当地的特点,更好的实现自然通风和采光,以便尽量避免因为通风和采光等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比方说我国南方地区往往很热,通过将遮阳板进行不同位置的摆放,就能防止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避免因此导致出现眩晕;在西北地区,因为日照相当丰富,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能源;北方地区寒冷刺骨,则要注意使用到保温材料。

(3)结合工程所在的基地环境进行设计

在保证建筑舒适、安全的基础上,应该在设计建筑时将当地的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应该将建筑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因素考虑在内,尽量确保建筑跟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融为一体,最终为人们创造出健康而舒适的环境,真正确保建筑材料与能源的有效利用。

2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朝阳角度设计

目前,房屋的朝向是选择房子的第一要素,可见,房屋朝向在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现在的高层建筑由于本身的高度太高,建筑之间的距离较小,导致不同楼层,甚至不同户型之间的阳光照射时间及进光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为建筑的采光设计造成一定困难。在高层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将建筑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保证各楼层和各户型均可以得到充足的光源,另外,太阳方位角的变化会对建筑物不同方位日照时间的长短产生影响,冬季太阳方位角变化范围小,不同方位的日照时间产生的差距较大,而不同纬度也会导致日照时间差异大,因此,在朝阳角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太阳方位角的变化。

2.2选择节能型建筑材料

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杜绝高污染、高耗能的材料,优选可再生、无污染的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对建筑材料的选择有以下几点要求:①就近原则,选择离建设地点尽可能近的建筑材料,而且最好是产于本地,方便运输;②选择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以及混合结构等建筑结构要有较高的强度;③尽量保持建筑物的造型简单,避免使用装饰性构建;④建筑材料要结实,强度要高,最好生产使用的原材料是废弃物。

2.3采光通风

影响人工环境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采光质量,采光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了环境的质量。一般可将采光分为人工采光和自然采光两种,两者间如何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是采光低能耗策略的关键。若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充分利用自然光。风的利用同样如此,自然风的合理利用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设计的另一个体现,不仅可帮助创造一个清新自然的人工环境,还可减少机械通风带来的能量损耗。

2.4注重景观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景观设计:①根据建筑物场地内的绿化情况及景观设计情况布置一些小路,并在路边设置座椅等一些服务设施;②在相应位置进行无障碍设计,在满足设计标准的同时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③在人群及车辆集中的地方要适量种植可以遮挡阳光的乔木,比如停车场、活动区及小区道路旁;④小区内要设置由乡土植物组成的绿地景观,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植被的生活习性,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护理,从而形成健康的绿化体系;⑤室外地面的透水铺装率应>50%,停车场的透水铺装率应>40%。同时,要保证公共区域路面的太阳辐射系数应≥0.4。

2.5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1)太阳能资源

每一个建筑因为朝向、高度以及布局存在差异,其获取日照的时间与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并且同一建筑的不同楼层所获取的太阳能也会存在差异。应该将太阳能作为优质光源合理引入高层民用建筑物内,对每一楼层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量进行严格设计,并结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高层民用建筑物之间楼间距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风能资源

设计不仅要利用地热、空调和暖气等常规性能源,还要充分结合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楼间距与楼体朝向、室内和室外布局规划等不同特征,最大化降低楼体之间对夏季风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夏季风可以得到全面利用。另外,要尽可能的提升建筑楼体对冬季风的抵御力,最大限度的隔断冬季风对高层民用建筑物室内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为高层民用建筑室内的良好通风提供保障,实现常规性能源排放量的有效降低。

(3)水资源

设计应该注重通过人工和天然地形来回收雨水,以便更好的做到雨水的节流和采集,做好储存管理,并通过适当措施把这些雨水变成可用水,充分利用水资源。另外,还可以循环利用中水资源,将其用于绿化灌溉、消防以及洗车等工程中,以便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污染,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2.6合理构建隔热保温层

应结合建筑物外部结构进行隔热保温层构建,降低室内热量的散失,最终满足于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从隔热保温层的有效设计中,其应该重点从屋顶结构以及外墙结构两个方面进行处理,选择较为理想的保温材料进行逐层操作,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整体保温隔热效果,降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遗漏问题。当然,这种隔热保温层的构建还需要考虑到相应建筑物其它方面功能的满足,比如对于防渗漏效果也可以和隔热要求协调设计,充分提升整体效能;

总之,为了有效提升绿色建筑的设计效果,一定要明确设计原则,然后才能够较好运用理想的技术手段进行充分优化设计,促使建筑物能够在节能、节水、节地、环保等各个方面具备较强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常征征.浅议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四川建筑.2006(6):63—65.

[2]徐雅,杜鹃.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5:56.

[3]伍文捷.浅谈绿色建筑设计原则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门窗,2013(5):23.

[4]王玲续.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现状的探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27(5):509-512.

[5]刘光忱,孙磊,赵曼.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探讨[J].建筑经济,2011(11):100-103.

论文作者:李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  ;  ;  ;  ;  ;  ;  ;  

绿色建筑设计相关问题研究论文_李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