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等级划分及其结构特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特征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等级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际贸易网络(international trade network)较好地体现了国家(地区)间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使其成为经济研究中使用网络分析方法的前沿领域。Snyder和Kick(1979)以及Smith和White(1992)等人最早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了国际贸易网络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结构,但其研究更多是对已有的世界体系理论假设进行验证(Nooy等,2011),并不能较好地探究国际贸易网络更为具体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为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将复杂网络思维应用于国际贸易网络分析,并在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化规律及其构建机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然而,较早的研究主要针对国际贸易无向无权网络,侧重于分析国际贸易网络具有无标度分布、小世界特征、高集聚系数以及不同节点间度度相关等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Serrano和,2003;Li X.等,2003),并认为网络中的财富和资源也都存在无标度特征(LiX.等,2003),而也有学者发现国际贸易网络的度分布只在一个窄区域内服从幂律分布(Garlaschelli和Loffredo,2005)。
近年来,此方面研究在国际贸易网络的构建上开始朝两个方面发展。一是开始侧重于分析国际贸易有向有权网络。刘宝全等(2007)、段文奇等(2008)分析了加权国际贸易网络的度分布、群聚性、度相关性和互惠性等拓扑结构特征的演化规律。Fagiolo等(2008)发现基于加权的国际贸易网络表现出来的统计特征与传统的无权网络视角存在很大的差异。Fagiolo等(2009)进一步分析了加权国际贸易网络的连通性、层级性、集聚性和中心性等网络统计量,发现所有节点的静态分布及其相关结构在近20年来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而Squartini等(2011a,2011b)则对无权贸易网络和加权贸易网络的结构特征及特征统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总结。二是开始侧重于分析具体商品的国际贸易网络。如Baskaran等(2011)研究了28个产品组的国际贸易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及其在1980—2000年期间的演化情况;而国内学者孙晓蕾等(2012)和郝晓晴等(2013)则分别研究了全球原油贸易网络和铁矿石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演变规律。
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分析的深入,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国际贸易网络的构建过程及结构特征演化机理。Wilhite(2001)较早认为,全球范围内国家间双边贸易的优先连接机制,最终使得国际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Li X.和Chen G.等(2003)则认为,优先连接机制并不适用于全局的国际贸易网络,并提出了局域世界演化网络模型。之后,部分学者开始探讨网络外部驱动因素对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变的影响,采用引力模型来分析GDP、地理距离、国家大小、语言差异、边境效应、贸易协议、要素禀赋差异等对国际贸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Garlaschelli和Loffredo,2004,2005;Fagiolo,2010;Baskaran等,2011;戴卓,2012)。为此,Duenas和Fagiolo(2013)专门就引力模型是否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网络的拓扑结构展开了系统论述,发现二元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较好地用引力模型来解释,但加权网络的结构特征及集聚系数等高阶特征则不能用引力模型来复制。此外,Fagiolo等(2013)基于零模型对国际贸易网络的演进展开了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二元网络中节点度序列足够用于解释不对称性、聚类一度相关性等高阶网络特征,但在加权贸易网络中节点强度序列却不足以预测国际贸易网络的高阶特征。
以上研究明确了国际贸易网络具有复杂网络的诸多典型结构特征,较好地分析了影响国际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出现的构建机制和决定因素,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网络构建上,现有研究中构建国际贸易无权网络或加权网络的标准基本都是直接基于贸易流,并没有考虑国家间进行贸易在区位选择偏好上存在的差异。例如,2010年中国向朝鲜出口22.776亿美元,该贸易流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和朝鲜其实并不相同,该贸易流对中国可能微不足道,为此中国并不表现出明显的贸易选择偏好;而对于朝鲜而言,该贸易流可能至关紧要,因而表现出较强的选择偏好。第二,在分析方法上,现有的国际贸易加权网络更多是基于网络整体进行分析,并没有对边权取不同阀值而将网络进行等级划分,使得现有的网络结构特征分析仍局限于网络整体层面。而Fagiolo等(2008)发现,存在更强贸易关系的国家更为集群化,意味着不同边权阀值水平下的网络结构特征将会存在差异,为此有必要对网络基于边权进行等级划分处理。
有鉴于此,笔者力求在以下方面做出新的尝试。首先,利用国际贸易网络数据计算出各国相互之间的出口和进口区位选择偏好程度,再据此分别构建出口和进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简称偏好网络);其次,对偏好程度取不同阀值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等级,然后对不同等级偏好网络的基本情况和结构特征进行剖析;再次,选择与偏好问题紧密相关的互惠性、同配性和集聚性三方面指标来分析不同等级偏好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
二、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及其网络构建
(一)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指数
国际贸易的区位选择偏好是各国在考虑贸易成本及收益的前提下,为更好地谋求利益而对某些国家或地区表现出来的进口或出口选择偏向,即国家在选择贸易伙伴时所表现出的喜好程度。一般而言,由于国际贸易的区位选择偏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因此对i国和j国两个国家来说,i国选择j国进行出口的偏好程度与j国选择i国进行出口的偏好程度不相一致;同样,i国选择从j国进口的偏好程度与j国选择从i国进口的偏好程度也将不一致。而且,对于同一有向贸易流(如i国向j国的出口)的出口国和进口国而言,i国选择向j出口的偏好程度也不等同于j国选择从i国进口的偏好程度。考虑到以上情形,笔者借鉴Michael等(2004)及许和连和吴钢(2013)在研究国际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偏好的建模思路认为,如果i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各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越大,那么i国针对某一特定国家(j国)的出口额在世界各国向j国的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理应越大。因此,将i国向j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各国向j国的出口总额的比重减去i国的出口总额占世界各国出口总额的比重来构建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简称出口偏好)指数:
(二)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构建
从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库中采集2001—2010年涉及221个国家及地区的国际贸易网络数据①,利用Matlab软件将其整理成元素为的加权矩阵,表示t年i国向j国的出口额,单位为当前价千美元,而则表示t年i国向j国的进口额,且≥1,即仅包括贸易额大于或等于1千美元的贸易关系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ITC数据库中两国相互间公布的进出口额存在差异③,本文针对该问题的处理方法是,对同一贸易流上存在两个公布数据则取其均值,仅存在一个公布数据时则直接采用该值,两国都没有公布时则默认为0。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和式(2)计算出历年的和,并以其为边权来构建国际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另外,与都是具有方向性的指标,因此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都是有向网络。
考虑到各国间进口和出口贸易区位选择的偏好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偏好指数的得分来设定阀值对网络进行等级划分,以更细致地分析不同偏好程度下网络的结构特征。下页图1以2010年为例,给出了偏好网络的基本流程及等级划分情况。如图所示,先通过计算国际贸易偏好指数来作为网络边权,将国际贸易网络转换成出口偏好网络和进口偏好网络,然后对偏好指数取阀值得到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
三、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等级划分概况
对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进行等级划分即通过对设定不同的偏好阀值将其划分为多个不同等级的网络,每个等级的网络都是由偏好程度大于阀值的所有贸易关系组成。网络的偏好程度阀值越大说明该网络所代表的选择偏好关系等级越高。由于对网络边的权重取阀值不会导致网络的节点数减少,但边数会出现较大的变化。为此,采用网络边数来反映2001—2010年不同等级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基本变化情况。
为了全面而细致地反映出2001—2010年间国际贸易偏好网络的边数随偏好阀值所发生的变化,将偏好程度以0.01为间隔将0~1的区间划分为101个等级,并计算出每个等级水平上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从下页图2不难看出,这十年间国际贸易偏好网络中贸易关系的偏好程度分布格局基本稳定,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都在阀值为0~0.1区间内出现急剧减少,之后则随偏好阀值的提高减少速度有所下降,并在0.4~0.5区间内变得特别少。这意味着进口和出口选择偏好其实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各国在选择进口和出口贸易伙伴时表现出来的偏好多数都程度较小,仅有较少的贸易关系表现出特别强的选择偏好。
同时,为清晰而简明地对2001—2010年间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边数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图2中网络边数随偏好程度阀值所发生的变化情况,专门选取具有区间代表性的偏好阀值0、0.01、0.05、0.1、0.2、0.3和0.5,并具体给出基于以上阀值得出的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的边数(见表1)。
表1中第1~2行给出了未取阀值前的国际贸易网络整体规模情况,第3行是偏好程度大于0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边数,而4~9行和10~15行分别是偏好阀值为0.01、0.05、0.1、0.2、0.3和0.5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边数。从中可以发现,2001—2010年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具有以下特征:
其一,阀值大于0的偏好网络边数占原未取阀值网络总边数的比重不足25%。从表1可见,2001—2010年出口和进口偏好大于0的网络边数稳定在6000~6500之间,其占未取阀值网络总边数的比重则均稳定在22%~25%之间④。由于偏好指数取值大于0时可认为存在偏好倾向,而小于或等于0时则认为是不偏好。因此,以上情况说明国际贸易网络中仅有约四分之一的贸易关系表现出偏好倾向,其余大部分的贸易关系则并没有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区位选择偏好。
其二,进(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随着阀值的增大表现出长尾分布特征。从图2和表1不难看出,2001—2012年间随着阀值从0.01、0.05、0.1、0.2、0.3增至0.5,进(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在迅速减少,但是减少的幅度却在不断降低。以上情况说明进(出)口贸易的区位选择偏好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绝大部分表现出偏好倾向的贸易关系其偏好程度其实并不大(偏好程度在0~0.05之间),但也存在少数偏好程度特别大的贸易关系,其偏好程度可大于0.5甚至更高。换句话说,国际贸易网络中的贸易关系即使存在贸易倾向也更多表现为弱偏好关系,而强偏好关系的数量则很少。
其三,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在2001—2010年间都较为稳定,并且偏好程度越高的网络更为稳定。从表1第1~2行可见,未取阀值前的网络整体规模在2001—2008年间不断发展壮大,年平均增长422条边;而2009—2010年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网络中的边数较2008年减少了4.39%。但是,从表1中4~9行可见,阀值为0.01、0.05、0.1、0.2、0.3和0.5的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幅度都相对较小,其中,2001—2010年的边数年均变化量分别仅为17、7、7、5、3和3条,远远低于未取阀值前的网络整体规模的变化幅度。而从表1中10~15行可见,不同等级出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边数年均变化量也基本相似。由此可见,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偏好阀值越高的偏好网络稳定性更强。
其四,相同阀值下的进口偏好网络的边数明显高于出口偏好网络的边数。从表1的4~15行可见,不管是在哪个阀值层面上,进口偏好网络中的边数在2001—2010年间都大于出口偏好网络。其中,2001—2010年阀值为0.01时进口偏好网络中的边数较出口偏好网络平均多出约62条,而阀值为0.05、0.1、0.2、0.3和0.5时也分别多出约44、17、3、7和7条边。这意味着世界各国的进口贸易相对于出口贸易而言普遍表现出更强的区位选择偏好,买家(进口国)在选择贸易伙伴时往往比卖家(出口国)更加挑剔。其原因在于进口贸易需要更多地考虑贸易伙伴在产品生产上的自然禀赋、生产技术、品牌质量等方面因素,这使得进口贸易选择偏好会更集中于一些特定国家。而出口贸易则往往主要考虑贸易伙伴的消费水平与消费偏好,从而在选择贸易伙伴时拥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不同等级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结构特征
不同偏好阀值的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具有不同的网络边数,这意味着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有可能存在不同的结构特征。然而,目前关于网络结构特征的分析具有多视角和多维度性,拥有众多的结构指标和测算方法。有鉴于此,主要选择与偏好问题紧密相关的互惠性、同配性和集聚性三方面结构指标来对2001—2010年不同等级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展开分析。其中,互惠性主要解释国际贸易的区位选择偏好是否具有相互性,同配性主要解释性质相同的国家间是否更可能出现连接偏好,而集聚性则主要解释国家间的相互偏好是否存在“抱团”的集群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等级、不同年份以及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比较。
(一)网络的互惠性分析
有向网络的互惠性一般以两两节点间双向边的总数占网络所有边的比例来度量,该指标被称为互惠系数(reciprocity coefficient),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表示双向边的数量,而E则为网络中有向边的总数。在国际贸易偏好网络中,双向边其实表示两个国家(地区)间存在相互的选择偏好。以出口偏好网络为例,其双向边表示国家i偏好于出口到国家j,而国家j也同样偏好出口到国家i。
图3给出了2001—2010年出口和进口贸易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互惠系数随时间和偏好阀值的变化情况⑤,其网络以0.01为间隔将0~0.3的区间划分为31个等级。而表2则给出了原始完全网络及阀值为0、0.01、0.05、0.1、0.2和0.3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从中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其一,随着偏好程度的增大,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性整体表现为降低态势。从图3中可见,2001—2010年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互惠系数的曲线都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而从表2中可知,在未取阀值的完全网络中,历年的互惠系数都高于0.83,但当阀值为0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都低于0.5;当偏好程度增至0.01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历年的互惠系数分别仅约为0.2和0.25。而当偏好程度增至0.2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基本都等于0。这意味着随着偏好程度的增加,网络中存在相互偏好的贸易关系的占比减少,而且偏好程度超过0.2时,国家间将基本不存在相互偏好的贸易关系。这种情况可能的解释是,国家间相互偏好的程度其实并不对等,i国可能非常偏好向j国出口(进口),但j国向i国的出口(进口)的偏好程度与i国存在较大差异。
其二,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在2001—2010年间都较为稳定。从图3中可见,图a和图b中2001—2010年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曲线位置差异都不大,尤其是曲线左端更是几乎重叠在一起。而从表2中可以进一步发现,未取阀值的完全网络互惠系数从在2001—2010年间提高了0.024,但偏好程度大于0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并没有表现出如此明显的增长,而是仅在0.195~0.211区间内变动。阀值为0.01、0.05和0.1的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幅度也都较小,其数值分别稳定在[0.195,0211]、[0.064,0.078]和[0.007,0.039]区间内。2001—2010年不同等级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与之基本相似。由此可见,国家在选择进口和出口贸易伙伴时不管在哪个偏好水平上的互惠关系在2001—2010年间都较为稳定。
其三,相同阀值下的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明显高于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从图3中可见,图b中2001—2010年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曲线整体位置高于图a中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曲线。而对比表2中的数据也不难发现,随着阀值从0.01、0.05增至0.1,进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互惠系数平均值为0.263、0.101和0.047,而出口偏好网络的互惠系数则分别仅为0.201、0.071和0.020,分别高出了0.062、0.030和0.026。由此可见,两国间的进口贸易相对于出口贸易而言在区位选择上更容易产生相互偏好,买家(进口国)和买家(进口国)之间更容易形成互惠联盟,这是因为如果i国偏好于在j国购买商品,那么j国为了有所回报也往往会倾向于前往i国购买商品。
(二)网络的同配性分析
网络的同配性指的是属性相近的节点倾向于相互连接的程度,一般而言,节点的属性往往以节点度数来衡量,这是因为节点度数可以较好地通过节点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来反映节点的基本特征。根据Newman(2002,2003)对有向网络同配系数(assortativity coefficient)的定义来测量网络的同配性,其公式为
式中,表示连接度数为j的节点和度数为k的节点之间的边数,即所有从度数为j的节点指向度数为k的节点的边数,即所有从度数为k的节点指向度数为j的节点的边数。而分别是的标准差。s∈[-1,1],如果s>0则说明网络是同配的,相同属性的节点更倾向于连接;如果s<0则说明网络是异配的,不同属性的节点更倾向于连接。|s|的大小则可以反映网络同配或异配的强弱程度。因此,在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中,如果其同配系数为正,则说明在网络中具有相似地位的国家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偏好,相反,如果其同配系数为负,则说明国际贸易区位选择的相互偏好更多产生在具有不同地位的国家(地区)之间。
图4给出了2001—2010年不同等级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随时间和偏好阀值的变化情况,而表3则给出了原始完全网络及阀值为0、0.01、0.05、0.1、0.2和0.3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从中可以发现:
第一,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基本都表现出异配性特征,而且,随着偏好阀值增大,出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再波动的变化趋势,而进口偏好网络则表现为先降后波动式上升。从图4中可见,不管是a图还是b图中的同配系数曲线基本都低于0,尤其是进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曲线在阀值低于0.1的区间段中更是基本都低于-0.3。这说明不管是出口还是进口偏好网络在各个偏好水平上国家间的相互偏好基本都存在异配性,贸易关系的选择偏好更多表现在网络属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口偏好在低水平上存在异配性表现更为明显。而且,图4a中2001—2010年出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曲线都是先急剧上升到-0.1水平以上,再急剧下滑到-0.2水平以下,然后主要在-0.1~0.2之间波动;而图4b中进口偏好网络2001—2010年的同配系数曲线左端先从接近-0.1急剧下滑到接近-0.3,且后端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波动,但整体呈上升态势。
第二,2001—2010年较低阀值水平上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同配系数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而在较高阀值水平上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则无明显发展趋势。从图4中可见,图a和图b中表示2001—2010年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同配系数的10条曲线仅在左端位置排列较为齐整,但曲线右端则相互交错,这意味着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仅在较低阀值水平时表现出较为相似的发展规律。而从表3中也可看出,在未取阀值的完全网络同配系数从2001年的-0.364增至2004年达-0.332,之后一直下降到2010年仅为-0.381,表现为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偏好程度大于0时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同样从2001年的-0.147增至2005年达-0.115,而后至2010年则下降到-0.162。阀值为0.01和0.05的出口和进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也都表现出类似的发展规律,但当阀值大于0.1是网络中同配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不明显。
第三,相同阀值下的进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绝对值基本都高于出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绝对值。比较图4中a图和b图不难发现,b图中同配系数曲线整体上距离横坐标的距离都较a图要大。而从表3中也可看出,在阀值水平为0.01、0.05、0.1和0.2时,进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同配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22、-0.243、-0.238和-0.162,其绝对值分别较相应的出口偏好网络同配系数绝对值的平均值高出0.133、0.031、0.099和0.028。由此可见,进口偏好网络的异配性选择倾向更为明显,这是因为买家(进口国)在选择贸易对象时往往更偏好于具有不同属性的国家和地区,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优化互补。
(三)网络的集聚性分析
网络的集聚性反映的是网络节点的邻居之间同样彼此存在连接的程度,相当于朋友关系网络中某人的朋友也互为朋友的概率(沃瑟曼和福斯特,2009)。因此,在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中,分析网络的集聚性其实相当于分析i国偏好于选择j国出口(进口),i国偏好于选择k国出口(进口),那么j国和k国也存在相互的贸易选择偏好的概率如何,也相当于分析i、j、k三国之间是否因为相互间都具有较强的贸易选择偏好而存在“抱团”形式的聚类现象。为简明直接地分析网络的集聚性,仅考虑不同等级的偏好网络的无向无权集聚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代表网络中的节点数量,=1时表示节点i和节点j存在连接,=0则表示两个节点之间没有连接。而如果=1则表示节点i、j和k之间相互都有连接而构成一个三角形,否者,=0。
图5(见下页)给出了2001—2010年不同等级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随时间和偏好阀值的变化情况,而表4则给出了原始完全网络及阀值为0、0.01、0.05、0.1、0.2和0.3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从中可以发现:
第一,随着偏好程度的增大,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整体都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从图5中不难看出,2001—2010年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集聚系数的曲线都表现出明显的下滑趋势。从表4(第13页)中可见,在未取阀值的完全网络中,历年的集聚系数都高于0.75,但阀值为0时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仅在0.35左右。而且,当偏好程度增至0.01时,2001—2010年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分别仅约为0.25和0.21。尤其是当偏好程度增至0.2时,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都接近为0.02,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则都接近为0。由此可见,在偏好等级越高的网络中,国家间出现“三角恋”形式偏好关系的情况越来越少,因此,国际贸易网络中的“抱团”集聚行为更多是弱偏好关系组成的。
第二,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在2001—2010年间都较为稳定,但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较出口偏好网络更具稳定性。从图5中可见,图a和图b中2001—2010年的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曲线位置差异都不大,尤其是曲线左端更是几乎重叠在一起,并且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曲线位置更为接近。而从表4中可见,在未取阀值的完全网络集聚系数从2001年至2006年提高了0.034,之后至2010年则较2006年降低了0.02。但是,偏好程度大于0时,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却并没有出现如此大幅度的变化,其数值稳定在0.343~0.362范围内,区间跨度仅为0.019。而阀值为0.01、0.05和0.1的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在2001—2010年间的区间跨度也分别仅为0.011、0.015和0.011,都低于0.02。但是,阀值为0.01、0.05和0.1的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的相应区间跨度分别为0.020、0.049和0.029,基本高于0.02。由此可见,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集聚特征都相对较为稳定,其中,买家(进口国)在偏好上出现相互“抱团”的集群特征更具稳定性。
第三,相同阀值下的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明显高于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从图5中可见,图a中2001—2010年出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曲线整体位置高于图b中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曲线。而对比表4中2~6行和7~11行的数据也可发现,随着阀值从0.01、0.05、0.1增至0.2,出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集聚系数平均值为0.249、0.127、0.065和0.024,而相应阀值下进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2年间的集聚系数则仅为0.211、0.094、0.034和0.003,分别高出了0.038、0.032、0.032和0.021。由此可见,国家选择出口贸易伙伴相对于选择进口贸易伙伴更容易在偏好上出现“抱团”的集群特征。如前所述,其原因可能是卖家(出口国)相对于买家(进口国)在挑选贸易伙伴时并不那么挑剔,也不会更偏好于寻求异质的贸易伙伴进行贸易,从而更容易出现3个或3个以上国家相互间都存在出口贸易选择偏好的情况。
五、主要结论
在构建国家间进口和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指数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221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网络数据对其进行测算,并以此作为边权构建了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进而,对偏好程度取不同阀值将偏好网络划分为不同等级,重点从互惠性、同配性和集聚性三方面分析了偏好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并从不同等级、不同年份、出口和进口三个维度对偏好网络的上述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
(1)国际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中的贸易关系更多是弱偏好连接,仅有约25%的贸易关系表现出选择偏好倾向。但表现出偏好倾向的贸易关系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其偏好程度绝大部分在0~0.05之间,仅存在少数偏好程度特别大的贸易关系。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规模基本保持稳定,偏好程度越高,国际贸易偏好网络稳定性更强。而且,世界各国选择进口贸易伙伴比选择出口贸易伙伴更为挑剔,表现出更强的区位选择偏好。
(2)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性会随着偏好水平提高有所降低。而且,不管在哪个偏好水平上,国家间选择进口和出口贸易伙伴时出现的相互偏好关系在2001—2010年间都较为稳定。进口偏好网络的互惠性明显高于出口偏好网络,这意味着国家间选择进口贸易伙伴比选择出口贸易伙伴更容易形成相互偏好。
(3)国际贸易偏好网络在不同偏好等级上基本都表现出异配性特征。国家在选择进口贸易伙伴时往往更偏好于选择网络属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出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随着偏好阀值增大先升后降再波动,但进口偏好网络的同配系数则表现为先降后波动式上升。而从时间发展趋势来看,2001—2010年间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在较低阀值时都表现为先升后降,而在较高阀值时则趋势并无明显。
(4)出口和进口偏好网络的集聚系数随着偏好水平提高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国际贸易网络中的“抱团”集聚行为更多是由弱偏好关系组成。而且,不同等级的进口和出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在2001—2010年间的集聚特征都较为稳定,其中进口贸易区位选择偏好网络的该特征更为突出。此外,国家间对出口贸易伙伴的选择偏好相比选择进口贸易伙伴更容易出现“抱团”的集群特征。
①由于2006年塞尔维亚和黑山(YUG)分裂成了黑山(MON)和塞尔维亚(SER)两个国家,本文涉及的221个国家及地区在2001—2005年的国际贸易网络中有219个,而在2006—2010年中则有220个。
②ITC数据库仅记录了贸易额大于或等于1千美元(当前价)的贸易数据。
③两国对同一贸易关系所公布的贸易额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计价标准不同(出口国按FOB价,而进口国按CIF价)、特殊商品的是否列入统一范畴的规定不同以及时间差异等。
④基于式(1)和式(2)可以推出>0和>0时网络中的边数是一样的。
⑤由于阀值大于0.3的国际贸易偏好网络中的互惠系数都为0,为此仅考虑0~0.3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