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伟大实践与显著效果_宏观调控论文

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伟大实践与显著效果_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发展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大实践和显著成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新阶段论文,成效论文,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初步进入平稳较快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这是新一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00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加快增长轨道,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从2000年开始,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上;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进入了周期的上升阶段。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局部过热的苗头和一系列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主要是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银行贷款增速偏高,引起煤电油运供应紧张,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粮食产量连续4年下降,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

分析其背景,主要是消费结构升级拓宽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改革的推进使市场主体的活力逐步增强(好的企业,例如民营企业增多),市场环境逐步改善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来自市场的内生性因素不断增强,需求增长能力明显提高。消费结构升级速度加快,拉动了产业升级。居民在住、行等方面消费旺盛,拉动了住宅、汽车等产业加快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变化和升级。以信息生物产业为先导,住宅、汽车产业为支柱,传统产业全面改造为基础的产业升级主线越来越清晰。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带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伴随着城市产业和基础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和劳动力向城市迅速转移,我国城市化进入又一个活跃时期。1998年~2005年间,城市人口比重年均提高1.4个多百分点,比1992年~1997年的年均增幅提高了0.4个百分点。城市化为产业升级创造了必要的环境,与产业升级形成了相互推动的关系。经济结构转换的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自主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剧烈变化,体制机制问题形成低成本扩张。新一轮经济较快增长起源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了房地产、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与食品、轻纺、家电等传统的终端产业比较,对重化工业和能源运输产业的需求要大得多。2003年与2000年比较,钢材产量翻了一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房地产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对钢铁、水泥、有色、石化、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产生巨大需求,打破终端产业和中间产业原有的供求平衡;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也必然对煤电油运产生巨大需求,并打破中间产业和基础产业之间原有的供求平衡。新一轮产业结构失衡导致新的市场供求缺口,并引起价格上涨,形成一些行业利润丰厚的发展空间,刺激相关产业迅猛增长。重化工业、能源运输产业都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加快发展必然导致投资高速增长。可以认为,这一轮投资高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新出现的市场供求矛盾的适应性调整。在原有的产业均衡被打破、新的产业均衡尚未形成时,必然出现由结构剧烈变化导致的一些行业的迅猛发展。

从体制和机制角度看,由于约束和补偿机制的缺陷,导致了低成本扩张,加剧了扩张的力度:第一,土地开发成本很低。土地通常以协议方式转让,没有通过市场化交易反映真实地价,征地、拆迁补偿标准不健全或不能严肃执行,一些地区甚至以零地价进行招商。第二,资金使用成本很低。扩大内需背景下,银根宽松,资金价格很低,而在经济升温、货币需求增加、物价上涨以后,利率却没有变化。第三,环境和资源的使用成本很低。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缺少必要的准入标准和补偿标准,建设项目几乎不计环境、资源的使用成本。我国矿产资源税目前还是按照实物量征收,在煤炭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时,对资源开采的补偿明显偏低;而且煤、电价格脱节,资源型产品价格的上涨没有相应传导到最终产品。凡此种种,难以形成相应的替代、节约资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经济运行和投资扩张成本低的背后,潜伏着一系列体制缺陷,如政府干预过多,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确立,市场机制不健全,价格不能反映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投资风险约束不到位等。

综合起来看,是经济增长空间扩大和经济活动成本偏低的矛盾: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产业升级和剧烈的结构变动,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新的增长内涵使工

业化与城市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快,这些都形成新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土地、资金、资源、环境等方面的使用成本又很低,容易导致不计成本、忽视效益的低水平扩张,不利于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妨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因此,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问题,本质上是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是结构矛盾和体制缺陷的综合反映。

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供求紧张,并导致粮价和食品价格较快上涨,其原因和背景则与1978年~1990年期间有很大不同。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另一方面,城乡居民的粮食消费量则趋于稳定。全国人均粮食消费量从1986年起持续减少,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粮食购买量从每年138公斤,逐步降低到1995年的97公斤;农民原粮人均消费量也保持在1987年的259公斤的水平上。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粮食购买量降低到78公斤,农民人均原粮消费量降低到218公斤。同时,猪、牛、羊肉等粮食转化产品购买量也趋于稳定。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保持在23公斤左右,农民保持在16公斤左右。年度粮食消费量大体稳定在9700亿斤左右(由于对社会粮食存量,特别是农民家庭粮食周转存量统计上的差异,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为9300亿斤)。在此背景下,粮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形势,我国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出现根本性改变,并导致了市场粮价持续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市场对粮食生产的调节作用仍导致粮食产量持续减少。正是市场的这一调节作用,导致了2003年粮食产量降低到8630亿斤的水平,人均粮食产量降低到666斤,低于1982年的水平,同时也使粮食供大于求格局得到改变,促使粮价较快上涨。总体看,这是市场调节下粮食生产适应粮食需求的调整活动,由于市场调节机制以及政府调控职能各自存在的问题,使其反应得比较激烈,波动幅度比较大。粮价和食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使政府和社会各界重新认识到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注意加强了城市化进程中对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

二、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措施

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统筹协调,及时制定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防止大起大落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全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措施。调控的重点:一是地方政府的土地开发和批租;二是银行系统的资金供给。既调控这些要素供给的总量,也调控其投向(明确了控制发展的行业)。由于对“非典”冲击经济后果的担心,2003年的调控力度比较温和,而且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进行。到2004年一季度,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行业的投资过热苗头明显,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比较突出。针对形势的变化,中央果断加大了调控力度,在进一步强化经济手段调控的同时(两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开始动用必要的行政措施(冻结土地审批一年,要求地方与中央保持一致,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进行直接审查,对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清查等)。通过法律经济手段,并辅之以行政手段,对部分行业投资进行直接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土地和资金等关键要素的供给,抑制了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企业、居民的自主投资,从而减缓了低成本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程度,缓解了信贷、投资增长过猛,以及土地开发和城市发展对部分居民利益侵害较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同时,加大了对农业、能源运输等基础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经济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此外,还加强了煤电油运的生产调度,加快了规划内的铁路、电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经过这些努力,有效地抑制了暴露出来的问题,继续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进入2005年以后,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经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要更加注重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加注重把握好宏观调控的重点和力度,更加注重增强宏观经济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要求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综合运用财税、货币、土地供给等政策手段,有效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控制投资反弹的同时,重点稳定房地产价格、控制房地产投资重新过热;化解外贸顺差扩大带来的贸易争端。与此同时,着力进行改革攻坚,在农村税费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都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改革对解决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弊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长远和基础性的作用。这次宏观调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1)审时度势,主动调控。(2)区别对待有保有压。(3)措施配套,注重实效。这次调控既运用我国以往几次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又根据新的情况有所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同深化改革紧密结合,注重实效,标本兼治。

三、宏观调控的显著成效

在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呈现快速稳定增长状态。

第一,经济增长水平提高。2003年至200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0.4%,较1978年~2002年的年均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比同期世界经济的年均增长率(4.9%)高出1倍以上。

第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较高。我国历史上,经济发展进入上升通道以后,一般波动幅度加大;经济增长率超过10%以后,增长率快速提高的特点比较明显。2003年~2006年,我国GDP增长率依次为10%、10.1%、10.4%和11.1%,2007年预计在略高于11%的水平,年度间波动幅度控制在1个百分点以内。在工业化城市化双加速阶段,面对各方面空前高涨的加快发展热情,通过宏观经济调控的正确引导,防止了经济增长持续升温的现象,总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

第三,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3年~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由5784亿元增加到1.88万亿元,年均增长34.2%;财政收入由1.89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年均增长19.6%。

第四,经济总量大体平衡,物价基本稳定。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通过稳定需求,促进供给特别是基础产品供给增长,保持了经济总量关系的大体平衡,实现了物价的基本稳定。2003年~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8.65%,年均上涨2.1%。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计在4.5%,虽然明显上升,但与历史上相比,仍属于较低水平。1978年~200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433.5%,年均上涨6.3%,特别在经济增长率超过10%的年份,价格涨幅更高。

综合看,我国经济在新的上升通道中保持了较高增长和较低物价的格局,没有出现明显的总量失衡,没有出现价格水平的大幅上涨,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从2007年前三季度的经济指标看,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主要是:

第一,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趋势得到初步抑制。从季度经济增长率看:一季度为11.1%,二季度为11.9%,三季度为11.5%。经济增长呈现高位趋稳态势。

第二,价格涨幅在相对高位上趋于稳定。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较8月份降低0.3个百分点。主导消费价格上涨的肉禽蛋的价格出现回落迹象,随着猪肉、鸡蛋供给的较快增长,预计未来价格涨幅回落的态势会更加明显。

第三,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度加大。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9%,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2.3%持续保持活跃状态。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断加快、消费预期不断改善、住行等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的情况看,消费需求的活跃具有越来越高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前三季度,投资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累计投资增长率为25.7%,增幅回落1.6个百分点;出口同比增长27.1%,增幅提高0.6个百分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增长开始减缓,出口增长总体趋于平稳。经济增长正在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投资、消费、出口三项需求均衡拉动转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强了。

第四,结构矛盾有所缓解。主要标志是:煤电运紧张状况基本缓解。2003年~2006年,全国发电装机由3.914亿千瓦增加到6.22亿千瓦,增长59%,年均增长16.7%;煤炭产量由16.67亿吨增加到23.8亿吨,增长43%,年均增长12.6%;货运量由156亿吨增加到199亿吨,增长27.6%,年均增长8.4%;粗钢产量由2.2亿吨增加到4.2亿吨,增长91%,年均增长24%;10种有色金属产量由1228万吨增加到1917万吨,增长56%,年均增长16%。2007年粮食产量预计将突破1万亿斤,实现连续4年增产。基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给能力的增强,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对稳定物价提供了重要支持。

第五,供求总量关系改善。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三项需求增长水平较高,大体比较平稳;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我国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供给增长潜力较大。还要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对供求关系的调节更加灵敏,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规模,既及时满足了市场需求的变化,也有效地避免了产能过剩,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使供求关系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的协调情况都得到改善。供给与需求关系改善,加强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

第六,节能减排成效逐步显现。2006年,单位GDP能耗开始由升转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增幅降低;2007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降低幅度进一步加大,二氧化硫排放量开始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增幅明显降低。表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步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增强。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初步进入平稳较快可持续增长轨道。当然,将经济发展的好势头保持和巩固下去,还需要继续迎接新挑战,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完善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那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标签:;  ;  ;  ;  ;  ;  ;  ;  ;  

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伟大实践与显著效果_宏观调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