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政治科突显的“命题与教学”并行相悖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命题论文,相悖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考试评价是现代教学体系重要的实践环节。这一环节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同时又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成效和意义。所以,教学与考评在同一运行环境中其行为取向往往是协调统一、并行不悖的。
但是,当我们纵观近几年江苏高考政治卷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从事学科教研的命题专家在考纲的理解、教材的使用以及热点的把握上与专注知识讲授的基层教师之间存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表现为“高考命题”与“课堂教学”间出现并行相悖的思维模式和行动趋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对现实矛盾。
一、“纲目有别”的教学原则与“无所不考”的命题选择
在文科的专业课教学中,教师通常奉行“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原则。这里的“纲”就是指划定教学范围的考试大纲。但是,在每年的高考试卷中,总会存在一些让考生大伤脑筋的偏难题,这些题目的难点有时表现为设问的深度,有时则源于所考查知识点的偏冷。
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与高考命题犹如在进行“棋牌博弈”,如果命题一方采取“超常规”布局,那么学科教学的思路往往也会被打乱。在今年江苏高考政治卷中,简析34题就涉及了“净出口值”这一考纲之外且学生并不熟悉的经济学单位。实践表明,对这一概念的考查不仅超越了考生基于考点解析和多轮复习的课堂所学,同时也超出了中学生所能达到的课外知识覆盖,所以,在面对这道缺乏注解的运算题时,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感到茫然无措。可以说,众多考生正是在这道“超纲题”的左右下产生了“自我否定”情绪,并最终受其影响对整张试卷的难度做出了错误的评估和判断。
“纲目有别”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课堂教学严谨性的体现。教学双方只有都明确地知道考什么,如何去考,才能使教学实践具有成效。而作为选拔性考试,“无所不考”也是保证高考命题具有深度和广度的需要。所以,在面对“教学”与“考评”这对并行但不对等的作用关系时,避免“超纲”才是稳固教学的关键。
二、“普遍关注”的热点选择与“独辟蹊径”的命题设问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时政热点无疑是承载学科知识的最佳论据载体。基于这一载体,教师可以轻松地借事说理,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无论是在常规教学环节还是复习迎考阶段,社会热点都会被教学主体所充分关注,这是教学的必然,同时也造成了命题障碍。
关注时政热点,解析社会现象,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时效性,从这一点来说,高考并不回避热点。但是,当面对全省各地高考模拟卷中对热点的全面覆盖和深度考评时,高考命题往往就要通过思维创新来保证“高考无原题”这一准则的实现。在今年高考江苏卷中,探究37题的第二个问考查了“推行社区养老”的社会意义。这道题涉及了“优化产业结构”这一热门考点,但是,本题并没有将设问的重心全部置于该考点上,而是通过扩大知识考查范围而使其成为答案的一部分。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各地模拟卷对高考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考生作答本题的难度。
每年的高考热点都是相对清晰和有限的,这使得命题与教学两方通常会形成对热点选择的共同倾向。在高考中,当命题理念和教学思想产生交集时,课堂上的关注要点会在高考卷中重现;而如果高考命题为规避这种思维碰撞进行必要的命题创新,相信这也是对学科教研的拓展和推动。
三、“字斟句酌”的思维习惯与“避实就虚”的解题技巧
高中的课堂教学是细致严谨的,这种严谨性不仅体现在对知识的清晰梳理,同时,还体现在对解题方法的分类指导。在解题技巧上,课堂教学普遍强调通过“字斟句酌”来把握考点,梳理问题。但有时这种合理的解题思维在保证答题规范性的同时,也会让考生失去答题的轻松和高效。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我们发现,有许多的题目如果仅仅依赖考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去解答,往往会使其走入认知误区和思维盲点。但是,当学生跳出现成的解题程式,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时,答案反而能轻松显现。今年高考江苏卷中的单选29题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论点。本题通过描述“平面与圆锥面”相截后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概括其中的哲学寓意。这道题从知识层面看是借助几何学原理来阐述哲学概念,如果按“字斟句酌”的思维习惯解题,考生必然会花费相当的精力来进行题干内容的抽象模拟,而这极易使其陷入解题误区。对于本题,其实考生完全可以运用简单的逻辑思维分析出材料中所包含的“稍变一点”,“再变”和“过了关键点”等词句指向的是“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在这里,“避实就虚”显然胜过“字斟句酌”。
在解题中养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有利于考生高效规范地答题,但面对高考命题中出现的新元素,我们也需要去尝试探索解题的新思路。
四、“学科知识”的精益求精与“他山之石”的面面俱到
与许多专业性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与周边学科有着更为广泛和紧密的联系。其中,经济学对于原理的概括往往借助数学的坐标解读和数据分析;当阐述“社会思想演变”和“民主制度发展”时其又与历史教材高度重合;而哲学中对规律现象的解析也要借助高中生物的自然科学知识。所有这些表明,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体系中,本学科知识的深度细化和辅助知识的充分添加都是绝对必要的。
那么,“本学科知识”的教学与“辅助知识”的添加能否实现水平和能力上的同步呢?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在许多情况下,正是学生在其他学科基础能力上的养成不足使其在政治解题上形成能力缺陷。在2011年江苏高考中,考生在解答政治卷单选第27题时就遇到了困难。该题在题干中选用了《木兰花》词句,并让考生在选项中选择其同义句。从学科层面看,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哲学原理的解析判断力,其实,这也是考量学科以外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领受力。当考生面对选项中熟悉或是陌生的诗词名句时,真正左右其答案选择的也许正是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句提点或是课外阅读中的深刻一念。
“学科知识”的精益求精与“他山之石”的面面俱到在难以同步实现的情况下有时会成为限制学生认知发展的一对矛盾。这启示我们,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不应只立足本学科的知识评讲,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养成对于高中各科知识间的综合吸收和运用能力。
高考命题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关联密切。命题为教学指引了方向,教学为考评奠定了基础。高中教学只有准确认识并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在推进学科教研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