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铁夫理论的哲学分析_里昂惕夫之谜论文

里昂·铁夫理论的哲学分析_里昂惕夫之谜论文

“里昂惕夫反论”的哲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昂论文,反论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序

H-O模型是赫克谢尔—俄林模型的简称。其主要观点是:生产要素秉赋的差异是贸易发生的原因,一国必定出口使用自己相对丰饶、密集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使用自己相对稀缺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据此,一般认为,美国是一个资本丰饶而劳动力相对稀缺(高工资率)的国家,因此美国在生产、出口机器设备等资本密集型产品方面应具有相对优势,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于1953年利用他所创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以美国情况为例对H-O模型经验检验,其结果与H-O 模型理论推断相矛盾。这种矛盾称作里昂惕夫反论(Liontief paradox),习称里昂惕夫之谜。

西方学术界为解开此谜,提出了一些理论观点:一说对这些观点无一得到普遍承认,未能找到一个可以共同接受的解释,故解“谜”的尝试仍在继续。〔1〕另一说,经过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做到了对H-O 模型的修正,使之与实际能较好地结合起来。〔2〕

我研究了一些有关里昂惕夫反论的解释,感到其中不乏合理性思想。但有一共同缺点,就是他们过于就事论事,缺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辩证的科学分析。事实上反论这种东西在相当大意义上已经超出了其学科本身的范畴,转化为哲学问题。里昂惕夫反论在相当大意义上就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哲学问题。所以不在这个意义上搞清楚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它的。作为对西方学者研究分析的一种逻辑补充,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分析它的成因等,力求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有所帮助。

2.里昂惕夫反论的成因与模型的一般性质有关,因而需要考察一下模型的一般性质。

H-O模型是一种经济学理想模型,像这样的模型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为了突出一事物的某一种属性(一事物在与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设立若干假设前提,目的是使突现出来的属性便于人们掌握和利用。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复杂事物的各种因素之间形成无限多的相互联系,各因素之间形成无限复杂的变化关系,我们只有根据实践的需要,把若干因素条件分别作一定的规定(如设某因素为不变化量等),才能够发现有限项因素(通常是两三项)之间的变化关系。这样的模型是理想化的,其一般性质即在于把事物的无限联系和无限变化转化为有限项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突现了少数有限因素之间的关系(以便于人们掌握)。H-O模型也具有这种性质。

这样做会使模型至少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对要作规定的因素在选取的数量上总是有限的,而客观上因素是无限的,于是使得模型的真理性总不免遭到削弱。由此可知,当我们应用一个模型时,丢掉了它的任何一个重要的假设前提,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削弱其真理性,甚至使其完全失效。其二是对选定的因素作什么样的规定,这是关系到假设前提的“质”的问题。规定得如何便直接决定了模型的适用范围和精确程度。

3.里昂惕夫反论的成因与H-O模型的假设前提有关,这一方面是指成因在于模型的假设前提的自身内容,另一方面是指成因在于对模型的假设前提的运用不当。

H-O模型有若干假设前提,其中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据西方学者们对里昂惕夫反论的研究分析可知,构成这一反论的成因的有“关税无干扰”(显性)和“生产要素同质”(隐性)两个假设前提。有人认为,里昂惕夫提出了劳动力非同质的结论,从而指出了H-O模型前提中的缺陷。〔3〕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的(更确切说,H-O 模型中劳动力同质这一前提是有很大局限性)。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对H-O模型前提运用得不当也应该被视为形成反论的原因。下面我们就劳动力同质的合理性以及对它的运用问题作一分析。

在H-O模型中,隐含着劳动要素在各国各区域同质的假设前提,但事实上严格说来劳动要素在各地方不同质乃是绝对的(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所以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国或两区域的劳动或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不同概念可以通用)。那么这是否意味着H-O模型中劳动同质的假设就没有任何真理性可言?不。各国各区域的劳动虽然总是有差别的,但差别的程度也总是不同的,差别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是以同质为“极限”的。在现实中,当差别小到不起重要作用,乃至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同质。可见,劳动同质这一前提包含着真理颗粒,而其局限性很大。这也就决定了H-O模型的适用范围:只能是在劳动差异小到接近于同质的范围内,或者我们把现实的有差异劳动换算成同质劳动后加以运用才不会出问题。

里昂惕夫本人对其反论的成因有如下解释:美国工人具有比其他国家工人更熟练的技术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是其他具有相同机器设备国家工人的3倍,这样, 如果劳动按照其他国家的水平来衡量,美国的劳动是倍加劳动(美国劳动量乘以3)。 所以美国实际上倒是一个劳动相对丰饶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因此,其贸易格局应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资本密集产品。〔4〕

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里昂惕夫考虑到了隐含在H-O模型中的劳动同质的前提,但不知道美国劳动与其他国家的劳动有如此大的差异。另一种可能是里昂惕夫事先既没有考虑到劳动同质这一前提,也不知道美国劳动与别国劳动有如此大差异。但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他不知道美国劳动与别国劳动有如此不同,没有充分了解H-O模型中劳动同质这一前提的重要作用,结果他把它用到它不适用的地方去, 从而使H-O模型由真理变为谬误。

事情如果真的像里昂惕夫所说的那样,那么问题就简单了。只要我们在计算美国工人的人数时把实际人数乘以3,“这样一来, 按生产效率计算的美国工人数同美国拥有的资本量之比,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就成为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所以它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5〕反论消除了。 甚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当初里昂惕夫就把美国劳动量乘以3(不管这是否合乎实际), 就根本不会发生这个反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H-O模型的局限性或缺陷就永远不暴露,总有一天会通过别的什么事情来暴露它的。这是历史的必然(关于这一点,快到本文结束时,我们就会很清楚了)。

以上我们曾经假定里昂惕夫所说的“美国劳动量乘以3 ”是正确的。但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国劳动者的效率只比外国高20-25%,不足以使美国转变为劳动力充裕的国家。”〔6〕我们也假定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这样一来是否就推翻了里昂惕夫对“谜”的解释的观点了呢?不完全是。就是说,我们不能否认实际上的劳动力不同质至少是部分地造成“谜”的原因,即这20-25%的差异也参与了“谜”的形成,不过它可能不像里昂惕夫所认为的那样起决定性作用罢了。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鲍德温提出了美国关税对美国贸易产生影响的观点。根据他的计算,如果剔除美国进口限制的因素,则1947年进口产品中的资本—劳动比将比里昂惕夫计算的比率低5%。 这一研究结果对里昂惕夫反论作了部分解释。〔7〕鲍德温的观点说明, “谜”的成因是与里昂惕夫在运用H-O模型时违反了其“关税无干扰”的前提有一定关系。

由此推知;如果劳动不同质和关税干扰两项对“谜”的形成同时起作用,那就会产生“合成误差”或“累积误差”。由此我们就会在更大程度上解释里昂惕夫反论(当然并不是说完全解释)。并且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应该有更多的因素参加这种“合成”作用。而所有因素(包括下面将谈到的)错综复杂地综合在一起便造成了这个反论。

4.里昂惕夫反论的成因与H-O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密切相关,这些概念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实践的需要。

西方经济学界对里昂惕夫反论的诸种解释,涉及到H-O模型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其中主要的是:劳动(由“劳动高效率论”提出);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及其关系(“要素密集度逆转论”);资本和自然资源及其关系(“自然资源稀缺论”),等等。 这些概念在H-O模型中起到“基石”或“细胞”的作用。 它们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的贸易实践的反映,当新的时期到来时,它们就不适应,〔8〕而且越来越不适应。这个症结必然反映在H-O模型理论体系的“细胞”中,最后被热情研究“谜”的西方学者一个个剖析和批判。

里昂惕夫关于劳动力非同质的研究表明,美国工人的高劳动生产率来源于美国的较高教育程度、较好的培训、高水平企业管理以及较强的进取精神等。这意味着:在劳动要素中渗透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重要成份,它们是造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不同质的重要的潜在原因;劳动是一个成份复杂、内涵丰富的概念。

要素密集度逆转论指出,在有些情况下,“同样一种产品属于资本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或界限。”〔9〕这种说法虽然仅仅能在特定条件下解释里昂惕夫反论,但这也证明它有一定道理。资本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建立在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基础之上,并与“生产要素丰饶”〔10〕发生联系的内涵极为复杂的概念。由于各国的劳动不同质以及生产要素丰饶的复杂内涵等原因,对它们作过于简单或含混不清的界定,或缺乏辩证的理解,就很容易造成矛盾。

自然资源稀缺论指出:“里昂惕夫的计算忽略了自然资源这一因素,美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饶,而且必须与大量资本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故美国进口替代品产业所占有的资本较国外同类产业为高,以致产生了里昂惕夫之谜。”〔11〕里昂惕夫本人同意这种观点。后来进一步研究表明,有些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发生反论现象,有的则不发生。其原因在于凝结在产品中的自然资源比重不同。这启示我们:在国际贸易中,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按不同比例相互结合(不会仅限于自然资源与资本的结合),正在悄悄地起作用。

归结起来,这里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是:在H-O模型中,一些基本概念缺乏准确清晰的界定,内涵和外延不明确;含义陈旧或过于简单、贫乏;缺乏对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渗透性和相互转化的清楚的表述;脱离实际,不能满足二次大战后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实践的需要。

实践需要什么,就一定会把它创造出来。战后产生了新的生产要素范畴,如人力技能、人力资本、〔12〕研究与开发等,它们不仅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解“谜”,而且补充了H-O模型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冲破了传统三要素概念对贸易理论的束缚,起到了概念革命的作用。

5.从一般反论看里昂惕夫反论,看到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反论。

中国有首颇富哲理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认识里昂惕夫反论也有这种性质。我们需要一个看里昂惕夫反论的大背景、大场面,这个大背景大场面就是一般反论。站在一般反论的立场上看里昂惕夫反论,就等于站在全局看局部,可以避免不识“庐山”真面目。

翻开人类科学思想史,会看到许多类似里昂惕夫反论的东西。其中较典型的有:罗素悖论(Russell's paradox)、奥伯斯佯谬(Olbers'paradox)、时钟佯谬(paradox ofclock)、双生佯谬(twin paradox)以及EPR悖论亦称EPR佯谬(EPR paradox)等等。 它们的英文表示都有“paradox”,意思是:①与通常见解对立的反论;②似非而可能是 的论点;③自相矛盾的话或事或物或人;④佯谬;⑤悖论。在科学史上存在不少没有用paradox标示的事件也和里昂惕夫反论具有某种相似或 相同的性质,如: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结论与以太说推论之间的矛盾;十六七世纪天文观测结论与托勒密学说的矛盾;化学实验结论最初与燃素说的矛盾;物理实验结论最初与经典物理学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在当时也都被看作怪事而一时难以搞清楚,所以它们具备反论或悖论的某种特征(关于悖论或反论的特征问题马上还要集中谈谈)。此外,还有人们所熟知的“说谎者悖论”,芝诺的“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等各种悖论,形形色色。所有这些东西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矛盾”。但这个矛盾是有自己的特点的。第一、这个矛盾有时自身就很矛盾,它是对两类在性质上截然不同的矛盾的统称,一类是逻辑矛盾,一类是辩证矛盾,但问题不在于对这二者的统称上,事实上矛盾一词本来就是对一切矛盾的统称。问题在于:虽然我们对这两类矛盾在定义上不会发生混淆,但在对待具体问题上有时却怎么也分辨不清(争议无定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何看待罗素悖论的矛盾性质问题。〔13〕一说它属于逻辑矛盾,一说它属于辩证矛盾,谁也不能说服对方。换言之谁也拿不出明显而确切的根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推翻别人的观点。这样一来,两种互不相容的东西居然可以集于一身,这个矛盾不是很“矛盾”吗?第二、这个矛盾有时是很奇怪的。它看似荒谬但又可能是真的,看似真的但又可能荒谬。一时难解其中奥秘。所以人们常称之为奇谈怪论或“谜”。第三、人们要推翻它一时难以给出正当的根据。一般说来这些就是这种矛盾的特点。

本文为了称呼上的方便,用“反论”一词来统一称呼它们。

反论肯定是有规律可循,可惜至今人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更未形成系统理论。所以未能提供一种有力的解决反论的武器。当然,从原则上讲,任何一个反论迟早总会彻底解决。像奥伯斯佯谬曾经在二百多年里都没有找到症结所在,但到了现代宇宙学产生之后,也终于找到了答案。这是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14〕但问题是,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武器来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研究反论的属性和规律性就是“研制”这种武器。

我在这方面做了一点尝试性工作,比如通过对历史上出现的大量反论的考察,根据它们的成因和它们的矛盾性质不同,得出以下一些反论类型:

(1)旧理论同新事实之间的矛盾;

(2)旧理论同新思想之间的矛盾;

(3)两种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两种观点无新旧之分,二者实际 上相反相成,但因不同学派对此认识不清,误以为互不相容);

(4)从某理论观点出发,在推导过程中隐含着毛病,结论发生矛 盾;

(5)违背某理论的前提来运用该理论,结论上出现矛盾;

(6)由某理论的概念或前提出发,进行合乎逻辑的推导,推出的 命题互相矛盾(其原因在理论的概念定义或前提上)。

以上的归纳总结,对于我们研究和认识一个具体反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不仅可以提供给我们研究反论的角度(作参考),而且也可使我们立足于一般反论看某个具体反论,收到站在全局看局部的效果。就拿里昂惕夫反论来说,从它的成因和矛盾性质上看, 它就与上面的第1、5、6条不同程度地相符合,这说明它与一般反论的性质有共同点,从而增大了我们对它的成因等看法的可信度。同时,由于比较效应,我们也可以看到里昂惕夫反论在反论大家族中的地位和性质——它比其他反论要复杂得多,它是一个复合型反论, 而其他的反论一般只符合上面6条中的一条或两条。这也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复杂性。这样就加深了我们对里昂惕夫反论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把它放在孤立情况下我们所能够得到的。

6.结语

里昂惕夫反论的发生看起来是偶然的——它是由里昂惕夫错误地运用H-O模型(的前提)而直接导致的,但其背后却隐藏着起支配作用的必然性,即H-O模型与不断发展着的国际贸易实践日益不符。这也是里昂惕夫反论的本质之所在。这种矛盾在愈演愈烈的发展过程中,最终必以某种途径或形式暴露出来。里昂惕夫反论就是揭示这个矛盾的一种途径或方式;同时它也就拉开了解决这个矛盾的序幕。因此,里昂惕夫反论的产生便成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在反论的刺激下,西方经济学界对它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探讨和辩论,其间产生出若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学说,主要有:劳动力不同质论、要素密集度逆转论、关税结构论以及自然资源稀缺论等。它们从不同角度论证和解释了反论,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反论本身的理解,加深了对H-O模型的理解,而且对二次大战后的国际贸易实际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正是在这个探讨、辩论的热潮中,也纷纷产生了一些适应新形势特点的新理论学说,主要有:国际贸易新要素学说、产品生命周期论、产业内贸易学说等,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补充、改进了H-O模型,对战后的新现象给予了理论上的说明,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国际贸易实践的需要。而所有这些都是同里昂惕夫反论联系在一起的。

注释:

〔1〕〔11〕《世界经济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第438页、第437页。

〔2〕〔5〕王永昆:《里昂惕夫之谜——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介评第七讲》,载于1987年《国际贸易》第七期,第34页,第53页。

〔3〕〔4〕〔7〕〔9〕高成兴等编著《国际贸易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6页,第46页,第48页,第47页。

〔6〕刘诚:《国际贸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 第56页。

〔8〕里昂惕夫通过对1947年和1951年的贸易资料进行计算, 以及鲍德温通过对196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都得出了“谜”的存在结论。而惠特尼对美国19世纪末的贸易结构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则否定“谜”的存在(参见王永昆《里昂惕夫之谜》,载于1987年第7 期《国际贸易》)。这表明,H-O模型中的资本、劳动以及由此派生的有关概念已落后于发展了的美国贸易实践。

〔10〕“生产要素丰饶”也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由于对它的定义不同,竟会产生出矛盾来。例如按“生产要素丰饶”的“价格定义”可得出“A国为资本丰饶之国,而非劳动丰饶之国”的结论, 而按其“物质定义”却可得出“A国是劳动丰饶之国, 而非资本丰饶之国”的结论。二者互相矛盾(参见《世界经济百科全书》第352页)。由此可知, 与此相关的概念(像“要素密集型产品”等)便是多么难以定义。

〔12〕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马克·林德从阶级分析角度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分析批判(参见梁小民所译马克·林德《反萨缪尔森论》上册,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2年,第92页)。但“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仍不能否认。“人力资本说在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时,引进了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即在劳动力身上的资本投资,并从这点出发否定了过去理论中劳动力具有同质特性的假设。同时这一学说也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在人力资本方面占有优势,就需要在教育、卫生保健、职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投资,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形成本国新的比较优势。”(高成兴等编著《国际贸易教程》第52页。)

〔13〕辛晓晖:《罗素悖论研究观点综述》,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89年,第1期,第48-49页。

〔14〕恩格斯:《反杜林论》(中译本),1970年,第84页。

标签:;  ;  ;  

里昂·铁夫理论的哲学分析_里昂惕夫之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