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新定义_农业论文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新定义_农业论文

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重新界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基础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过去我们对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认识,仅仅是农业可以提供生活资料、工业原料和资金,这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种独特经济体制的反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连接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个链条,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收入是国民经济实现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农业 国民经济 农业产业 农民收入

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农业生产始终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以至于“城乡的二元结构”构成了我国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尽管对农业实施了全面的改革,农业生产也因此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时期,但是,农业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年来,一系列困扰农业发展的问题再度出现,农业生产又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为什么我国农业的发展如此多灾多难,为什么我们在确立了基础地位的前提下,农业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要解开这个“谜”,我想应该从我们过去一直坚持的农业基础地位这一基本思想的反思开始。

一、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传统认识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时说:“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1〕由此形成了农业基础地位的第一层涵义, 即农业可以提供生活资料,解决“吃饭”的问题。接着,他进一步谈道:“我们对于农业轻工业是比较注重的。我们一直抓了农业,发展了农业,相当地保证了发展工业所需要的粮食和原料。”〔2 〕这又形成了农业基础地位的第二层涵义,即农业解决了工业的原料问题。最后,毛泽东又谈到对农业的投入,认为“农业、轻工业投资的比重要加重一点”。“加重的结果,一可以更好地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二可以更快地增加资金的积累,因而可以更多更好地发展重工业。重工业也可以积累,但是,在我们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轻工业、农业积累得更多更快些”〔3〕。 这样农业基础地位的最后一层涵义,即可以为重工业提供积累资金。如果结合我国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农业的地位,应该说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首先,粮食生产一直被我们看作是农业的中心,“有粮不慌”的思想始终贯穿在指导农业生产的政策中。其次,农业提供的各种原料支撑了轻工业的发展,同时又间接地服务于重工业的建设。最后,从50年代到改革前夕,通过各种形式,农业为国家提供了8000亿元的巨额资金,使我国得以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建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完整的工业体系〔4〕。

很显然,过去我们对于农业地位的理解,仅仅体现着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保证”作用,即农业以其生产的特殊性,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然而,这反映的只是农业的一个方面的作用,因为把农业只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保证,是一定历史时期和一种独特的经济体制的反映。

从世界的产业结构发展史来看,农业最早以近乎单一的形态主导着产业结构的发展,一直到第一次产业革命,才形成了以大机器生产为核心的近代工业。而从这二者的关系来看,农业提供给工业的不仅仅是生活资料,更直接的是农业构成整个产业结构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仅以英国产业革命发端时的纺织业与畜牧业的关系,就看到,农业作为提供生活资料的功能要比它促进工业发展的功能小得多,而且,工业的发展必须要以农业的更快发展为前提。即使到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率要高于整个工业的平均生产率。概括这种农业发展的逻辑,可以说,在产业结构渐进发展的过程中,农业起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而我国由于长期的闭关自守,没有跟上世界产业结构发展的节奏。当我们开始正视世界性的工业化趋势,回首我们自己的经济基础,有的只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和由极少的工业构成的初级产业结构。但是,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走过的节拍亦步亦趋,那我们永远不能摆脱落后的面貌。为此,可供我们选择的只有一条路,就是要迎头赶上,即要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工业体系。因而,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的农业义不容辞地担负了这副重担。它近乎以牺牲自己的发展,为工业贡献原料和资金,结果,我们的农业长期处于相对萎缩的困境中。这也正是我们一方面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却长期忽视农业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这种格局只能维持暂时的经济增长,最终会陷入深深的经济困境中。70年代末,我们不得已进行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反映的正是这样一种情况。那么,为什么这种恶化的趋势能够长期维持下去呢?其原因是在我们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任何一个企业乃至一种产业都丧失了对自己的特殊利益的要求,整个社会近乎只靠行政命令进行运作。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农业才能在长期的不等价交换下默默地奉献着。

现在,我们已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正努力改造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因而,对农业地位的传统认识也必须相应地改变。否则我们永远也难以摆脱既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在实际中忽视农业的困境。

二、对新中国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反思

新中国诞生之后,为我国经济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农业也因此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总结几十年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我国农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仅以 1988年与1949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1倍,粮食产量增长了3.5倍〔5〕。但是,如果深入这个历史过程,就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几十年来农业发展并不顺利,先后出现了几次大起大落的曲折。

建国以后,由于我们较好地实行了土地改革,因而焕发了农民生产热情,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农业总产值达到537亿元,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好年份, 粮食生产也比解放前最高年份增长33%〔6〕。 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等其他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左”倾思想的严重干扰,1957年之后,在实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片面地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因而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这不仅使钢铁工业难以为继,而且人们的吃饭问题也十分严峻,再加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国民经济迅速地滑向低谷。这就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经济波动,而这一波动又是以农业的波动为主导的。为了摆脱这种局面,1960年的下半年,我们不得已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时,首先实行的是恢复农业。党中央发出了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具体地实施了调整农村所有制结构,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减轻农民负担等措施。通过这次调整,农业走出了三年困难时期的低谷,到196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90亿元,超过1957年的10%〔7〕。农业的恢复又一次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使我国经济进入了又一个繁荣期。遗憾的是这次繁荣十分短暂,很快就被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吞没了,从此我国农业进入建国以后历时最长的一个低潮,形成了我国农业第二次巨大的波动。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推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农业生产才得以重新恢复,从而开创了十多年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好时期。透过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经济的每一次繁荣都是以农业发展为依托的,相反,国民经济的每一次衰退又都是以忽视农业生产为发端的。

然而,这样的一个历史结论所揭示的还只是农业与国民经济的一个浅层次的关系。随着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已经开始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代替。因而,仅仅立足于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生活资料或原料的看法,越来越被实践证明是过时了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连接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个链条,同时,农业又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我国九亿农民的市场)构成国民经济实现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如何看待农业的地位已不能满足于它提供了多少生活消费品,而重要的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形成的农民收入增长了多少。因为在这个收入增量中,体现的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提高,而且它还表明农业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而后者在市场经济中又是最重要的。事实上,近几年来,农村中普遍存在的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困扰着农业生产的继续发展,进而影响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据有关专家分析,从1978年到1984年,农民人均收入量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新增社会商品零售额约有三分之二来自农民,正是这种新增的需求,在相当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年均递增近10%的发展,并实现了工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而1989、1990两年,由于农民收入增长少,甚至出现负增长,致使农村市场大约少购买了800亿元工业品, 这意味着,仅农村市场的衰退,就使一半以上的新增工业品无法实现价值〔8〕,因而导致整个经济的疲弱。反思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 应该对农业的基础地位进行重新界定。

三、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重新界定

从农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农业的基础地位是逐步走向完整的。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形成了它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的两个基本含义。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保障。这具体地体现在农业提供给人们生活必需的各种消费品,如粮食、蔬菜等,另外,农业为工业(特别是轻工业)提供生产的原材料,如棉花等。离开了农业这方面的功能,经济难以维持增长,社会难以稳定。第二,以农业为主的农民收入是国民经济实现的重要条件。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农民作为工业品的终极消费者,其购买力的如何决定着工业的再生产能否实现,从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能否达到一种良性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把农业的基础地位概括为如上两个方面,除了它体现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走向深入的趋势之外,世界上所有取得经济成功的国家都一贯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经验,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美国的经济成功与农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起着主导产业的作用,在1840~1900年,美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44.19%,而大约在同期, 包括工业在内的整个美国经济的生产率只增长了20%。即使在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即以第一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业通过其延伸产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到1914年,由农业延伸出的制造业部门产出占全部制造业产出的比重高达46.7%〔9〕。另外, 美国农业还孕育了现代美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因为美国的汽车工业顺应了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正因为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发展。即使象日本,农业虽然在其整个经济中占有很小的比重,但是,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资、融资却占有很大的比例。在1962~1965年期间,整个工业、商业在日本政府财政投资、财政贷款的使用结构中所占比重仍低于农业。而美国联邦政府则组建10万人左右的农业部,协调全国的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以及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结合的工作。美国的许多产业部门都是靠私人资本经营的,唯独农业部门被看作是公共事业,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农业服务。

农业在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为此各国政府对农业的大力支持,足以说明,农业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提供生活资料,因为许多发达国家凭自己在农业生产上的技术优势,关于生活资料问题完全可以解决。而促使各国下如此大的力气于农业,唯一的解释就是农业作为一种源头产业,它可以延伸出一个庞大的与农业紧密相关的经济体系,另外农业的最终消费功能可以形成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巨大的“乘数”效应,维系着国民经济整体的不断增长。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依靠农业积累资金的时代已经结束。而9 亿农民的巨大潜在市场又发展成为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可以这样讲,我国经济要想继续保持近十年来的增长势头,其持续的动力只能在农村。因此,现在我们讲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农业提供生活资料的方面,而应该看准农业的巨大市场功能。只有这样,发展农业才能有更明确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才能找到一个坚实的生长点。

本文于1995年4月3日收到。

注释:

〔1〕〔2〕〔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68、268、269页。

〔4〕〔8〕《瞭望》,1993年5月31日,第22期。

〔5〕国家统计局编:《奋进的四十年》(1949~1989年)。

〔6〕〔7〕《新中国经济史》(1949~1989年),经济日报出版社。

〔9〕《关于国外主导产业作用机理比较研究》, 《管理世界》(京),1991年第6期。

标签:;  ;  ;  ;  ;  ;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重新定义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