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精神病防治院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 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疗法联合舒利迭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FEV1/预计值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用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舒利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相关资料研究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率列居第四[1]。临床治疗主要以延缓疾病进展、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原则。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为复方制剂,成分主要由β2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组成,对于控制患者病情进展、降低炎症反应以及舒张支气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笔者所在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利迭,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具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7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5岁,平均(61.8±9.6)岁;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4岁,平均(62.0±9.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组所有患者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并自愿接受相应治疗。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患者病情均处于稳定期;(3)患者咳嗽、咳痰症状较稳定,对肺功能进行检查,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低于70%;(4)患者在本次研究前两周未应用抗生素、服用任何糖皮质激素类药物;(5)患者对本组选取药物耐受性均良好。
排除标准:(1)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有支气管哮喘史且进行支气管舒张性试验结果显示阴性的患者;(3)伴有精神类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患者;(4)有肝脏、肾脏以及心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3]。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疗法,主要应用吸氧、止咳化痰(盐酸氨溴索分散片,30 mg/次,口服,3次/d)、平喘(多索茶碱缓释片,0.1 g/次,口服,2次/d)等治疗,并针对性的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舒利迭(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批准文号:H20090241;规格:50 μg/250 μg×60吸/盒)治疗,给予沙美特罗50 μg联合丙酸氟替卡松250 μg吸入治疗,1喷/次,2次/d,吸入完毕后,患者口服清水漱口。两组患者一个疗程均为8周。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其中,对患者肺功能进行检查前,要求患者安静休息10 min,每次均检查两遍,取平均值。主要对比两组患者的FEV1值、FEV1/FVC%以及FEV1/预计值%[4]。
1.5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疗程结束后,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显著;有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变化不明显甚至加重[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计值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计值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咽部不适,未影响治疗,不良反应率为2.8%;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轻度腹泻,1例恶心,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症状均减轻或消失,不良反应率为11.1%;两组所有患者均未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052,P=0.303>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以气道炎症反应为主,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患者气道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通气功能,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且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如治疗不及时,则可能逐渐演变为呼吸性酸中毒,并最终诱发呼吸衰竭死亡。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患者的生存质量、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病人数也有所增多,临床中关于该疾病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文献[6]指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过程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以及白细胞介素10等炎性递质均有参与。因此,为有效控制患者气道炎症,防止呼吸道结构发生改变,改善患者肺功能,需要对以上炎症细胞因子进行合理、有效控制。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主要采用茶碱类药物、β2受体激动剂以及抗胆碱能药物等支气管扩张药[7]。舒利迭为复方制剂,主要由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组成,其中,沙美特罗属于一种吸入型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丙酸氟替卡松属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患者应用时,经口吸入,药物能够对患者靶器官直接产生作用;仅应用小剂量治疗,就能够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其中,沙美特罗具备保护支气管收缩的作用,能够持久性扩张支气管,有效时间可达到12 h;还能够增加深呼吸量和潮气量,有效改善患者肺过度通气情况;丙酸氟替卡松在患者肺内能够发挥出比较强的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减少杯状细胞数量,降低黏膜下腺体大小,另外,还能够大大减少痰液的分泌量,有效保护肺组织,进而延缓病情进展速度,最终发挥出改善机体肺功能的效果。文献[8]报道指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应用舒利迭,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并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总之,理论上来说,应用舒利迭能够有效控制气道炎症、持续性扩张支气管,且不会出现全身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将其作为延缓、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衰退的首选药物[7]。本组研究中肺功能改善数据对比显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疗法治疗后,虽然一定程度改善肺功能,但疗效较观察组不理想;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和治疗前相比,肺功能改善明显,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7%,显效率达到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常规治疗联用舒利迭,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际临床工作中,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医生要注意指导患者进行相应自我护理,如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不宜过饱;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油炸、海鲜类食物,禁止烟酒,有效防止加重气促。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采取常规疗法联用舒利迭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富,梁永祥,梁健,等.吉诺通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4):623-625.
[2]李竹英,郅扶旻,刘文波.益气健脾化痰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4,31(1):51-53.
[3]吴玲俐.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使用舒利迭吸入剂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87-89.
[4]宋春丽,郭亚平,熊素琼.孟鲁司特钠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老年AECOPD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6):51-53.
[5]宋爱军.舒利迭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39-41.
[6]杜舒婷,邢彬,丁连明,等.呼吸操及肌力训练联合支气管舒张药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15-119.
[7]杨忠民,徐镶怀,陈强,等.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舒利迭对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1):73-76.
[8]耿慧琴.舒利迭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11(8):91-94.
论文作者:马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5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功能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对照组论文; 稳定论文; 呼吸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