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生态教育,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一、生态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态教育。是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普及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知识一种态度。一种行为取向。其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将该类知识有效的转化成为相关的绿色态度。将生态教育渗透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去。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思维。使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方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看法。从而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通过此类课堂,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勤俭节约适度消费。从而做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二、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问题
生态教育内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够系统。由于我国的发展水平限制,生态教育的培养目前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相比于欧洲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国内的学校对于生态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手段方法都没有很好的表现。同时在教育目标上也不是十分明确。生态教育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够丰富,从我国的教学特点上来看是比较注重理论教学。而在实践方面有所忽略。从而导致教学的视野比较狭窄。很难将更多的生态文明教育。切身融入到与之相关的实践教学当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学生们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不佳。主动性不强。缺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感与责任心。生态教育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够强烈。在将生态教学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当中。还需要教师具有更为活跃的思维。以一种先进的理念。搭配以丰富的教学形式。不断引导学生们。使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今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生态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融合对策
(一)坚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生态文明培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基本原则是十分重要的,该项意识是在新的时期下,中学教育过程中,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有力的内容,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时代性。例如,教师应该遵循主体性原则,把班级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与其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还可以不断加强宣传引导工作,将生态教育理念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随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加以一些相关的生态教育于其中,使其起到辅助作用。让中学生们能够自己主动,更加愿意去参与到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中去,以实现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们的作用。其次,教师还应该坚持实践性的原则,采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为学生们灌输相关的生态教育理念。例如,可以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将其记录下来,老师在对其进行审阅。这样重新反思课堂老师所教授的理论,就会使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生态常识,提高学生对该类问题的重视程度。另外,教师还应时刻注意保持时效性原则。在相关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注意学生们所实际接收到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时效性是实施该项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要注重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加强科学性、实效性,将理论尽量落实到实践中。
(二)强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生态文明培育的主要内容
教师明确中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方面所要讲授的主要内容,也是将生态教育与初中道德法治教学结合起来的重要措施之一。现阶段,由于中学生对于生态文明的意识还处于较为薄弱的阶段,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加以强调外,还要将该项教育理念充分渗透到班级各项活动中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展开有关爱护环境等相关班会活动,从而营造出一个关于生态一时的责任感。通过此种方法加强宣传,对学生们给予正向引导,让学生们能够更有兴趣地投入到该项活动中去,充分了解相关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并逐步达到使人人都树立起保护环境的重要意识。除此之外,低碳消费也是生态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相关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播放相关视频与资料,给同学们展现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可以给同学们展现一些反面的例子,以及该项错误做法所造成的威胁与危害。通过对比的方法,使学生们形成合理的消费意识,逐渐形成不攀比,不铺张浪费的日常行为。这种对于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的培养,也会使其带动周围人一起,从而使一探消费成为一种社会新时尚。另外老师还可以以提高爱护环境意识为主要目的,建立相关的班规制度,采用奖惩分明的方式,激发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的保护行动,对于生态文明相关规范的制定,以及生态文明评价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且设立相关的校园文明天使等榜样,使学生在中学阶段能够自觉地做到生态行为。
(三)拓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对生态文明培育的培育途径
在进行生态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多注意拓展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途径。想要使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发挥有效作用,一定要利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综合性培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序的对班级进行组织,将一些优秀学生作为榜样树立典范,并对同学们进行科学性的评价,逐渐的将这一系列操作变得更加规范,使其成为生态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其次,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调动。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堂上就某一问题做出探讨,对目前相关生态热门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可以让同学们选出代表上台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与感受,同时在台下的同学们也可以对台上的同学进行举手提问。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对话当中,使中学生,能够在生态文明意识中得到不断提高。这要求教师对于课堂的教学设计有着十分严格的把控,从而使学校的课堂成为发挥该项功能的主要渠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解决目前生态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坚持相关生态文明培育的基本原则,对于其主要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在教育过程中的培育途径,以提高学生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法治文化教育对公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实例研究》[J]. 霍洪宝,刘文文.中国高校科技. 2018(10)
[2]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研究[D]. 许思云.中北大学 2018
[3]生物教学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J]. 李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3)
[4]向着生态那方——生态教育团队的愿景选择与价值追求[J]. 蔡明. 江苏教育. 2016(54)
论文作者:常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生态论文; 学生们论文; 初中论文; 意识论文; 法治论文; 教师论文; 治教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