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教学反思“热”的冷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论文,冷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编号1005-2259(2009)04-0006-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重建教研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成为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的一道亮丽风景。其中,教学反思因其自身的特点,在课改实践中掀起了一股滚滚“热潮”,更成为课改进程中的精彩亮点。
古人语:“吾日三省吾身”。的确,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境界,历练教学艺术,形成教学特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反思,是自身专业成长路上求真务实、趋利避害的“润滑剂”,是理性提升、动态刷新的“净化剂”,是不断追求、成就名师的“催化剂”。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倡导教学反思的“热潮”中,仍然潜藏着一些值得我们去理性面对和冷静反思的东西。
1 空泛的反思
1.1 为应付检查而反思——浅思
教学反思的对象,顾名思义,应该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现象的理性思索与深层探究。但是部分教师为了应付各种检查,而去片面追求数量上的“达标”,把反思当作一种被动的外加负担(当然,硬性规定撰写教学反思的做法有待商榷)。教师只重描述、轻思考,只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录进行机械回放和简单再现,而没有深入剖析个别现象背后所揭示的教育哲理,没有挖掘个别现象中所蕴涵的某种普遍的教育规律,更没有追寻偶发现象所产生的必然根据,也就不能把感性思考提升为经验理论了。这种有反思之名而无反思之实的“浅思”,只能耗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磨灭教师的激情和灵感,使得广大教师纠缠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上而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1.2 为多出“成果”而反思——假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某些现象进行理性思考的载体,是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直接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呈现形式。个别教师由于对“成果”把握上的偏差、理解上的失准,而热衷于回放教学实录、描述教学过程、记叙课堂事件,把这些当作是对教学的反思。因而他们更注重的是对客观事件的再现,只知道要源于课堂,而忽视要高于课堂,只是在散文式的案例描述结尾部分,机械地套用些不痛不痒、可有可无的理论阐述,根本没有思考的意愿和价值,没有反思的痕迹和效果,使得反思异化为无病呻吟的空洞泛言。这样的反思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形似而神散”的“假反思”而已。
1.3 为引领“潮流”而反思——误思
教学反思是行动研究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在倡导教学反思的这股“热潮”中,部分教师在对教学反思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误区,过分地强调撰写教学反思的功利取向。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为了所谓的“标新立异”“引领潮流”,而去凭空捏造出一些“课堂教学事件”,再以理想化的时尚理论加以修饰和美化,完全不顾教学事件发生的客观依据,更不考究时尚理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这样的反思,更要不得,因为它是一种使人看起来慷慨激昂,深究下去却是漏洞百出的谬误之思。
对于在反思热潮中的诸如记流水账式的案例描述、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空洞说教式的改进策略等“浅、假、误”的“病症”该如何“下药”呢?
2 有效反思的策略
2.1 案例描述要真形再现
真实性是体现教学反思价值的重要标准。好的教学反思一定是真实的。真实的案例描述要以本真的课堂常态作支撑。教学案例的真形再现,才能让我们得以准确查找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合理汲取成功经验、科学总结失败教训,确定追求和向往的理想教学境界;才能让我们得以避免“重蹈覆辙”的“尴尬”,得以感受“激情燃烧”的澎湃,得以借鉴“成功演绎”的艺术。因此,反思要尊重课堂,尊重本源,让案例真形再现,使发现问题有了深思的媒介,整改问题有了努力的方向。这样的案例,教者的研究与改进才有支撑,读者的赏析与借鉴才有价值。倘若是凭空捏造的案例,顶多只是一纸空文而已。
2.2 精彩赏析要真情流露
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时常会有创造的闪现、灵性的碰撞、智慧的迸发。对于这些教学精彩部分的赏析,体现着教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和艺术感受能力。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时,要实实在在地思考哪些环节设计取得了预期效果和有待改进,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和与人分享,哪些突发问题令你措手不及并引发思考,哪些灵感进发可以深入挖掘与总结升华。我们既要“赏”到课堂教学的精彩之作,更要“析”出精彩之作的来源,不断探究精彩背后所蕴含的更有价值的共性问题,不断挖掘促成精彩发生的内在规律,以期让现有的精彩不断催生出更多的精彩,让“零星之火”引发出“燎原之势”。因为只有源于对精彩教学的有感而发、由衷感慨和有理辨析的真情流露,才是最有价值的反思。
2.3 改进教学要真抓实干
教学是一种永远有缺憾的艺术,再精彩的课堂教学背后都潜藏着值得商榷与有待改进的瑕疵。“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反思课堂教学,透析遗憾之处,把握存在问题,畅想完美境界,就必须在改进教学策略上真抓实干。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所反映出的教师专业成长辩证融合的动态过程昭示:我们要以科学理论提高教育素养,以科学思维看待教学事件,以科学反思丰富个人积淀,让反思在执着与专注的精神引领下,朝着教育理想不断逼近,因为这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教学反思。“经验+反思=成长”“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我想,凭反思提升经验,让经验促进反思,使经验多一点理性,让反思更加真实。愿我们以此共勉,共同走进“反思不止,收益无穷,进取不断”的广阔天地。
标签:教学反思论文;